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盤計數誓創(chuàng)紀錄
皮丘什金原是莫斯科一家超市的搬運工,今年33歲。他的鄰居說,皮丘什金平時沉默寡言,身邊缺少朋友,除了酷愛下棋,幾乎沒有什么社交活動。
。玻埃埃赌辏对拢で鹗步鹨蛏嫦又\殺被警方逮捕。隨著審訊深入,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連環(huán)殺人大案浮出水面。
警方介紹說,皮丘什金殺人手法殘忍,他往往選擇年邁孤獨的中老年人,先和受害者攀談,并邀請他們到公園一處叢林里喝酒,將他們灌醉后,用大錘或酒瓶猛擊受害者后腦部,直至將他們打死。由于很多老人缺少親友,所以警方很少接到關于他們失蹤或死亡的報案。
皮丘什金還向警方交代,他每殺死一個人,就把一枚硬幣放在國際象棋的棋盤格子上,以此作為計數手段。他原先的計劃是把64個格子全部填滿,不料在還剩1個空格時被警方逮捕。
負責此案的首席檢察官尤里·肖明說,皮丘什金心中的競爭對手是俄羅斯最臭名昭著的連環(huán)殺手安德烈·奇卡季洛,此人在1992年被控謀殺52人,獵取對象以妓女和孩童居多,手段極為殘忍,通常在殺人后將受害者肢解,有時甚至將尸體煮食。
“他希望超越奇卡季洛,從而名留千古!毙っ髡f。
受害者家屬法庭控訴
莫斯科一家法院13日就“皮丘什金案”舉行預審,法官最后決定此次審判將采取陪審團定罪的方式,并向公眾開放審理過程。正式開庭時間安排在9月13日以后,開庭前法院將完成陪審團遴選。
路透社報道說,此案審理將需要較長一段時間,因為預計會有41名受害者家屬和98名目擊者出庭作證。
。保橙疹A審開始前,皮丘什金身穿紅白格子圖案的上衣,戴著重型枷鎖,在嚴密看護下被押入裝有玻璃擋板的被告席。庭審時,他面色陰沉,表情僵硬,偶爾伸伸胳膊換個坐姿,或者抬頭看看周圍。
一些受害者親屬也出現在法庭上,他們的座位離皮丘什金只有數米遠。
受害者親屬亞歷山大·費奧多羅夫在庭審前用緩慢的語調,向記者們講述全家尋找他失蹤哥哥的經過,并說如果他哥哥還活著,今年已有47歲了。
另一位受害者家屬名叫塔瑪拉·克里穆娃,她度假回家后發(fā)現丈夫失蹤,五年后,丈夫的尸體被人發(fā)現。檢方懷疑這名男子被皮丘什金殺害。
?
?
罪案特寫
殘害女同事終露馬腳
皮丘什金殺害的最后一人是他的女同事、36歲的瑪麗娜·摩斯卡約娃。她的尸體于2006年6月14日在公園中被人發(fā)現。
幸運的是,兩張紙片的及時出現讓皮丘什金進入警方視線,他因此被列為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
第一張紙片是在死者尸體上衣口袋中搜到的地鐵列車票。警察通過車票上的日期和時間,對照當時車站的監(jiān)控錄像,發(fā)現陪同受害人出行的正是皮丘什金。
第二張則是摩斯卡約娃臨行前留給她兒子的字條。她在字條里說,自己要和皮丘什金到公園去散步,并留下了皮丘什金的手機號碼。
在確定犯罪嫌疑人后,警察經過周密部署,于2006年6月16日在皮丘什金的家中將其抓獲,終止了他瘋狂的殺人計劃。
皮丘什金事后說,他在決定殺死摩斯卡約娃之前,經過“漫長而艱苦”的思想斗爭。
他說:“我知道她給兒子留了字條,上面有我的手機號,這樣警察就可能找到我。當我們在公園散步的時候,當我們聊天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是殺了她還是放棄這念頭?最后,我決定冒一次險。畢竟當時我已在那種要殺人的情緒中了!
相關事件
幸存者瑪麗娜· 弗里切娃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6年了,但瑪麗娜· 弗里切娃依然對2001年初的那個夜晚心有余悸。那時,她年僅19歲,剛從外地來到莫斯科不久,生活拮據且懷有6個月的身孕。那天,在位于莫斯科南郊的卡霍夫斯卡亞地鐵站附近,弗里切娃遇到了亞歷山大·皮丘什金。這個地鐵站是當地酒鬼們的“圣地”,因此,皮丘什金熱情地邀請弗里切娃跟他“喝一杯”!半S我來,我有一些走私過來的好東西藏在樹林里!逼で鹗步鹫f。看著眼前這個擁有一頭褐色頭發(fā)、衣著整潔得體的陌生男士,弗里切娃稍微躊躇了一下,然后跟隨他向附近的比茨維斯基公園走去。
比茨維斯基公園是許多莫斯科人鐘愛的地方。它距離這座城市的中心區(qū)域并不遠,卻擁有大片的野生森林,從而成了莫斯科人野餐、釣魚、漫步的好去處。然而,與幾乎所有大城市的森林公園一樣,比茨維斯基公園也被日益增多的犯罪問題困擾。夜幕之下,密林之中,時不時地發(fā)生搶劫、謀殺等刑事案件。
弗里切娃沒有想到的是,剛走進森林,外表看似溫文爾雅的皮丘什金便成了一個“惡魔”:他一把揪住弗里切娃的頭發(fā),狠狠地打她,最后把她推進了附近的一口污水井中。那口污水井深約6米,弗里切娃拼命掙扎了一個多小時,才僥幸從井里爬出來。在森林中艱難地捱過一夜后,她被數名早起晨練的婦女發(fā)現并解救。由于對皮丘什金過于恐懼,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弗里切娃都不敢對人們講述她的真實遭遇,只是稱,自己不小心落入了污水井中。
皮丘什金的第一宗謀殺
在皮丘什金看來,弗里切娃是極其幸運的一個。2001年至2006年間,他自稱共對63個目標“下手”,其中絕大多數受害者都被他殺死,尸體也被推入那口污水井中。
皮丘什金出生于1974年。他的童年并不幸福:在一個單親家庭中長大,并且長時間被母親放置于一所主要接收窮人孩子的寄宿學校中。后來,他與祖父生活在一起,總算得到了一些關愛。祖父去世后,皮丘什金似乎一下子失去了精神依托。雖然回到了母親身邊,但他對母親并沒有什么感情。在學習和工作之余,他將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離家不遠的比茨維斯基公園中,帶著一條寵物狗在那里散步。那條狗死后,他將它的尸體“隆重”地安葬于公園內的一處森林中。
70歲的斯韋特蘭娜·莫特耶科娃與皮丘什金同住在一座公寓樓中。在她眼中,皮丘什金是一個“懂禮貌”、有點兒“多愁善感”的人!八偸墙形宜鬼f塔阿姨,”莫特耶科娃說,“他非常愛動物。如果一只寵物不幸死了,他會非常傷心!
然而,絕大多數熟悉皮丘什金的人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年輕人有一個極為狂暴和沖動的內心世界。1992年,18歲的皮丘什金第一次殺了人:由于視一位同學為情敵,他將對方從公寓樓的高層推下,導致對方死亡。警方對他進行了審問,最后卻認定,那名同學是“自殺身亡”,從而使他逃過一劫。這個結果讓皮丘什金以為自己受到了上帝的眷顧,于是,從2001年起正式開始實施恐怖的殺人計劃。
渴望成為“俄羅斯第一連環(huán)殺手”
皮丘什金酷愛國際象棋。他計劃每殺死一人,便在家中棋盤的格子上放上一枚硬幣,直至填滿全部64個格子。這樣,他就能“輕松”超越俄羅斯最臭名昭著的連環(huán)殺手安德烈·奇卡季洛創(chuàng)下的“紀錄”。此人在1992年——正是皮丘什金犯下第一宗謀殺案的那年——被控謀殺了52人,其中以妓女和兒童居多。奇卡季洛極為殘忍,通常在殺人后將受害者的尸體肢解,有時甚至將肢解后的尸體煮食。負責對“比茨維斯基公園連環(huán)謀殺案”進行調查的檢察官尤里·肖明表示,皮丘什金一直“夢想超越奇卡季洛”,從而“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
與奇卡季洛不同,皮丘什金的謀殺對象主要是中老年男子。他往往假裝邀請對方喝酒,將他們騙至比茨維斯基公園的森林,趁其不備,使用大錘或鐵管從背后猛擊他們的頭部,直至將他們打死。行兇的地點大多位于他那條寵物狗的墓地附近。
從2001年初至2006年6月,皮丘什金用類似的手法,至少殺害了49名無辜者,另有弗里切娃等3名受害者僥幸逃生。10多具遇害者的尸體被他留在作案現場,其余尸體都被拋入附近的一口污水井中。
比茨維斯基公園內的連環(huán)謀殺案,引起了莫斯科警方的高度關注。他們曾經出動數百名警察,對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園進行地毯式搜索,希望找到更多遇害者的尸體,并抓獲犯罪嫌疑人。一些警員曾數次與皮丘什金相遇并查驗過他的身份證件,但從未對他產生懷疑?!
與警方玩“貓鼠游戲”
2006年2月20日,莫斯科警方接到舉報稱,連環(huán)殺手又在比茨維斯基公園內出現。警方迅速趕赴現場,并逮捕了一名年輕人。但在此后的一周內,公園內又接連發(fā)生了兩起謀殺案——很顯然,那名年輕人并非真兇。皮丘什金后來說,他時刻關注著警方的行動,之所以在警方逮捕一名嫌疑人后連續(xù)作案,就是公開向警方表明:在這場“貓鼠游戲”中,他仍然占據著上風。
2006年6月,皮丘什金鎖定了一個新目標——和他在同一家超市工作的女同事瑪麗娜·莫斯卡爾約娃。他邀請莫斯卡爾約娃外出散步,最后在比茨維斯基公園內將其殺害。不知是出于什么考慮,莫斯卡爾約娃離開家前給兒子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寫明自己和皮丘什金一同外出,還草草寫下了他的手機號碼。這成為警方偵破工作的一個突破口。警方還在莫斯卡爾約娃尸體所穿外套的口袋中找到了一張地鐵車票,依據票面上的日期和時刻,他們調閱了地鐵站的監(jiān)控錄像,發(fā)現當時皮丘什金和莫斯卡爾約娃的確在一起。
警方據此認定,皮丘什金有重大作案嫌疑。2006年6月16日,在救火車警報聲的掩蓋下,大批警察悄悄包圍了皮丘什金居住的公寓。為了防止他跳窗自殺,身系繩索的突擊隊員首先從樓頂滑下,在窗口外嚴陣以待。隨后,警察以察看火情為名騙開了房門,一擁而上將皮丘什金抓獲。
對于自己犯下的累累罪行,皮丘什金并沒有否認。警方從其家中查抄了一張手繪的國際象棋棋盤草圖,其中的63個格子內標有不同的日期,這表明,他共作案63起。然而,在對比茨維斯基公園進行仔細搜尋后,警方只找到了49具尸體。
“我賦予了他們新的生命”
2006年7月,俄羅斯獨立電視臺播放了一段皮丘什金接受俄羅斯警方訊問的錄像。在被問及為何殺人時,皮丘什 金回答道:“我的生活里如果沒有殺人,就如同沒有食物一樣。那(殺人)是一種必需品,你能理解嗎?我感覺我是這些人的 父親,我為他們打開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我賦予了他們新的生命!”
在談及殺死莫斯卡爾約娃時,皮丘什金說:“我知道她給她的兒子留下了一張紙條,上面有我的手機號碼,這樣警察 就可能查到我……最終,我還是決定冒險(殺掉她),畢竟,當時我已經處于殺人的情緒中了!
皮丘什金的母親表示,他在4歲時曾經跌落秋千,頭部受傷,因此,連環(huán)殺人極可能是精神疾病所致。但俄羅斯著名 的謝爾布斯基心理學研究所對皮丘什金進行檢查后認定,這名連環(huán)殺手神智清醒,沒有任何精神疾病。犯罪心理學家米哈伊爾 ·維諾格拉多夫,在分析皮丘什金的殺人動機時認為:皮丘什金自小缺乏關愛,曾經把祖父視為惟一可依賴的親人;祖父的去 世導致年幼的皮丘什金產生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于是產生了對祖父的仇恨,這可以解釋,為什么絕大多數受害者都是中 老年男子。
維諾格拉多夫還指出,所有的連環(huán)殺手都有“從謀殺中獲得性快感”的強烈欲望,皮丘什金也不例外。事實上,皮丘 什金在對警方談及謀殺過程的時候的確稱,他從中獲得了一種類似“持久性高潮”的快感。
9月13日,莫斯科一家法庭開始對“比茨維斯基公園連環(huán)謀殺案”進行審理。法庭采取陪審團定罪的方式,并向公 眾開放審理過程,這在俄羅斯的刑事審判中是極為少見的。由于受害者人數眾多,預計此案的審理將持續(xù)較長時間。俄羅斯目 前執(zhí)行暫緩死刑的規(guī)定,如果皮丘什金系列謀殺的罪名成立,他將面臨終身監(jiān)禁的命運。
犯罪心理
童年不幸激發(fā)殺人邪念
《莫斯科時報》13日報道,與很多罪犯一樣,皮丘什金童年非常不幸。他生來沒有父親,他的媽媽先送他進收容所,后來又讓他和祖母一起生活。祖母去世,給了他很大打擊。從此,皮丘什金經常一個人帶著狗到比茨維斯基公園散步。
這只狗死后,皮丘什金把它埋在公園里,而狗的墓地周圍正是皮丘什金后來的殺人場所。
犯罪心理學家米哈伊爾·維諾格拉多夫分析說,皮丘什金祖母的死可能激起了他心中復仇的欲望,因為他感覺自己被祖母“拋棄”了。
他還說,雖然受害者并沒有受到性侵犯,但皮丘什金可能從中感到性的愉悅,“所有連環(huán)殺人犯都能在屠殺中體會到一種性快感”。
檢方說,遭皮丘什金殺害的人中,只有3名女性和1名兒童,其余都是男性。
聲音
我的生活里如果沒有殺人,就如同沒有食物一樣。那(殺人)是必需的,你不明白嗎?我感覺我是這些人的父親,我為他們打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我讓他們獲得新生。
——2006年6月播放的皮丘什金接受警察訊問的視頻
這是莫斯科頭一次發(fā)生這樣的連環(huán)殺人案。我們指控他謀殺52人,他自己卻堅稱殺了63人。目前很多受害者的尸體或殘骸還沒有找到,甚至連失蹤人的相關記錄都沒有。
——負責皮丘什金連環(huán)殺人案的首席檢察官尤里·肖明
我希望把他(皮丘什金)交到人民手中,人們會把他撕碎。
——受害者家屬塔瑪拉·克里穆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