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庵糖球會是山東青島的地方傳統(tǒng)民俗活動。
出于保護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目的,1990年起政府定名“海云庵糖球會”,會期延長為三天。近20年來,海云庵糖球會成為遠近聞名的大型民俗廟會,趕會的攤販許多來自外地外省,因而200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民俗節(jié)會”之一。從2008年起,海云庵糖球會將延長為一周,即農歷正月十六至正月二十二,時間更長,小吃和民間表演更豐富。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海云庵糖球會
所屬地區(qū):山東·青島·四方區(qū)
遺產編號:Ⅹ-46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四方區(qū)
遺產級別: 市
簡介
海云庵位于山東青島市四方區(qū)海云街,始建于明代。舊時,農歷正月十六是該庵廟會,香火頗盛,是市區(qū)內三大傳統(tǒng)廟會之一。因廟會上賣山楂糖球的特別多,久而久之,便習稱為"海云庵糖球會"。1986年,青島市恢復了這一深受群眾歡迎的民俗節(jié)日,會期定為3天。1990年,四方區(qū)恢復了民間的傳統(tǒng)廟會活動,舉辦了首屆糖球會和糖球藝術大賽。廟會之日,茂腔、柳腔、皮影、雜耍、剪紙、年畫、秧歌大賽、鑼鼓大賽等民間藝術活動豐富多彩,造型各異的糖球琳瑯滿目,各種風味小吃和手工藝品應有盡有,每年前來趕會的中外游客有100萬人之多。自1990年起,海云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游項目。
民俗內容
歷史上住在青島海云庵附近的百姓,過了正月十五在下地勞動和出海捕魚前都要到海云庵燒香磕頭,祈求豐年、保佑平安,于是就把正月十六定為海云庵廟會。由于廟會上賣糖球(冰糖葫蘆)的商販較多,而且花色品種眾多,深受民眾喜愛,民眾逐漸將廟會稱為“糖球會”。
海云庵坐落在青島四方區(qū)海云街1號,始建于明代,為道教廟宇。古時,海云庵屬嶗山太清宮下院,廟內有南北唱殿堂兩座,正堂供奉觀音老母,南殿供奉比干、關羽,左右配殿供奉龍王、老君。
歷史
相傳500多年前的一天,海中漂來一根巨大的圓木,上面載著一家老少。人們把他們救上岸后,始知他們的漁船在海里出了事,多虧漂來這根圓木,才使全家幸免于難。當?shù)匕傩照J為這是神的庇佑,遂用這根圓木建起了一座廟宇。因為廟宇附近是大鶴鳥群居棲息的地方,又長年云霧繚繞,就根據(jù)“海為龍?zhí)斓兀剖曲Q家鄉(xiāng)”之意,命廟名為“海云庵”。
風俗習慣
傳統(tǒng)
海云庵建成以后,以“保平安、祈豐收”為主題,每年第一個大潮日,也就是正月十六,為開廟逢會日。這天,鄰近村民就前來進香許愿,祭掃神靈,祈求豐收和海上平安。各地藝人趕來獻藝,商販設攤叫賣,人群熙熙攘攘。由于廟宇附近盛產山楂,商販們多用它做成糖球在廟會上叫賣。
“紅色”在中國人心目中是大吉大利、驅邪避災的象征,沿海漁民在出海前習慣吃一串大紅糖球,以此為一年吉祥如意的象征。加之糖球制作技術精湛,花色品種繁多,久而久之,廟會上賣糖球的生意異常火爆,海云庵廟會遂以糖球而名揚四方,廟會也便被民眾稱為“海云庵糖球會”。每年趕會時,各地民間藝人紛紛趕來獻藝,趕廟會的人有時多達上萬人,成為當時青島市最大的傳統(tǒng)廟會之一。
現(xiàn)狀
新中國成立后,人民政府對海云庵這一歷史遺跡加以保護。1982年將其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0年籌款對廟宇進行了全面修復。1990年,四方區(qū)人民政府正式命名并主辦“海云庵糖球會”,將1天的會期延長為3天。糖球會以糖球為媒介,集文化、體育、經貿、旅游于一體,以民俗活動為主。同一年,“海云庵糖球會”被列為國家重點旅游項目。
交通信息
公交車(推薦)
(1)乘坐 5路,7路,21路,24路,206路,305路,322路,325路,371路,373路,609路到四方小學下車。
(2)乘坐 1路,15路,16路,32路,227路,319路,378路,602路,765路到四方站下車。
(3)乘坐 30路,209路,302路,309路,362路,366路,367路,936路到嘉定路站下車。
(4)乘坐 210路到嘉禾路站下車。
請注意:每年海云庵糖球節(jié)公交車都會進行調流(涉及線路1路、7路、16路、210路),請以實際情況為準,選擇好出行線路!
自駕
1、環(huán)灣大道——環(huán)瑞昌路立交橋——瑞昌路——瑞昌路與杭州路交界——右轉——到達。
2、青銀高速——青鋼立交橋——遼陽東路(汽車東站方向)——遼陽西路——杭鞍高架路——杭州路立交橋——杭州路——到達。
地鐵
暫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