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漢丞相扶陽侯韋賢儀像
韋賢儀(前148-前66),韋孟五世孫。自幼聰明,誠實寡言,世習魯詩,衣食不究,精通《詩》、兼通《禮》、《尚書》,樸實無華,待人忠厚,甚得家族及鄉(xiāng)里人稱頌。后在家鄉(xiāng)收徒授業(yè),名聲大振,號稱"鄒魯大儒"。地方官員向朝廷舉薦韋賢,漢武帝派使者赴鄒,以公車(官車)征聘他入長安做官。韋賢遂告別鄉(xiāng)親父老,令三子舜留鄒奉祀祖墳守業(yè),攜妻及另三個兒子入長安(今陜西西安)。漢武帝親自召見,詢問治國良策,韋賢對答如流。漢武帝面授韋賢為《詩》博士,任命為給事中,又拜韋賢為太傅,令其教太子劉弗陵學《詩》經(jīng)。 公元前87年漢武帝駕崩,皇太子劉弗陵繼位,稱漢昭帝。韋賢升任為光祿大夫詹事。不久,又任為大鴻臚。公元前74年昭帝去世,無太子繼位。韋賢與大將軍霍光等大臣商議,迎立宗室王劉洵繼承皇位,稱漢宣帝。封韋賢為關內(nèi)侯,任其為長信宮少府,對韋賢備加敬重。公元前71年,丞相蔡義去世,漢宣帝便拜德高望重的韋賢為丞相,晉爵為扶陽侯,享始平(今陜西興平市)食邑700戶。公元前67年,韋賢以年邁辭去相位,歸于食邑地平陵(漢昭帝陵,今興平市)安度晚年。去世后謚號為"節(jié)侯",終年89歲。 韋賢生四子。長子方山,高寢縣令,早逝,有子安世,歷郡太守,大鴻臚,長樂衛(wèi)尉。韋賢次子韋弘,太常丞,大山都尉,東海太守。弘子韋賞,漢哀帝劉欣為定陶王時,韋賞為太傅。哀帝即位后,以舊恩拜韋賞為大司馬車騎將軍,名列三公,賜爵關內(nèi)侯,食邑千戶,享年八十有余。弘孫韋彪,字孟達,獨遷扶風平陵。"好學洽聞,雅稱儒宗","彪以承二帝",官至尚書,大鴻臚,著書十二篇《韋卿子》。韋賢三子韋舜,留鄒縣守業(yè)。四子玄成,漢丞相。故鄒魯諺曰:"遺子黃金滿籝,不如一經(jīng)"。此韋氏"一經(jīng)堂"堂號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