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品正三(1896—1953,)北京人,滿族。出身評書世家,父親文殿成是清末民初著名評書演員。自幼學習評書與古文,21歲正式演出,拜張嵐溪為師。他虛心求教,廣采博學,向文福仙學《東征》、向蓋誠蘭學《楊家將》、向田嵐云學《明英烈》、向李豫鳴學《龍?zhí)鄂U駱》。
品正三素以會說的書目多而聞名。他可以連續(xù)講說從隋到北宋的一系列講史書,有《九老興隋》、《隋唐》、《隋唐后傳》、《龍?zhí)鄂U駱》、《富貴壽考》、《五代殘?zhí)啤、《大宋飛龍傳》、《盜馬金槍傳》等八部書,人稱“品八套”。他說書的最大優(yōu)點是誠誠實實多給聽眾書聽,不嘩眾取寵,有人贊他:“給書聽的u2018品八套u2019,肚里寬綽技藝高!逼氛f《盜馬金槍傳》中“楊七郎打擂”一段,曾被京劇演員據(jù)以編成名為《鬧金殿》的劇目演出。?
品正三古文功底厚實,文學修養(yǎng)較高,說書時講評并重,說做俱佳,他的書座兒中有很多文化人和京劇界的名角,余叔巖、譚小培、金少山、翁偶虹都是他的座上客。他摹擬人物惟妙惟肖,描景繪情細致入微,生、凈、且、丑行當分明。有一次金少山當眾夸獎他說:“我演敬德、單雄信得扮上妝才像,而你不用勾臉,眉毛一立、眼睛一瞪,架子一拉,神備氣足,就像極了。”翁偶虹評價說:“品正三的說書藝術,不但干凈洗練,瑯瑯明徹;評議古人,頗有卓見,諷刺時弊,每涉奇趣。就在這次說《盜馬金槍》的時候,他講趙匡胤的性格是u2018紅臉曹操u2019,多么鮮明概括的刻畫。 ?
品正三謙虛好學,自稱平生有“三愛”:愛看書、愛看戲、愛雜學;”“三多”:多學同行長處,多聽聽眾反映,多請教于前輩;目的是達到“三闊”:耳闊、眼闊、心闊。他總結整理的“評書十三種筆法”,即敘筆、明筆、暗筆、驚筆、捂筆、伏筆、縫筆、倒筆、插筆、栽筆、原筆、蹬筆、補筆,使評書同行頗得教益。他不圖虛名,常說:“要做學十當一的賢人,不做學一當十的狂生!辈⒄佌伕嬲]徒弟:“藝無止境,為人不可狂妄自大!泵駠昃旁,品正三應邀在前門外石頭胡同三和成書茶館說書。開書當天,他見書館門口的海報上寫著“評書泰斗品正三”幾個字,馬上對書館掌框說:“說書的應該把書說好,精益求精是本分。再說我所會的有限,自吹自擂稱u2018泰斗u2019,令同行憎惡,聽眾取笑。今天不把這海報去掉,我扭頭就走。”掌柜無奈,只好摘下“泰斗”牌子,品正三這才上臺說書。?
品正三的親傳弟子陳蔭榮,基本上繼承了他的書目和書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jīng)過陳蔭榮的講述,品正三所傳《興唐傳》等書目,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得以整理出版。
代表作
1938年還通過當年雙厚坪的摯友掌握了雙說《隋唐》的路數(shù)。經(jīng)過他潛心研究,棄諸本之短,集眾家之長,以家傳《隋唐》為基礎,參照雙的《隋唐》,整理出一部具有獨特風格的《隋唐》(又名《興唐傳》)。這部書稿后來由其親傳弟子陳蔭榮口述,經(jīng)人整理,成為一百四十萬字的《興唐傳》,由中國曲藝出版社1984年出版。
品正三以會書多而出名。他可以連續(xù)講說從隋到北宋的一系列評書,有《九老興隋》、《隋唐》、《隋唐小英雄傳》、《龍?zhí)鄂U駱》、《富貴壽考》、《五代殘?zhí)啤、《大宋飛龍傳》、《楊家將》等八部,人稱“品八套”。他說書不嘩眾取寵,人們稱其是“給書聽的u2018品八套u2019,肚里寬綽技藝高”。
評價
品正三可稱一代評書名家,德藝雙馨,不幸于1953年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