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紇豆陵伊利(?—?年),姓紇豆陵,名伊利。北魏時期人物,河西流民首領(lǐng)。
人物活動
公元533年7月,宇文泰回到長安后,對賀拔岳說:“高歡之所以還沒有篡奪帝位,正是因為忌憚你們兄弟,而侯莫陳悅等人并不是他所猜忌的對象。您只要悄悄地進行準備,算計高歡是不難的。現(xiàn)在費也頭部族善于射箭的騎兵不下一萬人,夏州刺史斛拔彌俄突的精兵有三千多人,靈州刺史曹泥、河西流民紇豆陵伊利等人各自都擁有一幫人馬,還不知道自己要歸屬哪一方。您要是帶著軍隊逼近隴地,扼守該地的要害之處,用威勢來震懾他們,同時再用恩惠對他們進行安撫,就可以收伏他們的兵馬來壯大我軍的力量。此外,西邊親睦氐、羌部落,北邊撫慰沙漠塞外之民,然后揮師返回長安,輔助魏國皇室,這是足以跟齊桓公、晉文公的功業(yè)相比的舉動呀!”賀拔岳聽了非常高興,又派遣宇文泰到洛陽向孝武帝請示有關(guān)事宜,秘密陳述有關(guān)情況。孝文帝也很歡喜,加封宇文泰為武衛(wèi)將軍,叫他回去向賀拔岳匯報。
公元533年8月,孝武帝任命賀拔岳為都督雍、華等二十州諸軍事及雍州刺史,又割破自己心口前的皮肉,取出一些鮮血,派遣使者賜送給賀拔岳。賀拔岳于是帶領(lǐng)兵馬向西挺進,以牧馬的名義駐扎在平?jīng)。斛拔彌俄突、紇豆陵伊利以及費也頭的萬俟受洛干、鐵勒斛律沙門等人都依附于賀拔岳,只有曹泥還依附于高歡。秦、南秦、河、渭四州的刺史一同匯集在平?jīng),接受賀拔岳的指揮調(diào)度。賀拔岳因為夏州地處邊境,地形重要,想要尋找一位出色的刺史鎮(zhèn)守,大家都推舉宇文泰,賀拔岳說:“宇文左丞是我的左右手,怎么可以離開我?”他反復(fù)考慮了好幾天,最終還是上書孝武帝,請求任用宇文泰為夏州刺史。
公元533年十二月,北魏的丞相高歡對賀拔岳和侯莫陳悅的強大感到害怕,右丞翟嵩對高歡說:“我能夠離間他們,使他們相互屠殺滅亡!备邭g就派他去辦理此事。高歡又派遣長史侯景去招撫紇豆陵伊利,紇豆陵伊利沒有聽從。
公元534年,春季,正月壬辰(初九),北魏的丞相高歡在五原河西地區(qū)襲擊了紇豆陵伊利,抓住了他,并且將他的部落遷移到五原河東地區(qū)。北魏孝武帝責備高歡說道:“紇豆陵伊利既沒有入侵,也沒有叛變,是我們魏國忠貞的臣子,您突然討伐他,難道有一個使者事先來請示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