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乾符年間,盜賊寇掠,民不得安業(yè),師乃入 泰山,結草為衣,采樹為食,專行法華、普賢懺法,如是三年,感得普賢現(xiàn)身,由是益加策勵,篤念如來之法,朝暮激切,至忘飲食。其后,忽感幻身無常,慮來世之受生,信手取卷,得阿彌陀經(jīng),日夜誦持,至三七日之夜半,見琉璃地之瑩凈現(xiàn)前,心眼更為洞明,感見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等無數(shù)之化佛。其后乃專以 念佛教化道俗,遠近風從。 唐僖宗聞其德望,召入宮中問法要,敕號u2018常精進 菩薩u2019,賜開國公之爵。后一年罹疾,復見琉璃地,即日于所居之禪室示寂,世壽不詳。弟子有道鏡等。[往生 西方凈土瑞應刪傳、 凈土往生傳卷下、宋高僧傳卷二十四、佛祖統(tǒng)紀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