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燕帖古思(El Tegus, 蒙古語“完全”之意,1328年/1329年—1340年), 中國 元朝皇子, 孛兒只斤氏,是 元文宗 圖帖睦爾與 卜答失里皇后所生的次子。 曾用名 古納答剌(Gunadara, 梵語“德賢”之意)。
當(dāng)初 元文宗暗中毒殺哥哥 元明宗而復(fù)辟以后,借口元明宗長子 妥懽帖睦爾非明宗親生兒子而不立他為繼承人,立自己的長子 阿剌忒納答剌 (即古納答剌之兄)為 皇太子。但阿剌忒納答剌在 至順元年(1330年)十二月成為皇太子后,僅過了1個月就死去了。當(dāng)時古納答剌被寄養(yǎng)在權(quán)臣 燕帖木兒家中(元朝皇子出生后要寄養(yǎng)在大臣家一段時間),至順二年(1331年)九月,文宗買下了故相阿魯渾撒里的住宅,命燕帖木兒奉古納答剌居住在里面。 作為交換,文宗于同年十二月收燕帖木兒之子塔剌海為養(yǎng)子。 至順三年(1332年)三月,古納答剌改名燕帖古思。
至順三年(1332年)八月, 元文宗駕崩,臨終前召來皇后 卜答失里、皇子燕帖古思和太平王太師 燕帖木兒,說:“昔者晃忽叉( 元明宗死亡地)之事,為朕平生大錯,朕嘗中夜思之,悔之無及。燕帖古思雖為朕子,朕固愛之,然今大位,乃明宗之大位也。汝輩如愛朕,愿召明宗子 妥懽帖睦爾來,登茲大位。如是,朕雖見明宗于地下,亦可以有所措詞而塞責(zé)耳!”說完就死了。 但 燕帖木兒不愿意立年長的 妥懽帖睦爾為帝,而是擁立明宗幼子鄜王懿璘質(zhì)班,是為 元寧宗。寧宗即位沒多久,就在至順三年(1332年)十一月駕崩了。燕帖木兒欲立燕帖古思,但 卜答失里聽信 薩滿所言的“兒幼,當(dāng)大?植蝗巍钡男M惑,不愿立自己的兒子。她說:“天位至重,吾兒年方幼沖,豈能任耶!明宗有子妥懽帖睦爾,出居 廣西,今年十三矣,可嗣大統(tǒng)!币蚨 妥懽帖睦爾還京,立為皇太子。 燕帖木兒很不樂意,遲遲不讓妥懽帖睦爾即位。不久后燕帖木兒也死了,卜答失里決定奉 妥懽帖睦爾為皇帝,并說:“萬歲之后,其傳位于燕帖古思,若武宗、仁宗故事!庇谑 妥懽帖睦爾登基,是為 元順帝(惠宗),即位后封卜答失里為 太皇太后,燕帖古思為 皇太子。
當(dāng)時,權(quán)臣 伯顏與 卜答失里合謀,欲廢掉順帝,擁立太子燕帖古思,此事為順帝的親信 脫脫偵知,順帝遂對伯顏一伙加以防備。 至元六年(1340年)二月,伯顏請順帝出獵,脫脫以順帝有病為由不去,于是伯顏帶著燕帖古思一起出獵于 柳林。順帝與脫脫趁機(jī)發(fā)動政變,從伯顏手中奪權(quán),并派太子 怯薛月可察兒(一作月闊察兒、月怯察兒)半夜將燕帖古思帶回 大都城內(nèi)。此后卜答失里與燕帖古思母子的地位岌岌可危,同年六月,順帝追究 元文宗的殺父之仇,下詔毀文宗廟室,并廢黜 卜答失里,遷往東安州安置,又令“燕帖古思昔雖幼沖,理難同處,朕終不陷于覆轍,專務(wù)殘酷,惟放諸 高麗”。 在流放途中,燕帖古思于至元六年(1340年)七月十六日被押送他的月闊察兒害死。 《 庚申外史》對此有更詳細(xì)的記載:“太子忽心驚,知其將殺己也,飛馬渡河而去,月怯察兒追及之,拉其腰而死。”
死后
燕帖古思被流放時,監(jiān)察御史 崔敬上疏極力勸諫勿流燕帖古思,但留中不報。燕帖古思死后, 元順帝“詔以鈔一百錠備物祭之”。 至正五年(1345年), 奉元路人陳望叔偽稱自己是燕帖古思,后被誅。
信仰
燕帖古思信仰 藏傳佛教,在 元寧宗至順三年(1332年)十月受戒于 西番僧人加兒麻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