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在省內(nèi)外《中國國土資源報》《散文詩》《華夏散文》《安徽日報》《新安晚報》《長江詩歌》《瘋狂閱讀》《戲劇文學》《清潁》等百余家文學刊物發(fā)表作品600篇。有十余首詩歌入選《2010年中國民間百佳詩人選粹》、《中國當代詩人代表作大觀》、《2012最佳校園文學作品選》、《2012中國文藝家年鑒·詩歌卷》、《建國大業(yè)》、《阜陽詩歌三百首》等多種文集。曾榮獲“全國新農(nóng)村建設文學征文金獎”“愛家鄉(xiāng)、愛安徽·全省文學征文一等獎”等十多個文學獎項和兩次“國家勵志獎學金”。已出版詩集《心向未來》。 被相關(guān)單位授予“安徽省十佳大學生提名人”“界首市十佳優(yōu)秀志愿者”“安廣院十佳大學生”等榮譽稱號。
生平介紹
王長征除了文學作品出眾以外,新聞稿也屢見報端。在《安徽日報》《安徽宣傳》《阜陽日報》《潁州晚報》《新華網(wǎng)》《中國新聞網(wǎng)》《中國文明網(wǎng)》《新民網(wǎng)》《教師網(wǎng)》《界首時訊》等60余家媒體發(fā)表新聞作品。參加過省文聯(lián)、省作協(xié)、文學院聯(lián)合舉辦的“安徽作家看亳州”采風活動;新安傳媒網(wǎng)舉辦的“三國遺址看荷花”“優(yōu)秀父子共度父親節(jié)”“合肥市第十一屆梅花節(jié)”三次筆會活動;阜陽市人民政府、阜陽報業(yè)集團舉辦的“阜陽作者交流會”等文化活動。界首市“梨花詩會”“櫻花詩會”等多次文化活動。
素有“皖西北明珠之稱”的界首市泉陽鎮(zhèn),優(yōu)美秀麗的自然風光和勤勞質(zhì)樸的傳統(tǒng)風尚孕育并教化著淳樸善良的人們。那里天地廣闊、山明水靜、草木蔥蘢、魚飛蝦躍,陶冶著人們清雅脫俗高尚的心靈。這里是鄉(xiāng)親們耕耘播種的沃土,也是詩人賴以生存的精神家園。1993年2月出生、現(xiàn)就讀于安徽廣播影視學院大二學生筆名小拇指的王長征曾長期生活在這個美麗的地方。這里不僅養(yǎng)育了他,孕育了他的文學氣質(zhì)與修養(yǎng),而且將是他永遠的心靈歸宿。眼前的王長征舉止斯文儒雅,淡然沉靜,頗具詩人的氣質(zhì)與學者的風范。其實,多年前真實生活中的那個王長征,同樣具有小孩子天生的調(diào)皮與愛玩的可愛天性,更有著青春男孩的陽光帥氣。小拇指越長越大,夢想也越飛越高。
上學路程漫漫的小朋友
3歲,正是兒童剛剛能自如說話行走的年紀,小長征已經(jīng)正式入學了。沿途的花草蝴蝶,對于他總是那么新鮮有趣,總是讓年幼的長征流連忘返?蓯鄣男¢L征每天很早就背著書包獨自從家中慢慢地往學校走去,一路上,他不時停下來逗逗花草蟲鳥,當他來到學校的時候,同學們不是上完一節(jié)課,就是放學開始回家。小長征便轉(zhuǎn)身與本村的學生一道往回返。午飯后,小長征又是慢慢地去學校,等待下午的課程。因此,他在小學一年級連續(xù)兩年留級。
勇敢正氣的俠義之士
讀小學四年級的一天下午,幾個小混混來學校找他同學的麻煩,其他同學嚇得紛紛躲到一邊,王長征幼時所學的武術(shù)開始有了用武之地,他挺身而出,“啪啪”幾個巴掌,就將那幾個小混混教訓得落荒而逃。他學習的不僅僅是武術(shù),鍛煉的不僅僅是身體,而是擁有一腔正氣。
青春情懷總是詩
王長征的父親王瑞在當?shù)匚膲宦凤L流,同時也是省內(nèi)外具有影響力的知名作家。父親愛讀書作文的習慣,深深影響了王長征。加之王長征自身的天賦與后天的努力,使他很快在文壇嶄露頭角,猶如一塊含蓄的美玉,經(jīng)歷歲月風雨的洗禮和生活的打磨,愈加溫潤光澤。
在路上心向未來
深知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上艱辛的父親,在王長征讀高中的時候動員他選擇了理科。然而,從小萌芽生根的興趣和夢想,哪里輕言放棄?在高中的一次計算機考試的過程中,王長征考著考著忽然靈感閃過,于是,他干脆放下試題不做,龍飛鳳舞地寫起詩來。詩剛寫好,考試結(jié)束的鈴聲響起,無意間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把詩寫在了考卷的背面,這首詩后來刊登在《阜陽日報》,但父親還是狠嚴厲地批評了他。不管怎樣,那時王長征大部分的心思還是沉湎于文學創(chuàng)作,這對他的學習造成一定影響。所以,第一次高考,王長征面對的是慘淡的收場,一時給王長征帶來很大的挫折和精神痛苦,但年輕人不服輸?shù)谋拘院芸煸鰪娏怂男判暮土α俊S谑,王長征勇敢地走上了高四的歲月。付出未必就有收獲,奮斗常常達不到理想彼岸。因二次高考過于緊張失眠,他沒能考入理想的大學。但此時的王長征已全然明白,他痛苦一陣子之后,毅然走向新的未來。
是青春太多情?還是文學太寂寞?
在當今這個車馬如流、人心浮躁的社會,陽光下是明媚的憂傷,憂傷背后是窒息的壓抑。寫詩的人比讀詩的人還要多,而真正懂詩的人能有幾多?王長征的詩歌與當代一些青年詩人的詩歌迥然不同。對于詩歌創(chuàng)作,王長征有比較扎實的理論基礎(chǔ),他認為詩歌走到哪里都不能脫離傳統(tǒng),要講究繪畫美、建筑美與音樂美。正因為如此,讀他的詩不只是傷春悲秋的情愫,他歌頌無怨的青春,表達對故鄉(xiāng)以及父老鄉(xiāng)親的熱愛與思念,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與敬重,還有對于人生與生活冷峻深沉的思考,常常給人一種美的精神享受,在靈魂和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譬如,“大浪淘英雄,風流乾坤拓”的豪邁激情,“生命就像流沙”的坦蕩泰然,“日子比麥子飽滿”的純潔靈性等,最難能可貴的是,“不甘心做一位校園浪漫的詩人/有許多真理/小拇指要苦苦大膽地追尋……”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故事
藝術(shù)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王長征相信文字就是思想和靈魂,用詩歌進行記錄生活,攀登精神高地,通過反復實踐詩歌的社會價值,達到思想引領(lǐng)之目的。他高唱《高考戰(zhàn)歌》,悲嘆《落榜吟》,《月夜》《走進相思林》,煮著《紅豆》《為你寫詩》,寫下《夜幕下的思念》,把詩人的浪漫多情演繹到極致。《春日》里欣賞《迎春花》,《秋天》的《朗月之夜》思索人生,高唱著《青春是一首歌》、《分別是一首歌》、《父親,生命中一首歌》、《勞動者之歌》、《七月之歌》,沐浴著《詩歌之光》《擁抱生活》,笑看風景《白楊》、《村塘》、《老屋》、《打麥場》……其中,每一個事物就是一首動人的詩,每一首詩里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
課堂即興創(chuàng)作打油詩
大學第一課,老師要求同學們有創(chuàng)意地作自我介紹,王長征靈感即發(fā)、倚馬可待:“自我介紹雖不難,但我提起心就煩。小學中學讀個夠,大學還來把我纏,介紹難呀介紹難,腹中無詞心茫然。講臺下面看一看,抓耳撓腮湊一篇!庇捎诜绞教貏e,因此大家對他印象都很深刻。記得,一天上夏艷老師的微機操作實踐課,偏偏機房的機器設備不完善、頻生故障。這節(jié)課有一半同學沒有好的電腦可以操作,王長征就是在大家苦惱的時候出口成章道:“機房故障傷心,精神不會沉淪。諸君還須努力,神馬都是浮云。”這小小的幽默頓時成了枯燥課堂上生動的調(diào)節(jié)劑。
愛情詩發(fā)表在中學生雜志
一天,文友向長征抱怨訴苦,說自己寫的愛情詩歌寄給中學生雜志,屢次投稿無果,卻能被一些娛樂性雜志給采用。為什么愛情詩歌就不可以發(fā)表在中學生的雜志上呢?文友很是苦惱。于是長征就和她打賭,說他可以寫出一首發(fā)表在高中生雜志上的愛情詩歌。因為《那一天》,長征贏了!翱v使有扯不盡的痛苦,也只能把愛埋在心中,不是不愿驚擾你的清夢,只是我們太年輕……你用手心當做留言薄,我只一遍又一遍寫著珍重,這不能說出的滿腔愛意,你卻一句也看不懂!弊掷镄虚g,流露一個青春男孩學生時代苦澀的情衷,欲愛不能,這恰恰是青春期的正常反應。他這樣的詩人,怎能不被接受和認同?
夢想,山高水長
跋山涉水,夢想山高水長。在文學的汪洋大海,王長征正如上古傳說中那執(zhí)著的精衛(wèi)鳥,從來沒有畏懼,從來沒有退縮,風雨無阻,永不停止奮斗的腳步;▋簽槭裁催@樣紅?王長征是一位感性的詩人,更是一位理性的追夢人。他知道,生命的價值在于綻放,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理想為之永恒!
堅實的腳步
詩人是勇敢的戰(zhàn)士,筆桿子是其手中的武器,武器只有不停地磨礪才能保持鋒芒。
盡管通向理想的路很長很遠,但是王長征手中的筆一直在向前努力追尋。而今,王長征已經(jīng)在《中國國土資源包》、《安徽日報》、《華夏散文》、《小讀者》、《戲劇文學》、《長江詩歌》、《大散文》、《中學生博覽》、《青少年日記》等四十余家報刊發(fā)表文學作品300余篇(首)。榮獲全國新農(nóng)村建設文學征文金獎、第三屆“威龍杯、全國青少年冰心文學大獎賽”銅獎等十多個文學獎項。他下一步的文學目標:未來十年內(nèi),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在大學學習期間,王長征其他方面的表現(xiàn)也毫不遜色,他是班級學習委員、教學信息員、校衛(wèi)隊B組組長。他還經(jīng)常參加朗誦、演講、相聲小品等一些文藝活動,分別取得優(yōu)異成績。曾榮獲一等獎學金和國家勵志獎學金。同時,在學校的社團也相當積極活躍,歷任院報副刊部副部長、太古文學社文學部部長等要職,經(jīng)常在各級各類報刊以及網(wǎng)站上發(fā)表文章,已是走出校園很有名氣的“90后”作家了。另外,他在寒暑假期間經(jīng)常參加社會實踐,利用課余時間拜訪省里作家、學者,虛心向他們請教。他正沿著正確的人生方向,邁著堅實有力的腳步,匆匆,匆匆......
石頭與豐碑的差別
王長征的座右銘是:不做毫無生氣的石頭,要做就做永恒的精神豐碑。在許多人的成長歲月里,不可避免地被世俗化了,而我們詩人王長征的精神底色永遠不會消退,他將永恒堅守美好的理想與純凈的思想。《老男孩》唱著生活與理想的無奈,《當你老了》見證歲月的考驗與洗禮。生活可以孕育藝術(shù),但藝術(shù)不一定能夠養(yǎng)育生活。文學是理想,但不是盲目的追求。在追求與奮斗的道路上,誠如王長征的老師夏艷女士所言:“如果辛苦是不足以泯滅的,就應當被鼓勵繼續(xù)走下去。可一旦辛苦抵擋不住生活的壓力,就應當順其自然,關(guān)鍵在于自己的態(tài)的態(tài)度調(diào)整。”若干年之后,即使理想與生活不可兼得,只有真正的詩人才會依然保持著虔誠與純潔!扒嗵O果經(jīng)受歲月的風霜/生活打磨了純真的理想”,我們的小拇指熱愛他人熱愛風景,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忠于理想忠于信仰,在傾注汗水悉心打磨他的理想之石,相信終有一天,頑石可以改變,成為永恒屹立的豐碑,碑刻著一首永恒的詩歌,然后永恒地傳頌……詩歌不會死亡、夢也不會消散、詩魂自由飄揚。
小拇指的青春情懷
朋友楊盼盼說他有勇氣、講義氣、懷正氣、有才氣。文友百靈說他與人相處幽默大方,個人生活樸素簡單,于生活之中不在夢想之外。戴玉娟說他有個性、有立場、善于標新立異。新聞系主任張國偉說他有思想、有靈氣、有責任感。他說他只是小拇指,一個有很大夢想的小拇指。小的是文學界中的自己、自己眼中的自己。大的是胸懷的寬廣,是夢想的高遠。
漫漫長征路,逢遇旅途歇息的時刻,他總在尋找風的方向,一路灑滿陽光,也曾雨驟風狂。歡樂也作罷,苦難又何妨?勇敢穿越千山萬水,匆匆追趕那輪冉冉升起的太陽,一邊看陽光下芝蘭茂盛,桃李芬芳,一邊思索、行吟,歌唱……
榜上有名
2017年12月,王長征榮登中國出版集團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90后作家排行榜第15名。
知行合一
王長征認為好作品應當時能教人向善,凈化心靈的。他不但在作品中詮釋著這一主題,在行為上也這樣做的。從2010年以來,多次參與界首市小紅帽志愿者團隊 “小紅帽美化城市”“小紅帽走進敬老院”等志愿者活動,并參與新聞采寫。2012年7月,與安徽師范大學代殊彧同學合作在網(wǎng)絡為鄉(xiāng)村學童募捐圖書1600冊,在界首市政協(xié)常委張云強等領(lǐng)導的支持下,以“無需登記、自覺借閱”為理念和在界首市創(chuàng)辦了“誠信書屋”,呼喚誠信精神回歸,F(xiàn)為界首市小紅帽團隊副理事長。
主要作品
安徽校園詩人王長征所作的詩歌,后來出版詩集時用此作為書名。該詩集由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主任周大新少將題寫書名,著名詩人汪國真、著名評論家雪涅等人為詩集寄語,《中華風》雜志執(zhí)行主編張栓固為詩集作序。 《心向未來》共輯錄其在報刊雜志發(fā)表的詩歌118首,分為《青春旋律》、《愛情路上》、《時光之河》、《精神之樹》、《鄉(xiāng)村戀歌》等五個章節(jié)。
《詩刊》副主編王青風撰文贊美其詩:“是一朵朵別致的小花!;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朱家雄評論其詩道:“風格偏向于浪漫與唯美,形式上有所創(chuàng)新與追求,吸收許多名家詩歌元素,與我年輕時候的詩風極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