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新東方實用英語學院院長,獨創(chuàng)“雕刻時光、感悟英語”教學理念。他集有型的古雅 與博學于一身,優(yōu)雅自如的談吐,歐陸古典的氣質(zhì),更被學生親切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王子”,倡導在點滴時光中享受英語的美麗。
他以獨特的魅力和超具特色的教學征服無數(shù)新東方學子,是GRE閱讀、LSAT閱讀、實用英語高級精讀及翻譯課程專家、權(quán)威。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演講師、培訓師。英美文學專業(yè)學士,北大工商管理碩士。曾多次為世界石油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談?chuàng)瓮晜髯g。新東方歷年優(yōu)秀教師。榮獲“新東方十年功勛獎”,并經(jīng)常在SOHU、TOM等國內(nèi)知名網(wǎng)站進行專題訪談。
人物簡介
英語是一門唯美的藝術 ——齊文昱專訪 (摘錄)
作者:王昕 來源:21世紀報
北京東三環(huán)一條窄街里的上島咖啡還未打烊。屋內(nèi)有些冷清。似有若無的音樂在空氣里流淌,不遠處榨汁機間歇地發(fā)出嗡嗡聲,服務員正慢悠悠地擦拭著吧臺,碼放水杯。這個日子、這個鐘點,已少有客戶光臨。
齊文昱和我是其中的兩個。
他坐在我對面,有些清瘦,滿臉掩不住的倦容。15分鐘前,他剛剛上完兩個小時的課;15分鐘后,他又趕來接受我的采訪,敘談的話題由“感悟英語”一直延伸到“感悟人生”。
那天,他全身深色系的裝束,在藏青色毛衣外面套了一件黑色外衣。那天,他要了一杯摩卡,抽了四根煙。他的肢體語言很少,最主要的表達“方式”是溫和的語氣和微小的音量,此外還有那些被隨手記錄在紙上用以解釋和說明所述內(nèi)容的文字,那些文字里有他一周的工作時間表、有他鐘愛的英文詩句、有他信奉的英語教育理念,有他信奉的人生哲學。
和齊文昱聊天沒有一刻會令你感到乏味。這個目光灼灼,思維靈動的被采訪者時而像一位博學、仁厚的師長,時而似一個胸懷天下、愁腸百結(jié)的文人,時而又是一個崇尚浪漫、洞悉時尚的藝術家。
我們談英語,他說“語言是一門藝術”,他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學會找尋并欣賞英語的美”;我們談教學,他說“教學分平淡(tasteless), 雕琢(flawless)和揮灑(effortless)三種境界,而他正在努力實現(xiàn)最后一種;我們談名家,他說“中國真正算的上英語大家的是梁實秋、傅雷、林語堂、余光中以及許淵沖”;我們談生活,他說“如果用u2018雕刻u2019的心態(tài)去對待它,人們必會從中發(fā)現(xiàn)和體味到常人所不能及的收獲”。
齊文昱認真地接受采訪,不厭其煩地回答每個問題,直截了當,將要說的話和盤托出。他的表述細膩入微,言談溫文儒雅,一派海派作風,以至于當他告訴你每年春天他都會在上海福州路的一間咖啡屋里享受一段閑適時光,捧讀外文書籍時,你已毫不猶豫地暗暗斷定上海就是他的故鄉(xiāng)。
事實卻是,他僅是喜歡那里而已,其實,他生于北方。于是,你開始心生不解和困惑。不過,待與他熟稔之后,種種疑問又會逐一消解,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書卷氣十足,謙遜而內(nèi)斂的人,內(nèi)心里卻是風云激蕩,骨子里卻是曠達而灑脫的。
幼讀詩書 曾夢想成為演講家
良好的家教,加之校園環(huán)境的浸漬讓齊文昱在少年時代就對文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也正是從小培養(yǎng)起的對于語言和文化的悟性加之其后天的勤勉學習使齊文昱得以在如今的三尺講臺上自由馳騁于東西方文化之間,盡情揮灑、游刃有余。
在南開中學讀初中時,一位“博通古今且極具人格魅力”的老師成為他走入文學殿堂的導師。課外,他精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背誦古文詩詞。初中時,齊文昱就讀完了由王力編撰的四冊《古代漢語》。那時,屈原的楚辭、李賀的詩和蘇軾、辛棄疾的詞最令他著迷!爱敃r曾讀到蘇軾的《永遇樂》,里面形容風的輕柔,鬼才狐筆般地寫到u2018明月如霜,好風如水u2019,多年后當我在英文小說中讀到u2018the mercurial breezeu2019一語的時候,不禁驚嘆中英文之間天成的默契。”齊文昱回憶道。
除了鐘情于古典詩文,齊文昱還從小練習書法,不僅練就了一手好字,也培養(yǎng)了對于事物細節(jié)的敏銳體察力和執(zhí)著專注的態(tài)度。他還夢想著將來能成為文采斐然的演講家。因為在他看來,“被很多人傾聽,與很多人分享,是一件快樂而令人陶醉的事情”。
在書法和中國古典文學之外,英語是齊文昱在少年時代的另一個興趣點。小學六年級時,他已開始在父母的指導下學習《新概念英語》和一套名為English This Way的教材。學習英語在具有出色語言天賦的齊文昱眼里從來就不是一件苦差事,反倒是一種輕松而快樂的過程。
學英語要首先學會“窮原委”
大學期間,齊文昱學習英語的主要方式就是大量閱讀原版書,英文名著和雜志時文是其閱讀資源最主要的兩部分。前者是為了學習和感悟文學大家的語言魅力和精神境界,后者則是為了學習地道新鮮的時髦用語。哈代的小說、塞繆爾·約翰遜的散文、愛倫坡的詩歌以及狄更斯的小說是齊文昱最鐘愛的經(jīng)典文學作品。而在英文雜志方面,相對于語言嚴謹而保守的《經(jīng)濟學家》,他更鐘愛以睿智而張揚的文字見長的《時代周刊》。
學習中,齊文昱一直堅持“窮原委”的學習習慣。在閱讀中每遇生詞,不僅從詞典中查找釋義,還注意了解該詞的“淵源”,并背誦例句,熟悉詞語的使用語境和相關搭配。每次完成以上幾個學習步驟之后,齊文昱會用帶有顏色的筆將詞典中的該詞條標出,用于日后反復學習。大學時,他最常使用的詞典是《牛津高階詞典》第四版,其中收錄的例句都很經(jīng)典,令其收益頗多,如將“傾城之美”譯成surpassing beauty!案F原委”的學習習慣為齊文昱日后從事英語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學四年可說是其知識“原始積累”的重要階段。
大學時齊文昱曾有一個夢想,就是編撰一本詞典,其中每個單詞的例句都出自文學名著,可能是莎士比亞的戲劇,亦或是狄更斯的小說,或者是泰戈爾的詩劇!斑@個夢想依然存在,希望有一天能實現(xiàn)! 齊文昱笑著說道。
大學畢業(yè)后,齊文昱考取天津大學英語系研究生,在英美文學方面繼續(xù)升造,研究課題是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威廉·勃特勒·葉芝(William Butler Yeats)的詩歌作品。
順利獲得碩士學位的齊文昱受聘于美國一家化學公司的中國分部,擔任翻譯工作。在這段時間里他還曾經(jīng)作為高級譯員為世界石油大會等大型國際會議擔任同聲傳譯。盡管同傳工作對其鍛煉很大,但齊文昱越發(fā)感覺翻譯于他只能算是一種營生手段,并非其期望的職業(yè)狀態(tài)。
“這個職業(yè)給了我許多欣喜、興奮和激情,但后來我慢慢發(fā)現(xiàn) u2018同傳u2019這個職業(yè)絢爛的光環(huán)背后也隱藏著一種悲哀,就是你可以把一句話翻譯得很精細,但卻始終是在重復別人說過的話,而我是一個喜歡自我表達的人,有一天我想說我自己的話,所以我渴望轉(zhuǎn)型,尋找人生新的起點!饼R文昱說道。
工作一年后,他離開了那家公司,來到北京,希望在這個城市找尋新的起點。那時侯的他站在人生的岔路口上張望著,逡巡著。直到有一天,他的女友興奮地向他描述起在新東方學習的所見所聞,又直到有一天他在北京書店的一本刊物上讀到有關新東方企業(yè)文化及發(fā)展歷程的文章。之后又是一個偶然的機會,齊文昱邂逅了新東方的元老王強,倆人聊得很是投機。再后來,齊文昱走進了新東方。就這樣,世上少了一個譯者,卻多了一位師者。
“擺渡”東西文化間
在新東方,齊文昱先后教授過GRE等出國考試課程、實用英語高級精讀和口語、翻譯等課程。每次課前他只做“三分”的準備,其余“七分”全憑平日的積累。他推崇也善于隨著授課的進程和學生的反應靈活把握課堂方向,調(diào)動課堂氣氛。在他看來,教學分平淡(tasteless), 雕琢(flawless)和揮灑(effortless)三種層次,而最后一種則是類似于“真水無香”的境界,是他正在努力的方向。
在課上,齊文昱努力地帶領學生挖掘他們所不曾看到的英語的“另一面”,他要讓他們知道語言是一種可以用來欣賞的藝術,是“充滿激情與靈感”。
“學生之所以為英語所累,是因為把它視為升學、求職的沉重負擔,不知不覺中錯過了英語作為一門精深的語言所向我們展示的許多動人風景。而能發(fā)現(xiàn)英語的藝術美之所在是英語學習進入良性循環(huán)的重要一步。而u2018窮原委u2019和學會u2018融通u2019則是發(fā)現(xiàn)這種藝術美的途徑! 齊文昱告訴筆者。
在閱讀課上,他不僅對文章的語言點進行講解,還注意引導學生找尋文章背后的邏輯線索,進而了解英美人的思維習慣;在講解詞匯時,他不只解釋詞意,還順帶追溯該詞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nèi)涵。
“任何英語考試其實都是考生和出題人之間的游戲,出題者將所考察的知識點進行編碼,考生即完成解碼的工作,無論題目形式如何變化,一以貫之的是對考生思維習慣和固定語言點的考查。我所要教給學生的與其說是應付具體題目的解題技巧,不如說是讓他們培養(yǎng)起一種英語思維習慣,這不僅是學生應付考試的關鍵,更是領會英語精髓的關鍵!饼R文昱解釋道。
在“窮原委”的同時,齊文昱還很注意啟發(fā)學生尋找漢語和英語,以及東西方文化之間相互融通的例子。《圣經(jīng)》里的成語beat swords into plowshares與漢語的“化干戈為玉帛”,《出埃及記》中的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英文短語Pygmalion effect和荀子的“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都曾被齊文昱用來解釋兩種語言和文化的相通性。他希望學生能夠在 “融通”中感悟英語學習的樂趣。
齊文昱告訴筆者,在他眼里,真正的“師者”有兩位。一位是“一襲白衣,閑云野鶴般瀟灑地在課堂上信手拈來,貫通中西的余光中”,另一位是年過八旬、風度翩翩的許淵沖。齊文昱深深明白就像書法練到一定的境界已不僅是靠筆法和技巧,而是要調(diào)動書者的全部學識素養(yǎng)和對書法藝術全方位的審美一樣,教學要想達到“真水無香”的境界,也必須依靠師者自身的文化積淀和對教育發(fā)自內(nèi)心的熱忱。
教學特色?
被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評為“新東方功勛教師”。主講托福、SAT、GRE等出國考試課程以及翻譯課程。
集有型的古雅與博學于一身,優(yōu)雅自如的談吐,歐陸古典的氣質(zhì),中英文名家好句,信手拈來,倡導在點滴時光中享受英語的美麗。
在英語教學中,強調(diào)“正本清源”,幫助學生消除英語學習中“速成”、“技巧”的幻象,從扎扎實實的語言學習中積累語言能力,培養(yǎng)對語言、文化的興趣,沉浸其中,心向往之,各種考試的高分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如果一定要一條捷徑,那么不走彎路就是捷徑!”
教學語錄
① 我相信學生一定比老師聰明。我鼓勵我的學生帶著質(zhì)疑去聽每一節(jié)課,去仔細思考老師講的每一個細節(jié)是否真的經(jīng)得起推敲。
② 一定要計算每一節(jié)課的投入產(chǎn)出比,就是說你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坐在這里,到底記下了幾個單詞、幾個句型,或者改掉了幾個英語上的錯誤或毛? 如果沒有清晰的、量化的“產(chǎn)出”,一切都是模模糊糊、似是而非的,那么本質(zhì)上這兩個小時還不如干脆去玩。
③ 做一名英語教師的首要條件,是經(jīng)歷過系統(tǒng)、專業(yè)、嚴苛的語言訓練,而且對這門語言有著極強的天賦。簡單說,一定要是英語專業(yè)研究生以上水平的科班出身才好。 舉個例子,我們生病了,肯定不會容忍一位學機械或?qū)W考古的老兄來幫你看病,因為他不專業(yè),盡管他看似風趣幽默而且多才多藝。選擇英語教師,一樣的道理。
④ 準備出國考試加上申請,大約需要一年的時間。對每個學生,這是一次修行。彼此間競爭的,不是簡單的考試成績,還包括時間管理能力、信息獲取能力以及是否具有堅韌的毅力和強大的心智。
⑤ 用教育的情懷來做培訓,高度、格局就會有所不同。
⑥ 幫考生考到理想的成績,進入好的國外大學,這是我們的最低目標。我發(fā)自內(nèi)心的兩個期望:一個是希望他們真正愛上英語;第二是希望他們將來能成為具有“清貴”品格的精英人士。
⑦ 好的教師一定具有兩種特質(zhì),一個是“才”,一個是“情”。
⑧ 英語學習真的沒有捷徑。如果非說有,那么不走彎路就是捷徑。
作品選錄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I Compare You to Lovely April Days
——一句愛的贊頌
A piece of love eulogy
作者:林徽因 英譯:齊文昱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I compare you, my beloved, to lovely April days.
笑音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When your giggling charm enlightens the breezes astray.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Rising lightness be your dancing shapes,
tiptoeing the gorgeous spring rays.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 You are my early April cloud;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Eventide softness where winds linger in steps proud.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Starry sparkles, a careless note,
Modest raindrops over the blooms in a whisper silently loud.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Lightness, fairness, and freshness are your floral crest,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Naive grandness is the embrace of your chest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You, every touch of a round moon holding my breath.
雪化后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Yellowish green is your budding blade,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When the wintry snow fades;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Tender rejoicing be your dreamy lilies in the rippling parade.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Your are trees heavy with flowers merry and gay;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Like keen swallows, under every roof, you gently chatter away,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In thy name of love and warm hopes, you are a lovely April day!
GRE中的美語思維:曲直之辨(摘錄)
齊文昱
直白與含蓄,是人們討論語言、文字風格時的常見話題。如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價蘇軾、姜夔的詞風時說“東坡之曠在神,白石之曠在貌。”“貌”是“直筆”,是淺層、直白的;而“神”是“曲筆”,往往是含蓄、深刻的。所以對語言中任何一描述對象,一般都有直白與含蓄兩中描述手法,前者一望即知,后者則耐人尋味。
GRE的試題語言,有時讀來簡單明了,有時卻撲朔迷離,很大意義上在于出題人善于“直筆”與“曲筆”混用,語言時而直白,時而含蓄。只有我們在練習時多加留心,注意總結(jié),才能漸漸諳熟語言規(guī)律,以期漸入佳境。
本文僅以因果關系,最高級表達,對比關系這三個GRE閱讀常見考點為例,分析一下GRE命題語言中對這些重要關系的直白表述與含蓄表述之間的差異。
一:直接/含蓄的因果關系表達
[例] Because the number of eggs a female moth produc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er size, and because her size is determined entirely by her feeding success as a caterpillar, the treesu2019 defensive mechanism has an impact on moth fecundity.
(譯文)
由于雌性飛蛾產(chǎn)卵的數(shù)目完全取決于雌性飛蛾體形的大小;同時又由于雌性飛蛾體形的大小又完全取決于飛蛾羽化之前攝入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多少,所以,樹木的防御機制會影響到飛蛾的有性繁殖。
(解析)
這段文字中的邏輯脈絡是非常清晰的。文中先后出現(xiàn)的兩個because,所以我們可以顯而易見地發(fā)現(xiàn)文中以因果為主線的邏輯線索。即:
feeding success → size → the number of eggs
此例即屬于GRE閱讀試題語言中直白、明朗的因果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