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990年任沙特國王大學助理教授,1991年回到開羅大學任教。
2004年7月至2005年12月,謝拉夫擔任埃及運輸部長一職,后因與當時的總理艾哈邁德·馬哈茂德·穆罕默德·納齊夫存有分歧而辭職。隨后,謝拉夫重返學術界,在開羅大學任教,期間曾受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政府的邀請,前往阿布扎比參加阿聯(lián)酋國家規(guī)劃工作。
2008年,謝拉夫對埃及國內不斷發(fā)生的惡性交通事故痛心疾首,建立了相關協(xié)會。他還在埃及工程師工會主持工作,是交通運輸領域的杰出專家,也是獲得美國普渡大學杰出獎章的唯一一名外國人。
2011年1月29日,埃及總統(tǒng)穆巴拉克任命艾哈邁德·沙菲克為總理。2月11日,穆巴拉克辭去總統(tǒng)職務,并將權力移交給軍方,由埃及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掌管國家事務。
2011年3月3日,埃及武裝部隊宣布,接受看守政府總理沙菲克的辭呈,任命前運輸部長謝拉夫重新組閣。
2011年3月7日,由埃薩姆·謝拉夫總理領導的埃及新政府向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主席穆罕默德·侯賽因·坦塔維宣誓就職。宣誓就職儀式后,坦塔維與謝拉夫內閣全體成員舉行會談,討論埃及當前關鍵時期面臨的挑戰(zhàn),以及如何恢復安全和穩(wěn)定、各行業(yè)生產(chǎn)等問題。
人物評價
2011年1月,埃及爆發(fā)大規(guī)模反政府游行示威活動,要求總統(tǒng)穆巴拉克下臺,謝拉夫是最早加入游行隊伍的前政府官員之一,并成為反對派領袖之一。
學術派出身的謝拉夫在交通領域成就突出,曾發(fā)表過上百篇交通運輸領域的學術論文。他非常重視首都開羅的地鐵工程,還提出在開羅和亞歷山大等大城市之間建立磁懸浮鐵路,他重視發(fā)展鐵路,提高服務質量,他認為埃及的交通領域的缺陷在于缺乏有效管理機制,造成了埃及每年1.2萬人因交通事故喪命,經(jīng)濟損失高達150億埃鎊(約合180億人民幣)。他還多次要求制訂連通埃及與其他非洲國家間的交通計劃。
謝拉夫同時也被稱為改革家。在此前埃及國內的抗議民眾代表與軍方的對話中,謝拉夫一直被要求擔任新政府的總理。這次授命出任看守政府的新總理,他的主要任務除了組建新內閣,還包括解決埃及國內的安全問題,以及振興受到嚴重打擊的國內經(jīng)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