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黃文旸 (1736-?) 清江蘇甘泉(今揚州)人,一作丹徒(今鎮(zhèn)江)人。字時若,號秋平、煥亭。貢生。工詩古文辭,通聲律。乾隆時,兩淮鹽運使設(shè)詞曲局,聘為總裁。著有《古泉考》、《葫蘆譜》、《通史發(fā)凡》、《埽垢山房詩鈔》等,另輯有《曲!罚ㄒ嗝肚D俊坊颉肚?偰俊罚。《清史列傳》有傳。(貢生得入《列傳》)。
?
人物生平
黃文旸(1736—1808)? 甘泉(今揚州)人。清代戲曲家。貢生。字時若,號秋平、煥亭。工詩詞古文,通聲律之學(xué),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暢受揚州鹽運使朱孝純之命,赴皖桐城梅花書院主講。乾隆四十五年清高宗弘歷曾令兩淮鹽運使伊齡阿在揚州設(shè)館刪改詞曲,聘文旸為總校,負(fù)責(zé)審定蘇州織造呈進(jìn)詞曲。因得盡閱古今雜劇、傳奇,曾擬將其所見雜劇、傳奇之作者姓名、劇情梗概,編為《曲!,現(xiàn)僅存目錄,收入李斗《揚州畫舫錄》中,一般稱為《曲海目》。另著《古泉考》6卷、《隱怪叢書》12卷、《通史發(fā)凡》30卷、《埽垢山房詩抄》12卷,以及《葫蘆譜》、《古金通考》等。
作品介紹
《曲海總目提要》是古代戲曲目錄提要著作。近代武進(jìn)人董康據(jù)《樂府考略》和《傳奇匯考》編定。共46卷,著錄雜劇、傳奇684種。
《樂府考略》和《傳奇匯考》是在清康熙末年先后編成的兩種戲曲目錄。著者不詳。兩書內(nèi)容、體例基本相同,現(xiàn)均無完整本傳存。王國維、陳毅(士弓)、董康各得部分殘本。董康即采用《樂府考略》、《傳奇匯考》的原文,按作品產(chǎn)生年代先后,分別卷帙,編成《提要》。
《曲海總目提要》匯錄了自元至清代乾隆年間近 700種戲曲劇目,敘述了它們的情節(jié),并輯錄了很多考證材料。它所敘述的作品,很多現(xiàn)已失傳或為世所罕見,今人只能從中窺見大概。因此,《曲海總目提要》為今人研究古代戲曲提供了豐富的珍貴資料,成為便于查檢的重要的工具書。但書名雖為“曲?偰俊保談∧繀s遠(yuǎn)遠(yuǎn)不全,遺漏甚多;提要部分,疏于考證,劇名和作者,或張冠李戴,或主觀誤定;有的劇情介紹與原作相距很遠(yuǎn),應(yīng)用時都需加以考訂。
《曲海總目提要》有1928年上海大東書局鉛印本,劇目不分雜劇、傳奇的類別,無索引。1959年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的重排本,始區(qū)分類別,附索引,對原書的疏訛也作了考訂。1959年,北嬰編撰了《曲?偰刻嵋a(bǔ)編》,編者從不同傳本的《傳奇匯考》中編輯了《曲?偰刻嵋匪┦栈蛭淖植煌膭∧72種,又對《曲?偰刻嵋纷髁200多條補(bǔ)充和修正。
詩詞精選
1、甲子秋客金陵喜晤王柳村
君居江上村,我家竹西住;ㄍ庥懈邩,望見江上樹。
指點翠屏洲,約略云深處。伊人隔蒹葭,秋江寄慨慕。
西風(fēng)白下門,形影兩相赴。寥寥天地間,忽忽感此遇。
久要指江水,斜陽共歸路。
2、自金陵返武林寓室同凈因夜語
別來清課各閑閑,讀罷新詩又閉關(guān)。紅燭一枝雙白發(fā),客窗細(xì)話六朝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