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1919年,郭學云南下廣東參 加孫中山領導的隊伍,任粵軍第一師機槍連連長、學兵營連長。1922年隨軍北伐,攻克贛州后,以 軍功升任第一師獨立營長。6月,陳炯明在廣州叛變,北伐受到掣肘,部隊奉命回師,后粵一師被陳炯明收編,駐守和平,11月獨立營改為一師二團二營,任中校營長。
1923年1月,與二團團長卓仁機、三營營長張發(fā)奎在幡龍水起義,起兵討陳。2月,孫中山重建元帥府,4月4日,組建中央直轄粵軍第四軍,郭學云任第四軍參謀長。
1924年秋,第四軍奉命招撫兩陽。郭學云任前敵指揮,率部攻入陽江,接著收復陽春,以原職兼行營主任,率部回駐荻海。1925年孫中山逝世后,原大元帥 府改為國民政府,所屬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改編后,郭學 云任第十二師參謀長。
1925年10月,十二師所屬第34團隨友軍參加第二次東征。不料 南路瓊崖軍閥鄧本殷又告叛變,新任第四軍政治部主任張善銘、第十 二師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王文明、旅長陳銘樞奉命率軍南征,召請郭 學云至江門商討軍機,調兵應敵。時第十二師師長梁鴻林以其兄梁鴻楷被政府扣押,于10月18日指揮所屬兩團嘩變。10月21日師部被第4軍獨立旅截留,他返抵師部〈荻海)時,師長梁鴻 林已辭職離開,于是流言四起,各團官兵心持兩端,軍心不穩(wěn)。他急 發(fā)電勸慰,苦口婆心申明革命大義,值第34團東征歸建,師部再行嘩變,他聞報,遂擬退至新昌,扼守待援,親督衛(wèi)士特 務連上船準備開拔,不料突遭變節(jié)的勤務兵槍殺于舟中,時在10月 24日,犧牲時年僅31歲。11月14日,國民政府追贈其為陸軍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