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當時,秦中一帶戰(zhàn)亂剛息,劉芳聲驅(qū)車到任,招流亡、墾荒田、修城墻、賑饑民、約屬員、勵廉節(jié),很快使鞏昌成為“樂土”。皇帝下詔征求直諫,劉芳聲條奏四件事:革花紅(即彩禮)、禁私借、恤驛遞、復孤貧,均被采納?偠健⒀矒釣樗埞,記錄了六次。后升任廣西桂林副使,因父喪回家守制,沒有到任。三年后,補授貴州畢節(jié)副使。
劉芳聲到任后,對少數(shù)民族人民開誠撫綏,恩威并著。屆滿,封為福建省建南道參政。劉芳聲正要赴任,剛好安順兵變。三院奏請朝廷,劉芳聲又改任貴州掌管軍務(wù)。他單騎上山,宣講造反利害,變兵聞聲而來,跪拜馬前,事變平息,貴州學政因兵變嚇病,劉芳聲就代理了學政。凡是經(jīng)過他選拔錄取的,都有真才實學;而經(jīng)他考績降等的100余人,沒有不服氣的。后來,督、撫合力推薦,朝廷宣諭讓他在京城任職。而劉芳聲因母親年事漸高,極力請求辭歸故里,當年剛好50歲。
其女兒劉氏,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七子——饒馀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安親王岳樂的庶福晉。劉氏為岳樂生有兩子兩女,在岳樂三繼福晉赫舍里氏進門后便再無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