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簡歷
象后來的坎尼扎羅*的情況一樣,倫尼參加了1830年以失敗告終的意大利革命,因而不得不一度離開意大利而流亡法國。與此同時,柯西*則流亡意大利。在這場革命風平息以后,梅倫尼返回祖國,在拿不勒斯開始研究 紅外線輻射,并被任命為文化貿易部部長。赫歇耳*在一代人以前就發(fā)現(xiàn)了紅處線輻射,但缺少對它進行研究的工具。但是在1830年,發(fā)明了溫差電堆----由一系列兩種不同的金屬條組成,當其一端受熱時就產生電流,由于可以測出很弱的電流,從而也可以測出很弱的熱效應。梅倫尼改進了 熱電堆,并用它來探尋紅處紅輻射。1846年,他甚至在維蘇威山上某處測到了月光的 熱效應。他還發(fā)現(xiàn)巖鹽能透射紅外線。他用巖鹽制出了一些透鏡和棱鏡,并于1850年證明,就反射、折射、偏振以及干涉等方面的特性而言,紅處線和普通光是一樣的。因此,菲涅耳*推出的數(shù)學公式也適用于它。這樣,紅處線與普通光的區(qū)別就僅僅在于其波長較長,而人的肉眼恰好對它無感覺。(這一點與梅倫尼無關)。因此,這就為麥克斯韋*從理論上提示 可見光譜兩邊的遠在任何業(yè)已光譜之外的整個輻射領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