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土登翁珠,藏傳佛教導師, 1973年出生于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扎溪卡草原,土登翁珠自幼天資聰慧,才學敏達,勤奮好學,從小沾聞佛法,十幾歲開始就戒葷茹素,1985年,在佛的指引下,出家前往格魯派寺院——色須大乘顯密成就院學習佛法。土登翁珠上師就在這莊嚴肅穆的氛圍中開始了他弘法利生的歲月,正式開啟他渡化世人的佛緣。
主要經(jīng)歷
土登翁珠在色須寺特登王武大德的精心培養(yǎng)下苦學藏文佛法、誦經(jīng)和儀軌,學得了深厚的佛學理論,領(lǐng)悟到佛法的真諦,具備了“才識精湛、德行嚴謹、心地善良”此三項佛教僧人標準德行。
土登翁珠對佛虔誠之心堅定,為了瞻仰藏傳佛教,曾憑著常人難以企及的毅力和對佛虔誠之心,一步一叩首,從四川甘孜州出發(fā)沿著川藏線一路磕長頭到拉薩。沒有護照,一步步,長途跋涉到達尼泊爾、印度等佛門圣地,在色拉佛學院長達十四年晝夜六時的鉆研佛學理論,土登翁珠終于在色須寺完成了格西受禮儀式及坐床大典。
雖然國家已經(jīng)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山里及其附近幾個鄉(xiāng)的牧民們想將孩子送去學校讀書,但他們的住處離學校幾十公里,交通非常不便,孩子們只能選擇住校,而這樣卻會產(chǎn)生一系列額外的費用,每年山里牧民們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于4月至6月份的蟲草收入,大多數(shù)家庭的經(jīng)濟條件都不太好,額外的費用致使許多孩子最終只能放棄繼續(xù)求學的愿望。所以,在當?shù),上過中學的孩子寥寥無幾,視眾生苦為己苦的上師在焦慮中徹夜難眠,最終發(fā)起了為山里孩子捐款捐物的熱潮,土登翁珠號召弟子們修大布施、修大慈悲、修大喜舍!學校由于房屋毀壞,通常上課的地點都只能在空曠的草地上學習,大雪天就由臨時搭建起來的帳篷內(nèi)學習!⊥恋俏讨樵趯W成歸來之后誓愿利益一切眾生為己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為了實現(xiàn)其對眾生的誓言,自己亦終身奉行不渝,上師的思想體系蘊含豐富,博大精深。在西藏、四川等地傳教弘法,弘法渡眾,每到之處都收到了當?shù)氐男磐阶鹁春蛺鄞。土登翁珠上師在社會、慈善、教育、文化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努力,為佛教與社會相適應作出了可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