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糕又稱泡粑是人們喜愛的早點之一,它是用糯米或者大米泡漲后,再用石磨推出成細面,并采用自然發(fā)酵的方式發(fā)酵,最后用蒸籠蒸熟食用·其味是天然的糯米清香,甜中有回味,老少皆宜·。
白糕用處
白糕除了作早點外,還有一種用法,就是誰家的小媳婦生了了孩子,待小孩滿100天和滿周歲時,便以白糕來慶賀.即由小孩子的家庭定做一些白糕,并在白糕上面用食品紅蓋上紅點(一般是四點),然后送給左鄰右舍的人食用,意思是祝小孩象白糕一樣,長得白白胖胖,高高大大.
白糕種類
我國地域廣、風俗習慣各地不同,白糕的種類也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nóng)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xiāng)的水磨年糕、西南的糯粑粑;臺灣的紅龜糕,貴州的韓家白糕等。曾經(jīng)“泡粑”這個2個字在貴州的一個名為花秋鎮(zhèn)的地方享譽了很多年,在當?shù)乩仙俳灾,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咸皆有。
制作方法
制法一
原料:
米粉、白糖、水、酵母。
做法:
1、取部分米粉,用水兌開后,放火上煮成稀糊狀;
2、稍涼后與剩下的米粉攪勻成厚糊狀,可適量再加點冷水;
3、將提前活化的酵母水倒入,攪拌勻即可;
4、將菊花盞模抹點油,也可以不抹。抹了更好脫模。將面糊倒入約二分之一位置;
5、發(fā)酵漲至與模差不多高時,放入上氣的蒸鍋里蒸二十五分鐘即可。
制法二
原料富強粉500克。餡糖50克、老酵75克。白糖500克、豬油300克、蜜桂花10克、芝麻面50克、蘇打10克。
制作方法1.發(fā)面。面粉置案上,中央刨一凹坑,先放入飴糖和水,用力揉和均勻,再加老酵于其中,又揉。揉勻后,放入缸缽內(nèi),用白濕布蓋著,靜置發(fā)酵90至100分鐘。觀其體積膨脹到一倍即可。
2.蒸糕。取出面團置案上,加蘇打粉、50克白糖、75克豬油,揉勻,壓平。再搟成紙殼厚的片,抹以漿糊狀的豬油,卷作筒狀,再搓成小拇指般粗的條,切成長約13厘米的節(jié)。將所有面節(jié)均勻放進蒸籠,用旺火一氣蒸熟。取出后趁熱抖散,即成糕絲。
3.炒糕。炒鍋置旺火上,放豬油225克,燒至200?10℃時,下糕絲輕輕炒轉(zhuǎn),待油浸入糕絲,立即將鍋端離火口,撤白糖、蜜桂花,用筷子輕輕合勻,起鍋盛盤中,再撤上芝麻面即成。
制法三
蜜棗甜發(fā)糕
主 料: 面粉500克,發(fā)酵面180克,白糖120克,堿水適量,蜜棗100克
做法:
1將發(fā)酵面放入盆內(nèi),加清水攪成面漿,再加入面粉和勻,發(fā)酵約2小時,加入堿水,白糖揉勻,把面團反復(fù)用力搓揉上勁后,放入鋪墊濕紗布的模具內(nèi),用濕布蓋嚴,餳至面團膨脹起泡時待蒸;蜜棗洗凈去核備用。
2.在餳好的面團上均勻撒按上蜜棗,連同紗布一起提入蒸籠,蓋嚴蓋,上屜蒸30分鐘,取出切塊裝盤即可。
愛心提示:
膨松飽滿,富有彈性,清香甜潤,味美可口。
面團反復(fù)搓揉上勁,以便大量空氣進入,有利于發(fā)酵膨脹。
堿要使準,以免影響口感。
蒸制時需用旺火。
制法四
配方: 1 糯米粉最好,
2如果沒有1 用 面粉+玉米粉代替(比例隨個人口感決定,我的是yu玉米粉多于面粉)+發(fā)酵粉 (比例就是蒸饅頭的比例。比如:面粉500G+5-7G發(fā)酵粉),攪均勻
3 加溫水, 這個是關(guān)鍵,比饅頭的水量多一些。成胡狀即可(稀稠隨個人口味)
想辦法讓3保持溫度。。 我的保溫方法是:面糊放一個大碗里,大碗放鍋子上,他們的直徑大小差不多,鍋里已經(jīng)添加溫水。。 如果感覺溫水變涼,加熱鍋或者給鍋里換溫水。
只要溫度可以,不久面糊就膨脹。
放不粘鍋 +加一點油 +放2勺面糊 開始煎,2邊煎好--可以吃了
面糊可以多準備點, 隨吃隨炸,很方便。 如果喜歡吃口感酸的,面糊不要放冰箱,反之放冰箱次日可以繼續(xù)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