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胡書程(1888~1946),原名胡顯楷,即墨縣靈山鎮(zhèn)泉上村人。
幼年在本村讀書,1913年膠州師范講習所畢業(yè)后,先后在縣立第五高級小學、青島北平路高級小學、李村高級小學、陰島宿流村小學任校長兼教員。1937年冬,胡書程停教回家,他與本村的民先隊員馬金銘結交甚密,經常一起談論政治。1938年1月,他們在泉上村發(fā)起了地下抗日救亡活動。先在本村動員和發(fā)展20余人為骨干,并通過他們在各村進行秘密串聯(lián)。不久,靈山、東莊、泊子、泊東、三泉莊、石旺河、三官廟、蘭東、松樹莊、官路埠、索戈莊、瓦戈莊等村,都有了秘密抗日積極分子。同年7月,他們與在天津工學院參加民先組織的劉子揚取得聯(lián)系,組織起“即墨縣民先縣大隊”,劉任大隊長,馬金銘任政委,并領取了八路軍五支隊的任命書和通行證,集資購買槍支彈藥,準備進行武裝斗爭。同年秋,又組織“青年抗日救國會”,并與吳家?guī)X村的吳善堂、窎莊村的于啟瞳(于寶光)等人取得了聯(lián)系。
1939年冬,胡書程加入中國共產黨,繼之,任中共即墨縣第九區(qū)委員會委員。1941年1月,調任中共即墨縣委統(tǒng)戰(zhàn)部長。此時,日軍在其占領區(qū)加緊了“強化治安”,對國民黨采取誘降政策,同時蔣介石也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斗爭形勢日益惡化。當時胡書程仍然堅持在距靈山敵據點僅三里之遙的泉上村與敵周旋斗爭。1942年2月底的一個夜晚,當胡書程從外面回村時,國民黨地方武裝隨即到泉上村搜捕他。在與縣委聯(lián)系不上的情況下,他只好去青島暫避。農歷七月初,馬金銘和胡曉光等人獲悉敵人已發(fā)現(xiàn)了胡書程等人在青島的下落,并將前往捕捉,便立即托人去青島告知,要他們速回當時已建起的根據地。就在胡書程等人擬動身時,8月27日,叛徒吳修安便帶領日偽便衣特務來到青島,逮捕了胡書程。1943年1月8日,胡書程在濟南英勇就義,同時犧牲的還有其子胡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