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興慶宮公園位于西安市東門外咸寧西路北,原長安城內(nèi)的興慶坊。興慶宮公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文化遺址公園,與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相鄰。興慶宮公園占地面積780畝,其中湖面150畝,是西安市最大的城市公園。興慶宮公園于1958年在唐興慶宮遺址上修建。
景點簡介
興慶宮,是唐玄宗時代的中國政治中心所在,也是他與愛妃楊玉環(huán)長期居住的地方,號稱“南內(nèi)”,為唐代長安“三內(nèi)”之一。宮內(nèi)原有興慶殿、南熏殿、大同殿、勤政務(wù)本樓,花萼相輝樓和沉香亭等建筑物。興慶宮總面積約1.3平方公里,相當于近兩個故宮的大小。(故宮總面積為0.72平方公里)
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大唐國泰民安、四海升平,萬方來朝,唐玄宗、楊貴妃常在興慶宮內(nèi)舉行大型國務(wù)活動、文藝演出,因而在唐詩中留下無數(shù)佳作名句,李白那首膾炙人口的《清平調(diào)》便是起源于興慶宮的沉香亭!霸葡胍律鸦ㄏ肴,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今日建有興慶宮公園,是1958年為配合交通大學整體西遷,在唐代興慶宮遺址上修建的,沿用當年興慶宮的池、堂、樓、亭方位和名稱而設(shè)計,現(xiàn)沉香亭是在唐代沉香亭原址仿建的。
1957年,對興慶宮遺址做了整體勘查。
1958年,為配合交通大學整體西遷長安,在興慶宮遺址上修建成西安最大的公園--興慶宮公園。
其設(shè)計既繼承了我國民族傳統(tǒng)風格,又吸收了國外造園的藝術(shù)特點。
興慶宮公園,位于西安市和平門外咸寧路北,現(xiàn)在是西安最大的旅游休閑公園。園內(nèi)有興慶殿、大同殿、沉香亭等仿古建筑,和湖山秀水的園林相結(jié)合,景色非常迷人,并且與著名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面對面,是西安當?shù)厝思偃沼瓮娴氖走x之地,即能享受公園景色的天然生機,又能品位百年交大的名校之光。交通:乘7、402、8、27、104、800等路公交車可達。
門票:免費。興慶宮是西安首批免費向公眾開放的公園之一。
主要景點
興慶宮平面為長方形,布局一反宮城布局的慣例,將朝廷與御苑的位置顛倒過來,由一道東西墻分隔成北部的宮殿區(qū)和南部的園林區(qū)。興慶宮四周共設(shè)有六處城門,正門興慶門在西垣偏北處,西垣偏南有金明門;東垣與興慶門相對為金花門,東南隅為初陽門;北宮垣居中為躍龍門;南垣居中外垣為通陽門、內(nèi)垣為明光門。朝會正殿興慶殿建筑群位于興慶門內(nèi)以北,建筑群坐北朝南,前部有大同門,門內(nèi)左右為鐘、鼓樓,其后為大同殿,再后為正殿興慶殿,最后為交泰殿。北門躍龍門內(nèi)中軸線上,正殿為南薰殿,宮城東北部有新射殿、金花落等建筑。南部的園林區(qū)以龍池為中心,池東西長915米,南北寬214米,池東北岸有沉香亭和百花園,南岸有五龍壇、龍?zhí),西南有花萼相輝樓、勤政務(wù)本樓等。池西南發(fā)掘出17處建筑遺址,文獻所記花萼相輝樓、勤政務(wù)本樓等大概就分布在這一帶。相傳龍池中曾大量種植荷花、菱角和各種藻類的隱華植物,池南岸還種有可解酒性的醒醉草。東宮垣東側(cè)有夾墻復道與大明宮、芙蓉園相通!m內(nèi)出土裝飾瓦件種類甚多,僅蓮花紋瓦當即有73種,又有黃綠兩色琉璃滴水。
地理位置
興慶宮現(xiàn)址位于西安市碑林區(qū)和平門外咸寧西路北,百年名校西安交通大學北門外,1958年建成新中國最早的大面積占壓遺址的文化公園。
建造歷史
興慶宮,唐長安城三大宮殿區(qū)之一,古時位于長安外廓東城春明門北側(cè)隆慶坊。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李隆基從幸西京,賜與其兄弟五人宅于此, 稱“五王子宅”。李隆基即帝位,于開元二年(714年)七月,五王獻宅為宮,其后近四十年間經(jīng)三次大的擴建修葺而成。
新宮名諱隆為興,稱興慶宮;因在大明宮之南,又稱南內(nèi)。宮城之內(nèi),以隔墻分為二部分,北部為宮殿區(qū),有興慶殿、大同殿、南薰殿等建筑。南部以興慶池為中心 的風景園林區(qū),周圍有勤政務(wù)本樓、花萼相輝樓、沉香亭等建筑。興慶宮以夾城復道,北通大明宮,南達曲江芙蓉園。當年的興慶宮占地2016畝,約為北京故宮 的一倍。宮內(nèi)樓閣聳峙,花木扶蘇,湖光船影。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玄宗由大明宮移入此宮居住聽政,這里逐漸成為開元、天寶時期的政治活動中心。
安史之亂使興慶宮遭到嚴重破壞。之后,興慶宮失去了政治上的重要地位,成為安置太上皇玄宗之處。到了宋代,興慶宮成為春日游賞之地,元、明兩代還有不少文 人泛舟賦詩唱和。清代龍池干涸。新中國成立后,西安市政府于1958年在原興慶宮的遺址上修建了一座文化娛樂與遺產(chǎn)保護于一體的西安市興慶宮公園,園內(nèi)的 仿唐建筑均沿用唐時舊名。
建筑風格
公園設(shè)計用大寫意的手法,潑墨揮灑,取西北高而東南低之勢,三山植林木,湖中立三島,以興慶湖為中心,在山水相依之中,按原興慶宮的方位,布設(shè)了沉香亭、 花萼相輝樓、南薰閣、長慶軒、日本遣唐使“阿培仲麻呂”紀念碑、五龍?zhí)锻さ染包c。興慶湖即在原興慶公中“龍池”原址建成。
興慶宮公園已經(jīng)走過四十余年的歷程,園內(nèi)風景宜人,常有各種文化交流活動和花卉展出。每年春有郁金香、牡丹、芍藥展,秋有菊花、大麗花展。人們在游覽中回顧千年滄桑,憑吊興衰,在觀賞中回味盛唐的燦爛文化、美麗傳說。
歷史名人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可謂是家喻戶曉,而他們常年享樂的地方就在興慶宮,他們的故事也主要發(fā)生在這里。
唐代的文人李白,梨園長李龜年,曾分別應(yīng)邀入宮作壽演戲。日本的遣唐使藤原清河及留學生阿倍仲麻呂(公元698~770年)也來過這里。李白曾在“清平調(diào)”中歌詠園中牡丹花:“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吳道子揮筆大同殿,一日畫成嘉陵江三百里美景圖的軼事也發(fā)生在興慶宮。
景點附近
由興慶宮公園南門向南即為西安交通大學,向東即為西安理工大學,兩所大學附近皆有各種餐飲店和小吃攤林立的街區(qū),各種小吃及家常便飯都有,不過店的規(guī)模都不大。因主要是學生聚集的地區(qū),這里的餐飲價位普遍低廉。
景點交通
到“興慶公園”站的公交車:教育專線、7、45、402、410、512、607、705、800、910路。 到“興慶公園北門”站的公交車:8、27、37、43、102、203、300、602、604、K630、704、714、715、游10(903) 路。 到“興慶公園東門”站的公交車:228、237、240、401、408、410、512、517、525、游10(903)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