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作品
主要作品;《滾龍玉鼎》、《濟公》、《滾龍玉鼎》等。
人物簡介
仵永甲自幼聰明好學,善長繪畫。14歲那年拜師學藝,因刻苦鉆研,虛心上進,深得師傅的喜愛。他做活兒注重觀察生活,常以現(xiàn)實生活中的實物為樣本,力求新穎別致,逼真細膩,他手下的青蛙、螳螂、蟈蟈等小動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極富情趣。學活兒不到三年,仵永甲在家鄉(xiāng)一帶已嶄露頭角。五年后,仵永甲離開了師傅,自己獨立制作,并成立了一個玉作坊,帶徒數(shù)人,這個時期他的雕刻技藝日漸成熟,雕活兒多以人物為主。所雕的關(guān)公、岳飛,威武肅穆,大義凜然;觀音菩薩、慈祥可親;神佛羅漢,各具百態(tài)。他對徒弟說:“做人物不要只注重外表,要認真研究人物的骨法”。他主張多做立體雕人物,少做浮雕人物,只有通過立體雕,才能鍛煉藝人的造型基本功。
史料記載
據(jù)當?shù)亍犊h志》記載,1914年秋,南陽鎮(zhèn)守使吳慶桐看到他的玉雕制品,驚嘆不已,遂派人請他帶手藝精巧的徒工20余人到南陽,雕刻了如意鉤、鼻煙壺、偏正花、玉石牌坊、福祿壽三星、十八羅漢、雙鳳朝陽等。他所制的滾龍玉鼎,高二尺有余,正面是八仙慶壽,兩邊是二龍戲珠。這些玉雕工藝品由吳慶桐呈送大總統(tǒng)袁世凱后,曾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蜚聲中外。
1915年12月袁世凱復辟帝制時,當?shù)毓倮粼I一套由仵永甲制作的玉石酒具,深為袁氏喜愛。1916年,袁世凱死后,又命仵永甲為其制作了香爐、化錢爐、龍錢鳳錢等祭品。1927年,印度商人經(jīng)南陽玉器店老板介紹專程到仵永甲家中,買走獨玉觀音、羅漢、濟公等數(shù)十件工藝品,使南陽玉雕名聲大振,揚名海外。
近代情況
進入三、四十年代,因為連年戰(zhàn)亂,仵永甲老藝人生活舉步為艱,幾度中斷了心愛的琢玉事業(yè)。新中國成立后,已進入古稀之年的他,雖不能親自做玉了,但他不斷把一生總結(jié)的治玉經(jīng)驗口傳給后輩。他說:“制玉要后繼有人”。 現(xiàn)在,在仵永甲兒子的家中仍珍藏著他當年親手雕刻的漢白玉《濟公》,其形象逼真?zhèn)魃,風格古樸大方。那流暢的線條、工整的刀工,現(xiàn)在看來仍不過時。我們透過“濟公”的眼神,穿越歷史的時空,似乎讀懂了仵永甲老藝人的琢玉人生,他一生不求聞達,年年月月在渾濁的紅砂水里執(zhí)著地追求他的藝術(shù),不曾被名聲和權(quán)力所誘惑,不愧為一代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