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號沿革
崇德元年, 代善受封“和碩禮親王”, 世襲罔替。代善薨,謚曰“烈”,是為“禮 烈親王”。
順治六年,代善第七子 滿達(dá)海襲禮親王爵。順治八年,改號“和碩巽親王”。
順治十六年, 代善第八子祜塞之第三子杰書襲爵,改號“和碩康親王”。
乾隆四十三年,杰書曾孫 永恩襲爵,復(fù)號“和碩禮親王”。
禮親王世系
爵位 世襲共傳十世,有十五人襲爵,三人被奪爵。從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至清朝遜位后三年(公元1914年)共278年。堪稱“清代第一王”。其承序?yàn)?代善、 滿達(dá)海、 常阿岱、杰書、 椿泰、 崇安、 巴爾圖、 永恩、 麟趾、全齡、 世鐸、 誠厚,歷十代十五王,其中二人稱巽親王,四人稱康親王。
禮烈親王代善
代善,太祖第二子。初號 貝勒。太祖嘉其勇敢克敵,賜號古英 巴圖魯。天命元年,封和碩貝勒,以序稱大貝勒。 崇德元年,封和碩禮親王。順治五年十月,薨,年六十六?滴跏辏分u烈。乾隆四十三年,配饗太廟。 代善子八,有爵者七: 岳讬、 碩讬、 薩哈璘、 瓦克達(dá)、 瑪占、 滿達(dá)海、祜塞。祜塞,初封 鎮(zhèn)國公,追封惠順親王,而滿達(dá)海襲爵。
貝勒 滿達(dá)海
代善第七子。崇德六年,封輔國公。順治元年,進(jìn)貝子。順治六年,襲禮親王。順治八年,世祖親政,改封號曰巽親王。順治九年二月,薨,謚曰簡。十六年,追論滿達(dá)海于奏削 多爾袞封爵后,奪其財(cái)物,掌吏部,懼 譚泰驕縱,未論劾,削謚仆碑,降爵為貝勒。
懷愍貝勒 常阿岱
滿達(dá)海子。順治九年(1652年)襲巽親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降爵為貝勒?滴跛哪辏1665年),薨,謚曰懷愍。
康良親王杰書
代善第八子祜塞第三子。順治六年(1649年)襲郡王。順治八年(1651年),加封號為康郡王。順治十六年(1659年),禮親王一系的 爵位由杰書承襲,遂改號康親王?滴跞觊c三月,薨,謚曰良。
康悼親王 椿泰
杰書五子?滴跞,襲爵,康熙四十八年,薨,謚曰悼。
康修親王 崇安
椿泰子。康熙四十八年(1709難),襲爵。雍正十一年,薨,謚曰修。
康簡親王 巴爾圖
杰書四子。雍正十二年(1734年),襲爵。乾隆十八年(1753年),薨,年八十,謚曰簡。
禮恭親王 永恩
崇安次子。乾隆十八年(1753年),襲爵。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復(fù)號禮親王。襲爵垂五十年,淡泊勤儉,出處有恒。嘉慶十年(1805年),薨,謚曰恭。
已革禮親王 昭梿
永恩子。嘉慶十年(1805年),襲爵。嘉慶二十一年,坐陵辱大臣,濫用非刑,奪爵,圈禁。
禮安親王 麟趾
昭梿從弟,崇安子 永諲子。嘉慶二十二年(1807年),襲爵。道光元年(1821年),薨,年六十六,謚曰安。
禮和親王全齡
麟趾長孫,錫春子。道光元年(1821年),襲爵。道光三十年,薨,年三十四,謚曰和。
禮恪親王 世鐸
全齡三子。道光三十年,襲爵。民國四年,薨,年六十八,謚曰恪。
禮敦親王 誠厚
世鐸長子。民國二年(1913年),襲爵。民國六年(1917年),薨,年五十三,謚曰敦。
禮親王誠堃
民國六年(1917年),襲爵。
禮親王濬銘
民國十八年(1929年),襲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