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孔緯(約927-991),字化文。曲阜(今屬山東)人。孔子第40代孫,唐代僖宗、昭宗兩朝宰相。
少年喪父,有弟孔緘、孔纁,兄弟三人皆由叔父養(yǎng)大。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己卯科狀元,授秘書省校書郎。大弟孔纁為咸通十四年狀元;二弟孔緘為干符三年(876年)狀元;其子孔崇弼亦進士出身。
生平
孔緯為孔子后裔。少年喪父,兄弟三人皆依于叔父。其弟孔纁為咸通十四年狀元;弟孔緘為乾符三年(876)狀元;其子孔崇弼亦登進士科,官至散騎常侍。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己卯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脊伲狐S門侍郎鄭顥。
登第后初為秘書省校書郎,崔慎由鎮(zhèn)守梓州,孔緯被薦為從事,后從崔鉉為揚州支使,再遷監(jiān)察判官,又被宰相楊收奏封為長安尉,值弘文館,進為監(jiān)察御史、禮部員外郎、考功員外郎至翰林學士知制誥。從僖宗西去蜀。光啟二年(886)拜相,后加司徒,封魯國公;被貶又拜相,卒于相位,贈太尉。
為人
孔緯為人疾惡如仇、公私分明、處事果敢。權要為親友謀官者無數(shù),
均被其拒絕。僖宗移住陳倉時,召百官見駕,孔緯辭別病危之妻,對別人說:"大丈夫豈以妻之故怠君父之急乎?"毅然前往陳倉救駕。晚年悲晚唐亂世,不肯服藥治病,后人稱賢相。僖宗亦因其救駕有功,賜號"扶危啟運保義功臣",食邑四千戶,恕十死罪,盛極一時。
孔門三狀元
孔門三兄弟皆為狀元。孔緯,大中十三年(859)狀元?拙},乾符三年(876)狀元。但孔纁史傳無名,事跡不詳。歸仁澤歸仁澤,蘇州吳(江蘇吳縣)人。唐懿宗咸通十五年(874)甲午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考官:禮部侍郎裴瓚。歸仁澤出身名門。兄歸仁紹為咸通十年
(869)狀元。子歸黯亦為狀元。歸仁澤曾應考落第。入仕后官至觀察使。余事不詳。鄭合敬鄭合敬,鄭州滎澤(今河南滎陽)人。唐僖宗乾符二年(875)乙未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脊伲褐袝崛舜捭。鄭合敬官終諫議大夫之職!度圃姟反嫫洹都暗诤笏奁娇道镌姟罚"春來無處不閑行,楚潤相看別有情。好是五更殘酒醒,時時聞喚狀頭聲。"此人正史無傳,事跡失考?拙}孔緘,祖籍曲阜(今山東曲阜)。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丙申科狀元及第。該科進士三十人。同榜有鄭谷、高蟾等?脊伲憾Y部侍郎崔沆。試題為《王者之道如龍首賦》和《一一吹竽詩》、《漲曲江池詩》。其大哥孔緯為大中十三年(859)狀元,二哥孔纁為咸通十四年(873)狀元?拙}史傳無名,事跡失考。
浣溪沙孔子
唐宰相孔緯嘗拜官1,教坊伶人繼至2,求利市3。有石野豬4獨行先到,有所賜,乃謂曰:"宅中甚闕5,不得厚致6,若見諸野豬7,幸8勿言也。"復有一伶至,乃索其笛,指竅問曰:"何者是浣溪沙孔子9?"伶大笑之。
注釋:1[孔緯]字化文,唐僖宗和昭宗時都做過宰相。[嘗]曾。[拜官]舉行儀式接受官職。2[教坊]管理戲劇、音樂、舞蹈、百戲(雜技)的官署。[伶人]演戲的人。[繼至]陸續(xù)到了。3[利市]說吉祥話,求賞錢。4[石野豬]是一個著名的演戲的人。5[闕]通"缺",空缺,不富裕。6[厚致]豐厚的贈送。致,送。7[諸野豬]眾野豬?拙曊`"石"為"十",所以這樣說。8[幸]希望。9[何者]哪一個。[浣溪沙孔子]浣溪沙的笛孔。浣溪沙為曲牌名?拙曇詾橐粋笛孔適應一個曲牌,所以這樣問。
譯文:唐朝宰相孔緯曾經(jīng)拜官,教坊的伶人陸續(xù)來到,說吉祥話,以求得賞錢。有一個叫石野豬的一個人先到了,(孔緯)有所賞賜,告訴他:"(我的)家里甚是不富裕,不能給豐厚的贈送,你見到眾野豬,希望不要告訴他們(我送給你什么)。"又有一個演員到了,(孔緯)向他索要笛子,指著笛子孔問道:"哪一個是浣溪沙的笛孔呀?"伶人們聽了大笑。
簡評:世上哪有人能做到無所不懂、無所不曉。盡管位極人臣,孔緯也不例外。不過他自以為是,自然鬧出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