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
童雪鴻是早期西泠印社成員,一生治印數(shù)千方。抗戰(zhàn)時期即輯有《雪鴻印存》五集行世,由黃賓虹、王福庵、馬公愚和張大千等人為之題簽。1949年后制印頗多,皆極見功力。他的篆刻藝術(shù)成就立足于深厚的傳統(tǒng),初師皖派,上溯古代璽印,博涉明清以至近代諸名家,尤于鄧石如、黃士陵兩家有深契,寧靜致遠(yuǎn)、平淡悠然、古樸蒼秀,不激不勵而風(fēng)規(guī)自遠(yuǎn)。以筆者愚見,任何大家的篆刻風(fēng)格都是以大巧若拙為審美取向, 吳熙載、 吳昌碩和 黃士陵等莫不如此。吳讓之語“篆刻以平正老實為上,讓頭舒足為余事。”闡明了這一價值取向和審美指歸。評價
童雪鴻篆刻功底深厚、造詣深、成就大。他治印從秦漢璽印入手,篆法都是從古代碑帖秦漢印和名人印中來,把皖浙兩大派的風(fēng)格融于篆印中,形成自己的風(fēng)格;捉刀代筆,表達(dá)出自己獨到的書法藝術(shù);治印古拙中藏精巧、老辣中有新意、朱文勁拔凝煉、白文樸質(zhì)素雅。著名篆刻家錢君陶1964 年致信先生:“承寄大作拜讀,欽佩不已,魯迅一聯(lián)精神極佳,u2018集體創(chuàng)作u2019,u2018喜而不寐u2019二印弟最欣賞,以石刻書簽頗有新意,此路可開!苯嫌∪硕〖Φ猛櫈槠渥绦∮∫环,不禁贊道:“神似秦璽”。一代金石大師鄧散木極佩他的篆刻,常有書札往來,曾致信道:“尊制諸小印極精、功力深穩(wěn)信足、壓倒儕輩、不勝敬佩!”童雪鴻抗日時期有雪鴻印存5 集行世,由王福廠、黃賓虹、馬公愚、沈尹默諸人題簽。解放后曾篆刻毛澤東詩詞多方,極見功力。1965 年對外文委主辦現(xiàn)代中國書法展覽在日本展出,童雪鴻有印譜一件參展,受到日本友人的好評。他對石刻、木刻、漆刻、玉刻甚至金銀刻也見功夫。
童雪鴻的書法更是獨具風(fēng)格,一位前輩書法家贊他是“漢魏神游久,周秦墨舞酣!彼臅ㄓ杀北纤莨鹏Α⒂》ㄈ霑,運筆如刀,有不太顯著的圖案美,師古而不泥古,守規(guī)而出格,獨辟蹊徑,形成自己獨特的風(fēng)格,化隸入行草、方筆矯健、又遠(yuǎn)離章草、興致神來、將某些字的結(jié)體寫得左高右低,在扭曲中有平衡、艷里見沖和。1982 年前的《安徽文學(xué)》題頭是童雪鴻的代表之作,一個字里有碑意、有隸筆、有楷形、有篆法,點畫峻厚、筆法跳越。1965 年,對外文委主辦現(xiàn)代中國書法展覽在日本展出時,所作篆書聯(lián)《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受到日本友人好評。
童雪鴻繪畫技藝也很高超,他的畫格調(diào)高雅、構(gòu)圖意境清新、工筆寫意并重,富有濃厚的生活感。擅長花卉瓜果、翎毛蟲魚,而以梅蘭竹菊為精。他筆下的梅花枝干以屈為主,花以繁褥為能,有時也作疏枝寒影,更顯筆力老練,無塵俗氣;先生畫竹,常以篆法出粗杠,而且一筆到頭,老桿新篁具分、挺拔雄健,往往借竹的直勁、虛心、貞節(jié)、繁蔭和傲霜的性格,來表現(xiàn)他自己內(nèi)在的情操。他筆下的菊花,全用篆筆推出,別具一番情趣。1956 年第二屆全國國畫展覽展作品兩件,并在波蘭、蘇聯(lián)展出。著名畫家于非闇撰文評介,稱童氏所繪秋菊是這次展覽之優(yōu)秀作品,用舊色紙畫白菊是個創(chuàng)舉。因為他菊花畫得好,時人有“童菊花”之譽。杜鏡吾評為“古艷修潔、氣老氣清”集質(zhì)樸剛毅于一身,其人其畫與菊的內(nèi)涵一致的。
1990 年,劉海粟悼念童雪鴻作二絕,詩曰:“花雨彌天一笑逢,少年意氣自毫雄。方期鵬翼沖云起,豈料華顛悼雪鴻。印壇寂寞已多年,底事才人草下眠。夜夢巢湖波拍岸,喚君云外聽冰弦!眲⒑K谶在詩序跋中寫道:“畫弟子童雪鴻為人正直,品藝高于儕輩,不幸浩劫中蒙冤而逝。故鄉(xiāng)父老敬其人,為辟專室陳列遺作。春暉女弟馳書京華索句,漫吟二絕以贈并慰悲懷于數(shù)千里外,亦雪泥鴻爪耳!”
童雪鴻在藝術(shù)上所以取得如此成就,主要是勤奮刻苦和虛心好學(xué)。祖上幾代人都是不識字的農(nóng)民,使其父下定決心要培養(yǎng)童雪鴻讀書,光宗耀祖,有個一官半職不受人欺負(fù),可童雪鴻從少年起就迷上了篆刻。據(jù)傳他的啟蒙塾師頗精于篆刻,編著有《篆刻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