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徐佳氏家族乃內務府正黃旗佐領下人,家資富有。
徐佳氏為宮女出身,咸豐三年(1853年)十一月初三日得幸被封為玫常在。
許是徐佳氏因為姿色美麗,又善于討皇帝歡心。咸豐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就晉升為玫貴人。
在咸豐五年,玫貴人做了件錯事,使咸豐帝極為惱怒,在四月二十四日下令把她降為玫常在。原來是徐佳氏雖為咸豐帝妃嬪,但并不甚得寵,皇帝不來她宮中,使得她十分惱怒無聊,便虐待自己身邊的宮婢,又與太監(jiān)任意談笑。咸豐帝知道后更加生氣,再次下令把玫常在降為官女子,由妃嬪降成宮婢。
徐佳氏在一個月內由主子一直降為奴隸,連降三級,只能在夜間以淚洗面,似乎咸豐帝也覺得自己的做法有些過分,所以在咸豐六年五月二十五日,又封為玫常在,日子不長又晉升為玫貴人。這樣驟落驟起的情況,在清宮非常罕見。許是徐佳氏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之后侍奉咸豐皇帝時一直小心恭敬,咸豐帝也因她的改過自新而再次寵愛她。
不久玫貴人懷有身孕,在咸豐八年(1858年)二月初五生下一名皇子:皇二子,但皇二子出生沒多久就夭折,使咸豐帝和徐佳氏十分傷感,但咸豐帝念及骨肉,依然在三月封玫貴人為玫嬪。
咸豐帝死時,徐佳氏二十五歲。咸豐十一年十月初九,同治帝升御太和殿,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大典,第二天頒發(fā)諭旨尊封玫嬪為玫妃,同年十二月二十九,玫妃所生的皇二子又被追封為憫郡王。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六,同治帝奉兩宮皇太后懿旨,又尊封玫妃為玫貴妃。
徐佳氏一直活到光緒十六年十一月初八逝世。金棺暫安于田村殯宮。光緒十九年四月十三,玫貴妃金棺隨同莊靜皇貴妃金棺奉移東陵,四月十八卯時入葬定陵妃園寢。
降位朱諭
咸豐五年五月朱諭:
“昨因玫常在凌虐使女,并伊與太監(jiān)孫來福任意談笑,已將伊之位分被革,從重懲處,降為官女子。并將孫來福重責發(fā)遣矣。六宮規(guī)矩理宜嚴肅,嗣后若再有任性凌虐使女,與大監(jiān)詼諧無所不至者,朕必照此辦理;若太監(jiān)再有似此無規(guī)矩者,朕豈能尚如此輕辦,必即將太監(jiān)正法!”
嬪冊文
咸豐帝晉封玫貴人為玫嬪冊文:
冊文曰。惟坤元翊治。還資襄贊之人。巽命揚休。用美柔嘉之德。芬流鳴瑀。典茂鐫镠。爾玫貴人徐佳氏、敬慎持躬。謙沖蘊性。應四星而列耀。華選先膺。教九御以宣勤。芳型克樹。是用晉封爾為玫嬪。申之冊命。爾其含和履善。益昭雅度于珩璜。集祉延禧。永荷殊恩于綸綍。欽哉。
尊封為妃的諭旨
又諭、皇考大行皇帝妃嬪。承侍宮闈。恪恭淑慎。均宜加崇位號。以表尊榮。麗妃侍奉皇考有年。誕育大公主。謹尊封為麗皇貴妃。婉嬪晉封為婉妃。祺嬪晉封為祺妃。玫嬪晉封為玫妃。璷貴人晉封為璷嬪。容貴人晉封為容嬪。璹貴人晉封為璹嬪。玉貴人晉封為玉嬪。吉貴人晉封為吉嬪。禧貴人晉封為禧嬪。慶貴人晉封為慶嬪。所有應行事宜。著該衙門察例具奏。
尊封為貴妃的諭旨
又諭、朕奉慈安端?祽c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麗皇貴妃等位。侍奉文宗顯皇帝。均稱淑慎。麗皇貴妃著封為麗皇貴太妃。婉妃著封為婉貴妃。祺妃著封為祺貴妃。玫妃著封為玫貴妃。璷嬪著封為璷妃。吉嬪著封為吉妃。禧嬪著封為禧妃。慶嬪著封為慶妃。
史籍記載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
玫貴妃徐佳氏,領催誠意之女。初入宮號玫常在,賜號為玫貴人,咸豐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降為玫常在。五月十七日,降為徐官女子。五月二十五日,封為玫常在。后晉玫貴人。咸豐八年二月,生皇二子贈憫郡王。十二月,冊封玫嬪。十一年十月,穆宗晉尊為皇考玫妃。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再詔晉尊為玫貴妃。光緒十六年庚寅十一月初八日卒。十九年四月十八日奉安。
附《清史稿·列傳八·諸王七》:
文宗二子:孝欽顯皇后(慈禧太后)生穆宗(同治帝),玫貴妃徐佳氏生憫郡王。
憫郡王,生未命名,殤。穆宗即位,追封。
家庭生活
丈夫:咸豐帝
公公:道光帝
獨子:皇二子(憫郡王)
藝術形象
年份 | 影視版本 | 演員 | 劇中名 |
---|---|---|---|
1983 | 垂簾聽政 | 董黛 | 玫嬪 |
2005 | 一簾幽夢 | 涂畫 | 徐佳·凌美 |
2012 | 女人花 | 林子萱 | 徐佳·靜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