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隸總督署是清代直隸。ń窈颖笔。┳罡哕娬L官——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該署是我國現(xiàn)存最為完好的一座清代省級衙署。它的前身可上溯到元朝至元年間(公元1264年~公元1294年)所建的“宣化堂”。
發(fā)展歷史
保定直隸總督署是清朝直隸省的最高軍政長官的辦公處所,是我國唯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省級衙署。1988年1月,國務院核準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明代,這里曾做過保定府署和大寧都司署的駐所,清初改為參將署。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清政府設(shè)立直隸總督,因當時衙署位置偏僻,清帝于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派人選定參將署為總督署新址,經(jīng)過一年多的改建擴建,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直隸總督署正式遷到這里辦公,直到清朝滅亡。它歷經(jīng)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八個皇帝180余年,始終是直隸省的軍政樞紐機關(guān)。民國年間,該署成為直系軍閥大本營;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時期,該署又分別是日偽河北省政府、國民黨河北省政府的駐地。 雖然走過了二百多年的悠悠歲月,但如今的直隸總督署依然保留著原始古樸的建筑風貌。整座建筑群東西廣約130米,南北深約220米,總面積近3萬平方米,以兩條南北更道相隔,分為東、中、西三個組成部分,稱之為東路、中路和西路,各路均為多進四合院格局,類似北京的故宮。中、東、西三路主次分明。各房功用迥異,又彼此搭配,渾然一體,構(gòu)成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落,F(xiàn)存的直隸總督署與雍正年間初建時的總體面積、布局大體相同。解放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保定市委機關(guān)曾在這里辦公。1988年,直隸總督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11月,該署移交文物部門管理,開辟為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
參觀信息
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坐落于保定市中心,裕華西路301號。郵編:071000。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8:00 開放。
建筑布局
保定直隸總督署博物館,設(shè)有業(yè)務部、宣傳部、經(jīng)營部、辦公室、保衛(wèi)科,現(xiàn)有工作人員25人,有陳列室56間,總面積891.1平方米,直隸總督署坐北朝南,為小式硬山建筑,具有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風格。其格局是嚴格按照清朝關(guān)于省級衙署的規(guī)制修建的。東、西寬134米,南、北長220米,總面積近30,000平方米,整個衙署以兩條南北更道相隔,分中、東、西三路建筑。
館藏文物
基本陳列有《直隸總督與總督衙署》、《清代刑法展》、《保定歷代名人展》等并先后舉辦了各種書展、畫展、民俗展覽等臨時性展覽幾十個。編輯出版了《略論直隸總督與總督衙署》、《清代直隸總督與總督署》、《直隸總督署趣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