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一)培訓目標:
1.全面認真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xiàn)代教育思想,加強師德建設,優(yōu)化知識結構,聚焦課堂,直面問題,增強教師創(chuàng)新精神和執(zhí)教能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
2.在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培訓機構的指導下,以學校為基本單位,校長為第一責任人,切實推行校本培訓工作,力求全面提高校本培訓的質量和效益。
(二)培訓重點:
教師的專業(yè)精神、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等專題培訓為培訓重點。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1.專業(yè)精神
(1)師德培訓
開學初,在 鐘彬彬老師組織下,全體教師共同學習了學習兩屆“全國教書育人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三心四德”、 “未成年人保護法”、“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司機”吳斌等榜樣事跡并交流了各自學習心得。通過本次學習,教師們很好地理解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精神,提高全校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修養(yǎng)和依法執(zhí)教的能力。與會者反應良好。
(2)讀書活動
在教務處周老師的組織下,學校按慣例開展讀書活動。于11月初我校開展了讀書會,在讀書會上,鄭小紅老師談了自己半年來讀書的體會,黃蓓蕾老師閱讀了一段關于普通話標準與否在教學中的作用,鐘昌順老師推薦了一本好書,鐘彬彬老師朗讀了節(jié)選自《教師必須具備十大美德》中《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大家分享。通過本次活動,老師們都認識了讀書的好處。書似一位智者,它指點著大家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讀書活動,點燃了大家心中美好的愿望。
(3)撰寫論文、反思等
教科研一直是我校的弱項。這方面的成績總是不太理想,但是教師們都能按照學校的要求上交科研成果。本學期論文等在縣里評比中也創(chuàng)下了佳績。鐘彬彬老師、張文生老師撰寫的論文、案例、教學敘事分別獲得了縣里二等獎和三等獎。周春微老師和鐘彬彬老師三心四德征文分別獲得二等獎和三等獎。
2.專業(yè)知識與技能
(1)集體備課
語文組參與人員有周春微、張文生、鄭小紅,莊小微,梅釵。數(shù)學組有吳同洋、黃蓓蕾、鐘昌順、莊小微。教師們積極性高,反應較好。
(2)一人一課。
一人一課活動主題明確,在上課、評課和反思中,教師們積極探索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途徑,更新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行為,提高了教師的執(zhí)教能力。
(3)每位教師學期聽評課不少于10節(jié),評課至少2節(jié);
(4)每位教師本學期參加一次評價研究活動;
(5)組織一次教學技能培訓或展示活動。
由于師資有限和組織能力的限制,學校開展鋼筆字展示活動,參與人員廣泛,除了老教師,其余中青年教師都參與活動。
3.專題培訓
組織教師參加了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信息技術及教育科研等專題培訓。
4.學校特色
老教師經驗豐富,年輕教師的好學上進為學校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通過老中青經常性的交流,學校正在穩(wěn)中發(fā)展。
(二)基本形式
1、學校培訓:采取集中培訓與教師自主學習、專題培訓與系統(tǒng)培訓、校內培訓與校外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培訓主要通過網絡名師講座或本校骨干、先進教師的講座開展校本培訓。
2.教務處培訓: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與各教研組專業(yè)緊密相聯(lián)的培訓內容。
以學科為單位,組織語數(shù)學科集體備課活動;
三.校本培訓效果
通過校本培訓,落實了教學常規(guī)和教研常規(guī),有效地提高了全面提高教師基本教學技能,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益,提高了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促進了師資隊伍建設和教師發(fā)展。
四.校本培訓反思
(1) 教師的理論學習仍要加強督促。
(2) 教師的教育教學反思力度不夠。
(3)缺乏優(yōu)秀教師引領,校本培訓效果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