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外榮譽
2008年11月29日,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比賽間隙,被授予“中國短道速滑杰出貢獻獎”。
個人經(jīng)歷
1969年郭紅茹生于白山,8、9歲時在當時的渾江市業(yè)余體校開始學習速度滑冰,16歲的時候,因成績起伏不定,還在業(yè)余隊里徘徊。但啟蒙教練 沒有放棄郭紅茹,一直鼓勵、支持著她:
“當時我們老師給我啟迪、決定作用比較大,他認為我所有運動員的天賦都挺具備,要是不練就真挺可惜的。我年齡段已經(jīng)在那了,沒有人要,我們老師各方面就推薦我。要是沒有他,可能也沒有我的今天,現(xiàn)在我們師生感情都非常非常好!
在老師的支持幫助和自己的刻苦努力下,郭紅茹終于在1986年摘取了全國青少年冠軍,之后相繼進入吉林省體工隊、中國國家隊,翻開了她人生嶄新的一頁。
但通往成功的路不會一帆風順。剛到國家隊,郭紅茹就處在隊伍的下游?伤桓事浜,而是一步一個腳印,逐步趕超隊友:
“笨鳥先飛嘛,因為我比別人差,我就要多練,比別人付出就要多一些。比如說在技術(shù)上我就要多去研究;跑步上差,我就努力咬著牙去跟別人拼,去堅持。我今天多跟一步,明天多跟兩步,后天跟三步,慢慢養(yǎng)成習慣就能上來了,重在堅持!
1989年,郭紅茹終于達到了她運動生涯的頂峰,刷新多項紀錄,成為了一名世界冠軍。而不幸也隨之悄悄來臨。1991年,在韓國舉行的一次國際性比賽中,郭紅茹不幸嚴重摔傷,這讓正處于運動巔峰期的她漸漸遠離了賽場。盡管如此,1992年法國冬奧會,作為特殊貢獻者,郭紅茹還是以替補隊員的身份,親臨了奧運賽場:
“當時我們集體接力就非常有把握拿到冠軍的,雖然我沒上場,但是也知道我們隊友都有這個水平,但是四個人中有一個就出現(xiàn)失誤了,摔了,一摔比賽就拿不到了,我們那一茬運動員非常非常遺憾!
帶著遺憾,帶著傷病,郭紅茹退役回到了家鄉(xiāng),默默的從事短道訓練工作。她把對體育的愛,對奧運的情,傾注到了學生身上。經(jīng)她培養(yǎng)的近百名學生,有很多都不負眾望,在短道速滑上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
“一個刀尖就是第一和第二的關(guān)系,關(guān)鍵的時候必須嚴。運動員最關(guān)鍵的就是意志品質(zhì),從小必須得培養(yǎng)好。我培養(yǎng)的幾個學生,這個年齡段正好出成績了,拿全國冠軍的已經(jīng)有三個了。 2010年就到冬奧會了,我現(xiàn)在天天在想,我的學生在奧運會能拿到金牌,我的心情會比我自己拿到還要高興的,希望他們有這一天,也實現(xiàn)我的夢。 我是吉林省火炬手郭紅茹,我祝愿北京奧運會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