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晴雷,青年油畫家
2007年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學士學位,師從劉小東、洪凌、謝東明,喻紅。多幅作品被中央美術學院收藏。參加過多次國內重要展覽,作品被國內外機構和個人收藏。07年創(chuàng)作當代古典油畫《新新囡》,同年8月在北京觀音堂嘉和嘉維畫廊展出。著作在07年8月《藝術市場》雜志上刊載。08年3月參與美國佛羅里達洲Galerie-du-soleil畫廊名為"Silk Road"的展覽。4月加入七九八盛世喜神美術館組織的"原液"聯(lián)展著作。著作《福娃》赴西班牙展出!对浦猩⒉健返戎鞯禽d在中國世界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2007》。
2003-2007主要作品
2003年
作品入選《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優(yōu)秀作品集》、《中央美術學院基礎部教學》。
2004年
油畫作品《古老的回憶》被中央美院收藏。
2005年
進入油畫系三工作室學習,師從劉小東、謝東明、洪凌、喻紅。
2006年10月
作品參加宋莊藝術節(jié)展覽。
2007年
參加美院之光畫展,中央美院畢業(yè)創(chuàng)作展。
2007年主題展覽
“新新囡”王晴雷、徐旭油畫展
策展人:任和生
展覽時間:2007年8月5日--9月2日
展覽地點:嘉維畫廊(朝陽區(qū)王四營鄉(xiāng)觀音堂文化大道甲2號觀1號)
開幕酒會:2007年8月5日下午3點
序言
美自人類文明起始,就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數(shù)千年的中國社會發(fā)展,在不同的時代,都留下了當時美的藝術,積淀而成為中國文化中燦爛的藝術精華。作為對傳統(tǒng)藝術有著特殊關注的畫廊,我們在關注當代繪畫藝術的同時,對傳統(tǒng)的民族性的油畫有著長期探尋的過程。
當二人所創(chuàng)作的《新新囡》主題油畫闖入我們視線后,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這些繪畫以寫實為堅實的基礎,從六千年前良渚圖騰、抽象圖飾,到元、明、清以后的青花、景泰圖案,都進行了重新審視和二度創(chuàng)作,增加了當代的元素。這種繪畫方式,抓住了人們審美共性,以新古典主義畫法處理人物,通過永不褪色的油畫色彩的純度以及色彩色度的微妙變化,表現(xiàn)人物臉部與形體結構,讓觀者耳目一新。他們的藝術追求執(zhí)著,創(chuàng)作作風嚴謹,踏實。讓人高興的是,繼這批作品之后,他們的新的一批有著強烈民族性的油畫作品又將于年底問世了。我們真心祝愿他們在藝術的世界里走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2007春拍鵬盛金輝成交作品
作品在07年8月《藝術市場》雜志上刊載
《青花女青花系列(二)》王晴雷,
拍賣日期:2007年-09月-23日北京
拍賣地點:北京亞洲大酒店二層多功能廳
拍賣公司:北京鵬盛金輝拍賣有限公司
拍 賣 會: 鵬盛金輝中外油畫專場
拍賣專場:中國當代油畫
2008年展覽與發(fā)表作品
《云中散步》等著作登載在中國世界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現(xiàn)代藝術2007》。
2008年3月
油畫作品參加美國佛羅里達洲Galerie-du-soleil畫廊名為"Silk Road"的展覽。
2008年4月
加入七九八盛世喜神美術館組織的"原液"聯(lián)展著作。作品《福娃》赴西班牙展出
2010年主題展覽
2010年北京798藝術區(qū)《中國紅》系列
經(jīng)過王晴雷、徐旭兩位油畫家歷時兩年合力打造,題為《中國紅》的系列油畫展在北京798藝術區(qū)舉行。
展出作品以細膩的藝術手法,將中國傳統(tǒng)的古典元素和現(xiàn)代時尚元素相結合,形成一種新的唯美風格。
王晴雷、徐旭《中國紅》油畫展是他們在藝術經(jīng)歷中具有里程碑的展覽,此次展出的是他們經(jīng)過兩年合力打造的新系列作品,這批作品更加突出了他們的民族情節(jié),中華民族對紅色的尊崇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他們的創(chuàng)作情節(jié),他們對紅色調的運用都有共同追求與觀念。毛澤東有句詩“不愛紅裝愛武裝”這位偉人是稱贊中國那個特定年代女性一種審美思潮,他力圖改變中國女性傳統(tǒng)審美習慣,歌頌她們的反叛精神,而今天女性“不愛武裝愛紅裝”是審美的輪回規(guī)律在起作用。
以紅為美要追溯到千年以上,秦漢時期宮廷主要采用的色調就是紅白黑,而紅色又成為那些朝代的主色調。到西晉東晉時又加強和延續(xù)了,唐代后,明黃色調逐步成為皇家的色彩標志,那時候的紅色已成為老百姓的習俗用色了;榧奚嫌玫氖羌t蓋頭,紅色窗花剪紙,紅色盛裝。兩千年后北京奧運會期間他們推出了《中國紅》油畫展不能不說是一種謀和。對于他們中國紅創(chuàng)作的原始本意,我不想去深入研究,但對畫展的藝術感覺,我和畫者是共通的,舞動的紅裙,藏女的紅念珠,百鳥朝鳳搖曳的紅舞扇都在講述中國民族古老的故事,也成為新時代的亮點。中國紅系列中每幅畫面中都洋溢著歡樂和美麗,與當代藝術市場上用痛苦畫面刺激人們視覺的藝術作品形成鮮明的對照。兩位把生存的困苦留給自己,把歡樂和亮麗充滿沒幅畫面,去讓觀者感受藝術的品質,通過純正艷麗的色彩關系給人一種視覺沖擊,以滿足人們的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