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拉斯克(Emanuel Lasker ,1868-1941),國際象棋第二位世界冠軍。拉斯克從1894年到1921年,連續(xù)27年奪得世界國際象棋冠軍。這樣長的時間地擁有王位前所未有,以后可能也不會有,甚至他在失去桂冠之后,在許多重大的比賽中,仍可獲得勝利,并且在67歲的高齡時在世界一流級別的賽事中還能應付自如,勝券在握,真可說是寶刀未老。
拉斯克的棋藝經常使內行人士都驚奇不已,有人認為他對不幸的對手施以魔法或者催眠術。除此之外實在無法理解,他為何擊敗成群的著名的特級大師是如此輕描淡寫。拉斯克是真正的戰(zhàn)士,以爭斗在樂。遇上旗鼓相當?shù)膭艛,他會拼死?zhàn)斗,結果往往是對手難逃劫數(shù)。
生平經歷
拉斯克出生在普魯士,在1889年到1893年,他的威名遠播德國、英國和美國。隨后他在1894年3月15日至5月26日在紐約、費城和蒙特利爾向威廉·斯坦尼茨挑戰(zhàn)。許多人認為拉斯克缺乏經驗,而在對抗賽中拉斯克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才能,使得斯坦尼茨像個小學生似的招架不住。然而不服氣者大有人在,有人發(fā)出怪論:“與其說拉斯克勝了,不如說斯坦尼茨輸了!倍姨岢鏊麄兡挲g相差太大,斯坦尼茨是58歲,而拉斯克只有25歲。
拉斯克成為世界冠軍后,還得完成一個困難的任務,即要使世界棋壇承認自己的地位。他南征北戰(zhàn),成績斐然。1895年至1896年在圣彼得堡,1896年在紐倫堡,1899年在倫敦,1900年在巴黎,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到處都是頭獎,拉斯克打敗許多世界一流的特級大師。
第二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在數(shù)學系只念過四個學期的拉斯克,在厄蘭根大學出色地通過了哲學和數(shù)學博士論文的答辯,獲得博士學位,并受到高度贊許。1900年,許多報紙上發(fā)表了這條轟動一時的新聞。國際象棋、哲學、數(shù)學,拉斯克是一位真正的學者,一位真理的探求者。他的哲學和數(shù)學著作受到愛因斯坦的高度評價:“我喜歡拉斯克的不可摧毀的獨立精神,對于人類來說,這種品質是如此罕見……”
1908年拉斯克又出現(xiàn)在棋壇上,和一些強大的勁敵(其中有塔拉什、斯勒西特、馬歇爾和耶諾夫斯基)作了多次衛(wèi)冕賽,并都保住了冠冕。1914年,他參加圣彼得堡舉辦的國際大賽,擊敗了較為年輕的一代中名聲鵲起的卡帕布蘭卡和阿廖欣,仍居于皇座。1921年在哈瓦那的世界冠軍對抗賽中,拉斯克被挑戰(zhàn)者何塞爾·卡帕布蘭卡挫敗。這位老冠軍,由于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四年戰(zhàn)事,他的經濟、健康和精神都受到損傷,使他在和年輕的古巴選手的較量中竟然一敗涂地,未能取勝一局。
在兩年未參加比賽之后,1923年拉斯克在摩拉維群島國際聯(lián)賽中獲得了第一名。1924年紐約國際聯(lián)賽中,永不氣餒的拉斯克又奇跡般堅定地出現(xiàn)在勝利的軌道上,他再度獲得冠軍,比他的年輕對手多半分,領先第三名阿廖欣4分,而此時拉斯克已經56歲了。正是在這次比賽中,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殘局理論,那就是在一定特殊的情況下,一馬可以戰(zhàn)和一車一兵,這無疑是令人震驚的發(fā)現(xiàn)。十年以后即1934年,猶太出身的拉斯克為貧困所迫重返棋壇。德國納粹專政之后,使他不得不遠離家鄉(xiāng)。多少年來他漂泊世界各地,蘇黎世、諾丁漢和莫斯科。像他這樣的年齡,還能戰(zhàn)功累累,期間他戰(zhàn)勝了卡帕布蘭卡、兩次戰(zhàn)勝馬克斯·尤偉,實在是令人折服。作為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拉斯克,是最早運用心理戰(zhàn)于國際象棋的棋手,他把弈棋過程看作是人們智力活動的沖突范圍內兩種個性之間的戰(zhàn)斗,對他來說,對局不只是運子和組合的結合,而是兩位棋手感覺和情感之戰(zhàn),思想和意志力的較量,是人與人、個性與個性的拼搏。在國際象棋巨擎中,拉斯克第一個考慮到自己對手的性格特征,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而采取與之相適應的弈法。正因為拉斯克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利用對手性格上的弱點,所以他的棋藝長盛不衰!皻q月的流逝對于這些鐵人似乎不起作用!边@是人們對棋壇斗士拉斯克的評價。
拉斯克同時也是位天賦異稟的數(shù)學家,而他的哲學博士論文被視為現(xiàn)代代數(shù)的基礎。他是第一流的合約橋牌玩家,也寫過有關橋牌與其他博弈游戲,如圍棋,以及他個人的發(fā)明拉斯克(Lasca)的書。他試圖創(chuàng)造出競爭行為的通用理論,他受到了賽局理論的早期發(fā)展的影響,而他在關于博奕的書籍中,不甚詳細的提出的一些問題,至今在紙牌游戲數(shù)學分析中仍常被提及。他的哲學作品與他所合著的一部劇本現(xiàn)今也受到了微小的關注。
1941年1月13日,拉斯克離開人世,享年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