人物經(jīng)歷
1981年在美國出版第一本烹飪書《中國技術(shù)》(Chinese Technique)。
1984年配合英國廣播公司同名電視節(jié)目出版的《譚榮輝的中國烹飪》(Ken Hom's Chinese Cookery),確立了他在廚藝界的地位。這本書從出版以來一直暢銷不墜,迄今已售出100多萬本,出版第25周年版本。譚榮輝已先后出版28本書,內(nèi)容涵蓋中國、泰國和東西方料理,也先后為英國廣播公司主持過五個電視節(jié)目。
1986年推出的譚榮輝系列廚具,更把他的影響力擴展到全球各地,至今已在59個國家售出超過700萬件鍋盤碗盞等用品。他說:“英國每八個家庭,就有一個家庭的廚房有譚榮輝的鍋子! 英國的中國飲食權(quán)威芙霞·唐洛普(Fuchsia Dunlop)說:“他在英國影響力非常大,大家只要想到中國菜,就想到他。” 60歲的譚榮輝常年住在歐洲,冬天則到泰國避寒,近年也為韓國電視臺制作旅游和飲食節(jié)目,在美國的名氣反而不響亮。不過他每年至少回芝加哥兩、三次探望母親。 吃遍各地美食的譚榮輝說:“我對那些高檔餐館和三星級餐點沒什么興趣。我只想吃非常平實的食物,像是很好的烤雞或簡單的酒,不必花腦筋去想它們的歷史或過程!
個人生活
在2009年,由其主持的KBS紀(jì)錄片《絕世好面》在由韓國廣播協(xié)會主辦的第36屆韓國廣播大獎中,獲得大獎。
KBS電視臺紀(jì)錄片《面條之路:奇妙的飲食》(導(dǎo)演:李旭正、廉智善)在亞太廣播電視聯(lián)盟(Asia 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主辦的ABU獎評選中獲得了紀(jì)錄片類大獎。2009年5日晚8點30分(當(dāng)?shù)貢r間),在蒙古烏蘭巴托歌劇院舉行了頒獎典禮。
2008年8月,趙榮光教授應(yīng)邀受聘為韓國國家廣播電視臺大型專題紀(jì)錄片《面條之路》(Noodle Road)的學(xué)術(shù)顧問。香港翡翠電視臺曾外購該節(jié)目(韓國KBS),原名《面條之路》,高清制作,完整版曾于2009年6月20日至7月25日于高清翡翠臺播放。中文名字為《絕世好面》。
《面條之路》憑借通過面條來比較亞洲飲食文化這樣一個全新的策劃引起了人們的注目。 該片在播放的時候也曾受到人們的好評,該片在亞洲、非洲和歐洲等地都進行了實地采訪,還利用華麗的計算機構(gòu)圖生動再現(xiàn)了歷史
《絕世好面》在最后評審中獲得了7名評委的全票支持。此外,在作品獎(26個)和個人獎(26個)單元分別選出28部獲獎作品和26名獲獎?wù)摺?/p>
《絕世好面》揭開了面條走向世界化的過程中,鮮為人知的東西文明交流之謎。攝制組經(jīng)過2年的時間,在亞洲和歐洲等10個國家取材制作了該片。
此外,獲得作品獎的有MBC紀(jì)錄片《北極的眼淚》、SBS電視劇《風(fēng)之畫員》、KBS電視劇《大王世宗》等27部。在娛樂節(jié)目單元,MBC《無限挑戰(zhàn)》的長撬挑戰(zhàn)特輯也獲得了作品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