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晚亭(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位于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山下清風(fēng)峽,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革命活動勝地、湖南省文物保護(hù)單位,與陶然亭、湖心亭、醉翁亭并稱中國四大名亭。因杜牧《山行》中的“停車坐愛楓林晚”而得名。
愛晚亭為岳麓書院院長羅典于1792年創(chuàng)建。其亭形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飛翹。內(nèi)為丹漆園柱,外檐四石柱為花崗巖,亭中彩繪藻井,東西兩面亭欞懸以紅底鎏金“愛晚亭”,是由當(dāng)時的湖南大學(xué)校長李達(dá)專函請毛澤東所書手跡而制。
景點介紹
景點概況
愛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風(fēng)峽中,亭坐西向東,三面環(huán)山。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為岳
麓書院院長羅典創(chuàng)建,原名紅葉亭,后由湖廣總督畢沅根據(jù)唐代詩人杜牧“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山行》)的詩句,改名愛晚亭。又經(jīng)過同治、光褚、宣統(tǒng)、民國至建國后的多次大修,逐漸形成了今天的格局。今亭與安徽滁州的醉翁亭(1046年建)、杭州西湖的湖心亭(1552年建)、北京陶然亭公園的陶然亭(1695年建)并稱中國四大名亭,為省級文物保護(hù)單位。愛晚亭是革命活動勝地,毛澤東青年時代,在第一師范求學(xué),常與羅學(xué)瓚、張昆弟等人一起到岳麓書院,與蔡和森聚會愛晚亭下,縱談時局,探求真理。
亭前石柱刻對聯(lián):“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愛晚亭在我國亭臺建筑中,影響甚大,堪稱亭臺之中的經(jīng)典建筑。
名字由來
長沙岳麓山愛晚亭,馳名遐邇。此亭原名“紅葉”,又名“愛楓”。今名“愛晚”,其名是誰改的呢?一直為人們所關(guān)注。 長期以來有一種說法是:亭名“愛晚”是詩人袁牧改的。據(jù)說:袁牧訪羅典(時任岳麓書院山長),羅輕其為
人,不予接見。聽說袁牧認(rèn)為亭名“紅葉”太俗,不若取“停車坐愛楓林晚”詩意改作“愛晚”,遂改?1987年2月2日《華聲報》上趙海洲的《愛晚亭與袁牧的詩》一文,即本此說。
上述故事頗富傳奇,流傳甚廣。但實際上,這是“畢冠袁戴”,真正改名者應(yīng)該是畢沅,而不是袁牧。
說愛晚亭名是畢沅改的,是羅典的《次石琢堂學(xué)使留題書院詩韻二首即以送別》詩后有一條自注:“山中紅葉甚盛,山麓有亭,畢秋帆制軍名曰u2018愛晚u2019紀(jì)以詩!睋(jù)現(xiàn)有資料,知袁牧訪問岳麓山是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紅葉亭的修建是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晚于袁牧訪問時間八年,顯而易見,“愛晚”亭名不可能是袁牧所改。那么,為什么肯定說是畢沅改的呢?除了上述羅典詩的一條注以外,還因為,畢沅那時正任湖廣總督,常到岳麓山愛晚亭一帶游覽。特別是,畢與羅有多年的交誼。他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冬游岳麓山所寫的兩首長律中,對羅倍加稱頌,并有“舊魚重逢要夙愿”、“精神強勝廿年前”之句。因此,揆諸情理,亭改“愛晚”者也應(yīng)該是畢沅,而不是袁牧。
歷史傳說
愛晚亭位于岳麓書院后青楓峽的小山上,八柱重檐,頂部覆蓋綠色琉璃瓦,攢尖寶頂,內(nèi)柱為紅色木柱,外柱為花崗石方柱,天花彩繪藻井,蔚為壯觀。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九二年)山長羅典所建。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后據(jù)唐代詩人杜牧《山行》而改名為愛晚亭,取“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之詩意。
亭內(nèi)有一橫匾,上刻毛澤東手跡《沁園春·長沙》一詞,亭額上“愛晚亭”三字是1952年湖南大
學(xué)重修愛晚亭時,毛澤東同志接受校長李達(dá)之請,親筆題寫的。亭中方石上刻有張南軒和錢南園游山的七律詩,稱“二南詩”。
亭前石柱刻對聯(lián):“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峽云深翠滴,一雙馴鶴待籠來”。愛晚亭在我國亭臺建筑中,影響甚大,堪稱亭臺之中的經(jīng)典建筑。
多次修建
該亭抗日戰(zhàn)爭時期被毀,1952年重建,1987年大修。亭形為重檐八柱,琉璃碧瓦,亭角飛翹,自遠(yuǎn)處觀之似凌空欲飛狀。內(nèi)為丹漆園柱,外檐四石柱為花崗巖,亭中彩繪藻井,東西兩面亭欞懸以紅底鎏金“愛晚亭”額,是由當(dāng)時的湖南大學(xué)校長李達(dá)專函請毛澤東主席所書手跡而制。
亭內(nèi)立碑,上刻毛澤東主席手書《沁園春·長沙》詩句,筆走龍蛇,雄渾自如,更使古亭流光溢彩。該亭三面環(huán)山,東向開闊,有平縱橫十余丈,紫翠菁蔥,流泉不斷。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楓林,深秋時紅葉滿山。
四大名亭
醉翁亭
位于安徽滁州市西南瑯琊山中,北宋慶歷六年,歐陽修被貶到滁州任太守,自稱“醉翁”,作《醉
翁亭記》,此亭遂為“醉翁亭”。為“中國四大名亭”之首。
陶然亭
在北京先農(nóng)壇,為清康熙三十四年工部郎中江藻所建,現(xiàn)辟為陶然亭公園。
愛晚亭
位于湖南長沙岳麓 山半山腰上,建于清代乾隆年間。 原名紅葉亭,又名愛楓亭,位于岳麓山下清風(fēng)峽中,亭坐西向東,三面環(huán)山,古楓參天。愛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由岳麓書院山長羅典倡建。后據(jù)湖廣總督畢沅之意,取杜牧“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詩意,將亭改名為愛晚亭。原為木結(jié)構(gòu),同治初(1862年-1870年)改為磚砌。該亭古樸典雅,平面正方形,邊長6.23米,通高12米。內(nèi)金柱圓木丹漆,外檐柱四根,由整條方形花崗石加工而成。亭頂重檐四披,攢尖寶頂,四翼角邊遠(yuǎn)伸高翹,覆以綠色琉璃筒瓦。正面額朱色鎏金“愛晚亭”匾,系1952年毛澤東應(yīng)湖南大學(xué)校長李達(dá)之約而題。
湖心亭
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中心的小島上,又叫振鷺亭,初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萬歷年間重建改稱湖心亭。明朝文人張岱作有《湖心亭看雪》。
交通指南
長沙火車站乘坐公交車202路,旅1,立珊線到岳麓山南門站(注意是南門,不是第四醫(yī)院那邊,不然你可要吃虧哦)下車,由南門進(jìn)右側(cè)馬路進(jìn)。
愛晚亭位于岳麓山風(fēng)景名勝區(qū)內(nèi),門票為15元。另有其他景點:黃興墓、蔡鍔墓等。但是從2009年6月1日起,岳麓山已經(jīng)免費開放,除岳麓書院收取門票外其他景點一律免費。
特色菜肴
愛晚亭酒店致力于對菜肴的開發(fā)與創(chuàng)新,除保留了濃郁的特色菜點,還不斷推出新菜,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愛晚亭菜肴,讓賓客充分感受愛晚亭餐飲文化之無限魅力。主要特色有粵 菜(燕鮑翅)、海派菜、經(jīng)典湘菜、海南菜、長江鮮等。
粵菜:濃湯大鮑翅、紅燜蠔皇鮑魚、愛晚亭濃汁系列
海派菜:清炒河蝦仁、蝦籽大烏參、土耳其烤肥牛
經(jīng)典湘菜:剁椒魚頭、臘味合蒸、干鍋系列、左宗堂雞
海南菜:海南 文昌雞、海南 東山羊、海南加積鴨
長江野生系列:長江野生鮰魚、桂魚、甲魚附近酒店
著名聯(lián)賞
無限夕陽千樹葉; 四圍空翠一亭山。
——秦瀛題岳麓山愛晚亭
夕陽雖好近黃昏,白日依山,莫若晨曦出海;
秋氣從來多肅煞,丹楓如畫,何如紅芍飄香。
——岳麓山愛晚亭
愛日喜雨,蒸潤著錦繡河山。匯八百里洞庭,聳七二峰衡岳,歸樓聽葉、古寺飛鐘、林下停車、亭前放鶴;雪漢魏最初勝跡,覽湖湘首著名城,大可搜芷搴蘭,豈惟賞心憩足?歲月莫蹉跎,直茲風(fēng)和景淑、且登臨看東流帆轉(zhuǎn)、南浦雁回、北麓斗橫、西巒光霽;
晚煙朝霞,烘籠過繁華廈宇。溯三千年歷史,數(shù)廿四代英豪,泄恨鞭尸、離騷憂國、遺書匡世、評論興邦;乃周秦以還賢哲,皆吳楚群知碩彥,當(dāng)驕地靈人杰,應(yīng)惜寸時分陰。平生須砥礪,到此游目騁懷,安能負(fù)這春圃桃紅、夏池蓮脂、冬閣梅素、秋嶺楓丹。
——岳麓山愛晚亭
山徑晚紅舒,五百夭桃新種得;
峽云深翠點,一雙馴鹿待籠來。
——程頌萬題岳麓山愛晚亭
忽訝艷紅輸,五百夭桃新種得;
好將叢翠點,一雙馴鹿待籠來。
——羅典題岳麓山愛晚亭
晚景自堪嗟,落日余暉,平添楓葉三分艷;
春光無限好,生花妙筆,難寫江天一色秋。
——岳麓山愛晚亭 亭在長沙麓山青楓峽口,周圍古木參天,濃蔭敝日,秋來萬楓疊障,層林盡染。是取唐·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詩意筑此亭。生花妙筆,比喻高超的文筆。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卷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后天才瞻逸,名聞天下!苯煲簧,唐·王勃《滕王閣序》:“秋水共長天一色!本涫c“晚”字,謂晚景自可嗟嘆,此固常情;但馬上一轉(zhuǎn),謂落日余暉,卻更能增加楓葉的艷麗。此句化用劉禹錫“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句意而襯以楓葉,顯得更加有力,更為出色,亦更使人鼓舞。再回頭說“春光無限好”,此亦常情,無可辯駁。但亦馬上一轉(zhuǎn),認(rèn)為雖是生花妙筆,能寫春景,卻難寫江天一色的秋景。則春光雖好,難敵秋光。亟寫秋景可愛,為此聯(lián)特色。聯(lián)語在輕松描寫中,將景、情、理互為滲透,給人以鼓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