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張斯桂(1816-1888),清朝外交官。浙江慈溪莊橋馬徑村(今江北區(qū))人。秀才出身,曾與美國傳教士丁韙良互為師生,學貫中西,被丁韙良視為“中國文人階層中最優(yōu)秀的一類典型”。1854年,任中國第一艘進口輪船寧波“寶順輪”指揮員,督船勇擊潰南北洋海盜。1861年入曾國藩幕府,從事“幫辦營務”活動,功績較多。1864年,為丁韙良的《萬國公法》中譯本作序,“展示了中國人在那個時代非常少見的對國際關系的理解能力”;打開了中國走向近代世界、開展洋務運動的戰(zhàn)略眼光。后應沈葆楨之聘到福建船政局總巡各廠,兼管學堂,是近代洋務運動中水雷、電信的國產制造推進者。1876年,被奉旨賞加三品頂戴,出使日本國首任副使。成為晚清中國人真正赴日本調查、學習的開始;并開展文化交流,曾為兩部日本醫(yī)書《皇國名醫(yī)傳》和《先哲醫(yī)話》作序;還積極推動近代旅日寧波幫的產生和創(chuàng)業(yè)。著有《使東詩錄》。他是中國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先驅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