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趙昴發(fā)(? ~約1278年) 字漢卿,宋末昌州(今北京市昌平、密云一帶)昌元人。中進士后,被派為彭澤令。在任期間,從政寬厚平和,常用忠孝仁義的理念教育群眾。凡社會上的奸詐、強暴,對百姓有害的人,必加以嚴懲。平時,他常與縣內(nèi)名士高竹澗等人探討明析性理方面的學問,被當?shù)氐挠凶R之士所倡舉。離開彭澤后,任安徽池州通判(州之副職,握有連署州事、監(jiān)察官吏的大權(quán))。其時,正值元兵攻城,他毅然率領(lǐng)民眾奮勇守城抗敵,竟至城陷,慷慨赴義。后謚忠毅候。彭澤歷來尊陶淵明、狄仁杰和趙昂發(fā)為邑之三賢,并建有“三賢祠”用以祭祀。
史書記載
嘉慶《大足縣志》 卷三《祠廟》載:“忠孝祠,在文廟左側(cè),乾隆十年知縣李德修。嘉慶二十二年重修。祀宋趙昴發(fā)、陳用庚,明胡子昭、胡子儀、李開榞、張志譽、宋應皋;宋孝子何光覺,明黎伯滾、朱卿、夏藩。”
嘉慶《大足縣志》 卷八《人物·忠節(jié)》“宋趙昴發(fā)”目載:“按《宋詩紀事·昭忠逸詠》載,昴發(fā)裂衣書詩寄弟云:u2018城池不高深,無財又無兵。惟有死報國,來生作弟兄。u2019 ”此即《宋史》所言趙昴發(fā)與親友“飲訣”“散其家資與其弟侄”之事。
而關(guān)于趙昴發(fā)墓地的文獻記載及明代人考證,則進一步證明了趙昴發(fā)為中敖人氏。按嘉慶《大足縣志》 卷一《輿地·墳墓》載“宋趙昴發(fā)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