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太平三年(1023)封秦國王。圣宗仁德后蕭菩薩哥生子不育,養(yǎng)育耶律宗真如己出。及圣宗死,耶律宗真即位,即遼興宗。其生母圣宗元妃蕭耨斤,誣陷仁德皇后謀逆,遷之于上京,遂自立為皇太后,把持朝政。興宗對此頗有微詞。為了進(jìn)一步壟斷大權(quán),皇太后竟與其弟蕭孝先等謀廢興宗立重元。重元將太后的陰謀報告了興宗,興宗收回太后符璽,將她幽禁于圣宗陵寢慶陵,奪回了政權(quán)。
耶律重元提供情報有功,被封為皇太弟,倍受恩寵與信賴。歷官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帥府事,賜以金券、四頂帽及二色袍,可免拜皇帝,為宗室中最高優(yōu)待,并“許以千秋萬歲后傳位”,于是重元“更加驕縱不法……朝臣無敢言者,道路以目”。但是,受中原文化影響極深的遼興宗并不想真正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從長子耶律洪基6歲起,就開始培養(yǎng)他為自己的接班人,先封為梁王;11歲時總領(lǐng)中丞司事,封燕王;12歲總知北南樞密院事,加尚書令,進(jìn)封燕趙國王;19歲領(lǐng)北南樞密院事;21歲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知惕隱事,開始參與朝政。興宗病重之際,又召洪基“諭以治國之要”。因此,興宗死后,洪基順利地繼承了皇位,是為遼道宗。
但是,自欽哀皇后至興宗的言行,助長和鼓勵了重元的權(quán)力欲,加之重元子涅魯古已漸長大成人,他的權(quán)力欲望比乃父有過之而無不及。道宗的權(quán)力自其即位伊始就受到了其叔和堂弟的挑戰(zhàn)。道宗對重元父子采取的依然是安撫策略,“冊(重元)為皇太叔,免拜不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復(fù)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無比”。涅魯古則在興宗朝封安定郡王、楚王,為惕隱;道宗即位后徙封吳王、楚國王,清寧三年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七年知南院樞密使事。這使他們的氣焰更加囂張。清寧七年,涅魯古動員其父詐稱有病,欲待道宗前來問疾時行刺,沒有實現(xiàn)。于是他們又積極策劃另一次行刺陰謀。時北南臣僚多懷疑重元父子心懷叵測,而道宗卻渾然不察。
清寧九年(1063),道宗駐蹕灤河行宮,重元、涅魯古父子再次密謀行刺。敦睦宮使耶律良得到重元父子詩,知其逆謀,向道宗報告。道宗命人召涅魯古,涅魯古非但不肯前往,還擅自拘留使者。召集400人直犯道宗行宮。南院樞密使耶律仁先等組織反擊,擒獲涅魯古,重元負(fù)傷而退。黎明,重元又脅迫奚族獵夫2000人再次攻擊行宮,北院宣徽使奚人蕭韓家奴曉喻奚人放下武器。仁先等再次反擊,追殺20余里,重元兵敗自殺。
重元之亂
重元之亂發(fā)生在遼道宗時期。前此,景宗、圣宗和興宗三朝,遼朝的皇帝和蕃漢大臣對漢文化的吸收表現(xiàn)出了相當(dāng)大的主動性,漢制對契丹人的影響也日益深化。表現(xiàn)在皇位繼承上,長子繼承制由原來的借鑒中原方式變?yōu)槎鄶?shù)契丹貴族本身認(rèn)可的方式。因此,圣宗和興宗在世時,都已經(jīng)為長子繼承皇位作了必要的安排?梢哉f,經(jīng)過八帝一個半世紀(jì)的歷史航程,遼朝皇位的長子繼承制即使不是在法律上,至少是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經(jīng)確定下來。重元之亂雖然同以往的權(quán)力爭奪一樣表現(xiàn)為皇室成員間的權(quán)力斗爭,但其實質(zhì)與以往已經(jīng)不同,它是外戚通過太后介入皇權(quán)爭奪的反映。以此為界,遼朝前期宗室間的權(quán)力爭奪已經(jīng)演變?yōu)閲烁髯鍘らg通過擁立皇帝為本家族謀取權(quán)力的斗爭。
《遼史》稱耶律重元“恃梁孝王之寵,又多鄭叔段之過”,正反映了重元之亂的根源在太后與諸舅。而變故沒有發(fā)生在興宗時而出現(xiàn)在道宗朝,一個重要原因則是重元子涅魯古野心的驅(qū)動,所以重元兵敗后追悔說:“涅魯古使我至此!
遼史文載
重元,小字孛吉只,圣宗次子。材勇絕人,眉目秀朗,寡言笑,人望而畏。
太平三年,封秦國王。圣宗崩,欽哀皇后稱制,密謀立重元。重元以所謀白于上,上益重之,封為皇太弟。歷北院樞密使、南京留守、知元帥府事。重元處戎職,未嘗離輦下。先是契丹人犯法,例須漢人禁勘,受枉者多。重元奏請五京各置契丹警巡使,詔從之,賜以金券誓書。道宗即位,冊為皇太叔,免拜不名,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復(fù)賜金券、四頂帽、二色袍,尊寵所未有。清寧九年,車駕獵灤水,以其子涅魯古素謀,與同黨陳國王陳六、知北院樞密事蕭胡睹等凡四百余人,誘脅弩手軍陣于帷宮外。將戰(zhàn),其黨多悔過效順,各自奔潰。重元既知失計,北走大漠,嘆曰:“涅魯古使我至此!”遂自殺。
先是,重元將舉兵,帳前雨赤如血,識者謂敗亡之兆。子涅魯古。
涅魯古,小字耶魯綰。性陰狠。興宗一見,謂曰:“此子目有反相!敝匚跏荒,封安定郡王。十七年,進(jìn)王楚,為惕隱。清寧三年,出為武定軍節(jié)度使。七年,知南院樞密使事,說其父重元詐病,俟車駕臨問,因行弒逆。九年秋獵,帝用耶律良之計,遣人急召涅魯古。涅魯古以事泄,遽擁兵犯行宮。南院樞密使許王仁先等率宿衛(wèi)士討之。涅魯古躍馬突出,為近侍詳穩(wěn)渤海阿廝、護(hù)衛(wèi)蘇射殺之。
據(jù)《遼史·圣宗紀(jì)》載:圣宗先后有兩位皇后。統(tǒng)和四年(986年)九月,圣宗十五歲時,納皇后蕭氏。統(tǒng)和十一年(993年),承天太后蕭燕燕的侄女、大丞相韓德讓的外甥女--年僅12歲的蕭菩薩哥,被選入宮,圣宗時年二十二歲。統(tǒng)和十九年(1001年)三月,圣宗三十歲時,皇后蕭氏以罪降為貴妃。同年五月,圣宗冊十九歲的貴妃蕭菩薩哥為“齊天皇后”。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皇后蕭菩薩哥并非圣宗皇帝的原配。不知什么緣故,圣宗的原配皇后蕭氏,雖然以皇后的身份占據(jù)后宮15年,卻沒能進(jìn)入《遼史·后妃傳》,甚至連她的名字,目前都無史籍可考。
但若說起皇后蕭菩薩哥的封號“齊天”,那可真是非同一般。要知道,遼國皇帝是高于一切的“天”,皇后只是天覆蓋著的“地”。所以,后只能服務(wù)輔佐于帝,而不能奢望與皇帝平起平坐,即使皇帝的生母也只能“應(yīng)天、承天、法天、儀天、宗天”等。“齊天”顯然是逾制,是對皇權(quán)的挑戰(zhàn),可當(dāng)時卻沒人敢站出來攔諫。因為“齊天皇后”有兩個非同尋常的后臺,當(dāng)政的承天皇太后蕭燕燕是她的親姑母,權(quán)傾朝野的大丞相韓德讓是她的親舅舅,攔諫冊封無異于“虎口拔牙”,自找死路。
蕭菩薩哥在當(dāng)皇后之前,利用姑母蕭燕燕和舅父韓德讓的權(quán)勢,做了很多陷害皇后蕭氏的事:她讓姑母以莫須有的罪名逼皇后讓出皇后寶座給她,并爭得和圣宗共同管理朝政的權(quán)力。冊其為“齊天皇后”,目的就在于宣示她的地位和皇帝相同比齊。菩薩哥的齊天尊號超越她的姑母承天、祖婆婆應(yīng)天、興宗母儀天法天、道宗母宗天等所有遼后,顯示了她恃寵驕橫、權(quán)力欲極強(qiáng)的真面目。
在蕭燕燕和韓德讓先后去世之后,她立即把朝綱管理權(quán)搶到手里,“置宮闈司,補官屬,出教命,加號仁慈翊圣齊天彰德皇后!痹陂L達(dá)二十年的時間里,她還通過圣宗就能夠任命、撤換各級官員,下達(dá)處理朝政的各項敕命。在她把持朝政期間,仍不放過無罪被廢的蕭皇后,竟于開泰六年六月下令將其賜死。
因蕭后冤深似海悲情感天,老百姓都同情她的不幸。趕巧,這一年,遼國境內(nèi)連起大風(fēng)暴雨,南京諸縣還鬧起了蝗災(zāi),老百姓就把蕭皇后的死與上天降災(zāi)聯(lián)系在一起,為她鳴冤叫屈。
然而,這樣一個恃寵驕橫、權(quán)力欲極強(qiáng)的女人,《遼史·后妃傳》卻對她贊譽有加。說她模樣漂亮,“人望之以為神仙”,皇帝丈夫也對她寵愛有加。美中不足的是,她生下的兩個兒子,很早就夭折了。
元妃蕭耨斤則與蕭菩薩哥恰恰相反!哆|史·后妃傳》中說她面容“黝黑”,目露兇光,不但相貌丑陋,性格也不大討人喜歡。但是,蕭耨斤有一大批好兄弟,在圣宗朝時就都已因功封王,權(quán)傾朝野。她母親常夢見金柱擎天,幾個兒子欲上而不能,可蕭耨斤最后到達(dá),卻與仆從都升了上去。后來,蕭耨斤入宮為宮人,曾為承天太后蕭燕燕拂榻,獲一金雞(沒有人考證出來這究竟是什么東西),吞了下去,膚色立刻變得光彩照人。太后見狀說:“你將來必定會生下尊貴的兒子!”后來,她果然為圣宗生下一子,名耶律宗真,蕭耨斤因此被冊封為元妃。
謀反叛變
遼道宗 耶律洪基,是遼國歷史上最為昏庸的 君主,他迷于酒色,不辨忠奸。但史書上卻記載,耶律洪基年幼時品德優(yōu)秀, 才學(xué)過人。被立為太子后,他的父親 遼興宗,還專門派遣儒臣教導(dǎo)他,如何成為一代明君。那既然如此,遼道宗耶律洪基又是怎樣成為昏君的呢?遼興宗掌權(quán)后,曾經(jīng)封弟弟 耶律重元為皇太弟,承繼遼國大統(tǒng)。但是,興宗在去世之前,卻把皇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耶律洪基。這讓 耶律重元心生不滿。于是耶律重元 父子謀劃篡奪皇位,他們調(diào)集了本部兵馬,打算利用遼道宗外出打獵的機(jī)會,襲擊行宮,殺死皇帝。而得到 耶律重元父子謀反叛變的消息后,遼道宗當(dāng)即決定,立刻逃跑 避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