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鮑耀明,筆名成仲恩、甘牛、杰、甘中,香港翻譯家。1920年出生于廣東省中山縣。其祖父早年跨海往日本謀生。他在日本念完中學。七七事變、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他返回澳門,后來再往日本,進慶應大學,1945年在該校畢業(yè)。畢業(yè)后,1960年任香港《工商日報》、新加坡《南洋商報》駐日特派員。1960年至1981年任日本三井洋行香港分行副總經(jīng)理。1976年至1981年間曾任香港理工學院(香港理工大學前身)教學咨詢委員。
譯著
鮑耀明曾在香港、新加坡及臺灣等報刊譯載日本作家長篇小說,包括:夏日漱石《我是貓》、《公子哥兒》,永井荷風《墨東綺譚》,森鷗外《愛的哲學》,谷綺潤一郎《吃蓼草的蟲子》、《癡人之愛》、《字》、《夫婦日記》,志賀直哉《和解》,武者小路實篤《表年》、《真理先生》、《愛與死》、《某天的一休和尚》,川端康成《伊豆舞娘》,村松梢風《女經(jīng)》,菊池寬《若極法官》,源氏雞太《一等受薪階級》,今日出!短旎实拿弊印,仁木悅子《貓是知道的》,李香蘭《我的半生》等。此外,也曾翻譯吉田茂回憶錄、鳩山一郎回憶錄及法國嘉繆(Albert Camus)的長篇小說《異客》(Lu2019ETRANGER)。
鄉(xiāng)情
鮑耀明對家鄉(xiāng)和鮑氏宗親有十分深厚的感情。2001年春,應江蘇省教育廳之邀,偕其妹鮑瑞美來江蘇考察和講學,在徐州銅山考察結束,返回南京,經(jīng)過睢寧之際,聽說睢寧有鮑廟,便提出要和睢寧鮑氏宗親相聚,拜會當?shù)刈谟H。這次探親之旅由銅山鮑紅安陪同,睢寧的鮑俊盛和鮑書鰲在當?shù)責崆榈亟哟怂麄。他們一起前往鮑廟小學看望了該校師生,當見到學校師生大部分都是鮑姓后裔,且墻上張貼的光榮榜又多是鮑姓子弟時,他們感到由衷地高興,最后還在校園中和學生們攝影留念。
離別時,鮑耀明老先生表示,今后一定要聯(lián)系旅居海外的宗親,與國內宗親加強聯(lián)系,互通訊息,把海外宗親奮斗創(chuàng)業(yè)和事業(yè)成就介紹給國內宗親,把國內改革發(fā)展變化的情況先告訴給海外宗親。他希望共同深入研究族姓歷史,弘揚先祖?zhèn)鹘y(tǒng)美德,激勵后代,表示將支持《鮑氏文苑》,希望它成為聯(lián)系海內外宗親的紐帶,為早日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而共同努力,綿綿深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