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水車博覽園建立于2005年8月26日,再現了50多年前黃河兩岸水車林立的壯觀景象。其位于百里黃河風情線濱河東路黃河南岸。東連中立橋碼頭、體育公園;西接親水平臺、蘭州港、中山橋、白塔山公園等景點。蘭州水車博覽園由水車園、水車廣場、文化廣場三部分組成,是一個展現水車文化的主題公園。
景區(qū)簡介
蘭州水車博覽園的南大門(正門)是一個造形獨特的木架結構的大門,它寓意著兩個意思:
一、它是抽象化了的蘭州水車的一個組成部分,以此來表達蘭州水車這個主題;
二、它寓意著蘭州是一個兩山一水的山水城市。大門是由木架組成的,形似兩座“山“。它分別代表蘭州的蘭山和白塔山;左邊的水池代表黃河。寓意著蘭州是山水相連的美麗城市。
代表景點
水車廣場
進入大門,是水車博覽廣場的第一部分——水車廣場。水車廣場以知名于國內外的蘭州水車為主體,并薈萃中外不同形式、風格迥異的水車數十輪。因此,蘭州水車博覽園是世界上水車品種、數量最多的主題公園。其中,蘭州水車以其獨到的構造、精湛的工藝、雄渾粗獷的獨特風格成為中國水車的代表。
創(chuàng)始人
在水車廣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尊雕像,他就是蘭州水車的創(chuàng)始人——段續(xù)。
段續(xù),字紹先,號東川,蘭州人。明嘉靖二年(1523)中進士,任云南道御使、湖廣參議、密云兵備副使等,“多有惠政“。在任曾宦游南方數省,對南方木制筒車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便祥察其構造原理,繪成圖樣。晚年回故里后致力于水車的仿制,幾遭失敗。于是二下云南考察,獲得水道翻水之巧思,結合黃河水急等特點,終于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制成了喇叭口水巷、凹形翻槽和巨輪式的黃河水車。段續(xù)的水車成功后,黃河兩岸的農民爭相仿制,一時間黃河水車四起,使干旱少雨的蘭州黃河兩岸農田得惠于段續(xù)所創(chuàng)制的黃河水車。
這尊雕像形象、生動地反映了段續(xù)創(chuàng)制水車的情景。雕像位于水車廣場東端,在南大門的中軸線上,雕像前面是直徑26米的水車圖案。他左手執(zhí)圖,右手置于胸前,左腳向前跨出,清風將衣擺吹起,面部表情慈祥、生動,似在思索,似在比畫,似在指揮,宛若在現場指導建造水車。
蘭州水車
段續(xù)雕像左側的是南方竹制筒車,右側的是段續(xù)創(chuàng)制的蘭州木制水車。公元1556年,段續(xù)就是根據南方的竹筒水車創(chuàng)制了雄渾粗獷的蘭州水車。歷經四百余年,蘭州水車日臻完善。她構造獨到、工藝精湛、雄渾粗獷、風格獨特。至一九五二年,二百五十二輪水車林立于黃河兩岸,蔚為壯觀,成為金城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此,蘭州被譽為“水車之都“而知名于國內外。
蘭州水車直徑16米左右,16對輻條由車軸向車緣輻射構成巨輪,輻條頂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間置40個長方體水筒,其下為凌空架設的木槽,可引水流。車軸固定在水巷石壩之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驅動水車轉動,水筒“倒挽河水“,傾入水槽以灌田。一輪水車可灌溉田地三百余畝。
在水車廣場展現著各具特色的水車:在我們左側的是一架推水車(又稱水掛子),它依靠人力推動水車,將水提起,傾人水渠,灌溉農田;在我們右側的是一架腳踏水車,其原理是用力踩動木輪,由傳動鏈條帶動水車,達到提水灌溉的目的;
在水車廣場還有另一種形式的手推水車和腳踏水車,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用刮水板通過水槽的方法,將水提升上來。適用于提升低水位的水(如水塘里的水)用來灌溉。
水磨房
在眾多的水車旁有一座水磨房。
水磨是電力磨面機出現以前廣泛使用的磨面工具。由引水道、葉輪、磨軸、磨盤、磨具等部分組成。它以水為動力,帶動葉輪旋轉,葉輪之上安裝石磨,用來磨制面粉。
在水磨房出水處我們有一條蜿蜒小渠名為“曲水流觴“。再現九曲黃河內水車林立、悠悠旋轉的景象。
在水車廣場西端有一組水池,它由三級七階大小不等的水池組成,形成一組美麗、壯觀的瀑布群,與蘭州水車遙相呼應,展現出一個美麗如畫的景觀。
水車園
與水車廣場相連的是水車博覽園的第二部分——“水車園“。水車園以12輪蘭州水車為主景,是歷史上的“水車園“舊址。園內黃河奔騰,水車旋轉,渠水蜿蜒,各種花草樹木錯落有致,再現了黃河、水車與農業(yè)生產的和諧景象。
文化廣場
水車廣場東側的是水車博覽園的第三部分——文化廣場。
文化廣場位于蘭州握橋之東。由旅游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歷史博覽館、演出廣場等場館組成,以圖片、文字資料、實物、文藝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反映水車文化,反映勞動人民巧用自然資源、造福人類的實踐活動。
蘭州握橋
在文化園首先看到是蘭州握橋
蘭州握橋又名臥橋。握橋采用巨木由兩岸向河心錯落前伸,層層遞出,節(jié)節(jié)相銜,呈穹隆之弓形。橋面上有拱廊,可避風雨;兩側楹欄整齊。橋兩端各有翼亭,恰似兩拳緊握,故名握橋。握橋在蘭州曾享有盛名,為昔日“蘭州八景“之一,舊址在今西津東路雷灘河上。
露天水幕演出廣場
過了蘭州握橋,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便是下沉式廣場——露天水幕演出廣場。
演出廣場以兩輪蘭州水車為背景,設有一個圓形舞臺和能容納400人的四級半圓形看臺?磁_與舞臺之間是一個扇形噴水池,觀眾可在觀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時欣賞變幻莫測的音樂噴泉。音樂噴泉既可以為我們提供聽覺和視覺享受,又可以起到舞臺幕布的作用。
當欣賞了精彩的文藝演出之后可到文化廣場的幾個場館去參觀。在演出廣場南面有一組具有漢唐風格的古建筑群,它古樸典雅,錯落有致,與蘭州握橋連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
在這個建筑群里,有一座七級塔樓,名為“覽車塔“。登上覽車塔黃河美景盡收眼底,水車雄姿一覽無余。在覽車塔下依次分布著旅游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歷史博覽館等場館。
旅游信息
交通:乘135,140、26路公交汽車可達
門票:10元
開放時間:8:00-18:00,夏天持續(xù)到20:00左右
走進蘭州水車博覽園
古老的蘭州水車傾訴著蘭州先人生活的故事,要想了解這塵封的回憶,水車博覽園內的文化廣場就是最好的去處。穿行于古建筑群間,品一碗“熱冬果”,嘗一碟“釀皮子”,鄉(xiāng)音鄉(xiāng)韻中,文化廣場讓人體味到蘭州的民俗、蘭州的歷史、蘭州的百年輝煌…… 水車園:再現蘭州水車之輝煌 與水車廣場相連的是水車博覽園最讓人心曠神怡的部分———“水車園”。水車園內,12輪巨型蘭州水車順黃河一字排開,奏響著水車“吱吱嘎嘎”的“歲月之歌”。園中黃河奔騰,水車旋轉,渠水蜿蜒,再現了黃河、水車與農業(yè)生產的和諧景象。 此園是以歷史上的“水車園”舊址為基礎復原建設的,完全再現了蘭州水車的真實原貌。蘭州水車直徑16米左右,有16對輻條由車軸向車緣輻射構成巨輪,輻條頂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間置40個長方體水筒,其下為凌空架設的木槽,可引水流。車軸固定在水巷石壩之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驅動水車轉動,水筒“倒挽河水”,傾入水槽以灌田,一輪水車可灌溉田地三百余畝。為了完整地演示提灌全過程,水車提灌上來的黃河水被引入一塊砂田,看著砂田里綠油油的蔬菜,游客們無不贊嘆:“蘭州水車是一個u2018奇跡u2019,它凝聚和表現了蘭州人如黃河奔流一樣廣博的智慧! 行走在“水車園”內,還有一種風景讓人流連忘返,那就是匠心獨具的園林設計。沿水渠蜿蜒前行,大大小小的各種水車、水輪機械錯落有致地排列其間,隨著水輪旋轉激起的片片“浪花”,靜止的園子仿佛也“流動”起來。在水渠的盡頭有一組水池,它由三級七階大小不等的水池組成,形成一組美麗、壯觀的瀑布群,與蘭州水車遙相呼應,展現出一個美麗如畫的景觀。 園林之美在于精雕細琢的細微之處,環(huán)抱于園內的草地、花壇,打破了傳統的平鋪格局,大膽采用立體、多層次的綠化形式。一眼望去,各色花卉樹木盡收眼底,五彩斑斕的色彩令人心醉神迷。抬頭低頭全是景,“水車園”巧奪天工的園林設計不僅體現在綠化上,就連用石子鋪成的小路也是精致有加,紅色和白色相間的石子在路上鑲嵌出蓮花、菊花等造型,行走其上,就像漫步在一個“神圣”的藝術殿堂里。
文化廣場:暢談蘭州民生民俗 古老的蘭州水車傾訴著蘭州先人生活的故事,要想了解這塵封的回憶,水車博覽園內的文化廣場就是最好的去處。由旅游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歷史博覽館、演出廣場等場館組成的文化廣場,以圖片、文字資料、實物、文藝演出等形式多角度展現水車文化,反映出了蘭州先人巧用自然資源生產、生活的情景。
前往文化廣場,首先要走過一座蘭州握橋。蘭州握橋橋身采用巨木為原料建造,由兩岸向河心錯落前伸,層層遞出,節(jié)節(jié)相銜,呈穹隆之弓形。橋面上有拱廊,可避風雨;兩側楹欄整齊。橋兩端各有翼亭,恰似兩拳緊握,故名握橋。握橋在蘭州曾享有盛名,為昔日“蘭州八景”之一,舊址在今西津東路雷壇河上。久負盛名的握橋再現水車博覽園,把人們帶進了一個韻味悠長的“蘭州老街”。 過了蘭州握橋,便是獨特的下沉式廣場———露天水幕演出廣場。演出廣場以兩輪蘭州水車為背景,設有一個圓形舞臺和能容納400人的四級半圓形看臺,看臺與舞臺之間是一個扇形噴水池,觀眾可在觀看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藝演出時,欣賞變幻莫測的音樂噴泉,設計巧妙的音樂噴泉,既可以提供聽覺和視覺享受,又可以起到舞臺幕布的作用。 當欣賞了精彩的文藝演出之后,可到文化廣場的旅游紀念品商店、黃河奇石館、蘭州近代歷史博覽館等場館去參觀。這些場館均在演出廣場南面有一組具有漢唐風格的古建筑群里,建筑群古樸典雅,與蘭州握橋連為一體,組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其中有一座七級塔樓,名為“覽車塔”,造型輕盈玲瓏、直上云霄,登至塔樓極頂,黃河美景盡收眼底,水車雄姿一覽無余。穿行于古建筑群間,“新鮮的桃兒……”、“冰棗兒水……”等蘭州方言的叫賣聲不絕于耳。品一碗“熱冬果”,嘗一碟“釀皮子”,鄉(xiāng)音鄉(xiāng)韻中,文化廣場讓人體味到蘭州的民俗、蘭州的歷史、蘭州的百年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