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樊守義
性別:男
出生年月:1682年
國籍:中國
時代:清朝
籍貫:山西省平陽府絳州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生平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羅馬教皇特使鐸羅在華發(fā)布南京教令,禁止中國天主教徒敬拜祖先。康熙帝大怒,下令驅(qū)逐鐸羅,遣送澳門關(guān)押。為向羅馬教皇澄清中國禮儀之爭,康熙帝派耶穌會法國傳教士艾若瑟出使羅馬,中國青年天主教徒樊守義隨行。
樊守義隨同艾若瑟,從葡萄牙占領(lǐng)的澳門啟航,經(jīng)婆羅洲、馬六甲、蘇門答臘,入大洋,航行三四月抵達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獲葡萄牙國王若昂五世召見。(葡萄牙國王被羅馬教皇授予東亞傳教的保教權(quán)。)
在里斯本停留四個月后,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正月再啟程,經(jīng)直布羅陀海峽,遇風停留在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停留后再啟程前往意大利。二月下旬,抵達熱那亞,取陸路經(jīng)比薩、錫耶納等地,抵達羅馬,晉見羅馬教皇克勉十一世。艾若瑟和樊守義將康熙皇帝關(guān)于鐸羅來華、中國禮節(jié)問題和西洋教務(wù)問題的旨意,詳細向教皇呈述。教皇聽后,雙目含淚說,“我從來沒有令多羅如此發(fā)言行事”。
個人簡歷
在羅馬期間,艾若瑟和樊守義受到克勉十一世接待,參觀宮殿和圖書館。樊守義居意大利9年,先后在都靈、羅馬學習,并遍游意大利名城弗拉斯卡蒂、蒂沃利、那波利、卡普阿、博洛尼亞、摩德納、帕爾馬、帕維亞、米蘭、福爾切利、都靈、皮埃蒙特等地。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羅馬教皇收到康熙皇帝朱筆文書,召見艾若瑟、樊守義,口諭:“你們可以回國,我將另遣 使臣前往,向中國皇帝逐條陳奏”。樊守義隨艾若瑟東還,途中經(jīng)過葡萄牙,再次獲得葡萄牙國王接見,賜問良久,并獲賜黃金百兩。歸途中艾若瑟不幸在好望角前往印度舟中病故,樊守義獨自歸國,六月十三日抵達廣州,九月十一日奉詔到熱河,叩見皇上,蒙康熙帝賜見,賜問良久。樊守義著有《身見錄》,記述前往西洋的經(jīng)歷。
樊守義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逝世。中國歷史學家閻宗臨將清康熙年間的樊守義與唐代法顯相比,二人都是平陽縣人,法顯最早往佛教國天竺取經(jīng),著有《佛國記》;樊守義則遠渡重洋,出使天主教羅馬教廷,著有《身見錄》,具有特殊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