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劉彥水,1966年生,當代著名中青年中國畫家。又名彥伯、樸石 ,季豐堂主,曾署仁智齋,別號中山漫士。工書畫,尤精山水,兼善花鳥。喜文學,愛游歷,遍及南北名山,F(xiàn)為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中國畫院畫家,中國美術(shù)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山水畫初師五代、宋元、遂學明清,轉(zhuǎn)益多師。
1995年作品《夢里悲歌》榮獲文化部主辦的迎接香港回歸全國書畫大賽山水畫金獎。
1996年作品《墨鑄胸中一段奇》參加文化部主辦的緬懷周總理誕辰一百周年全國名家邀請展。出版有《劉彥水山水畫集》、《劉彥水畫集》。
廣州美術(shù)出版社和嶺南美術(shù)出版社在2004年6月和8月分別出版有《劉彥水畫集》,《劉彥水山水畫選》。 2003年于廈門美術(shù)館舉辦山水畫展, 2004年于北京美術(shù)館舉辦個人畫展,2008年2010年于新加坡美術(shù)館舉辦個人畫展.
評價
劉彥水 又名樸石、仁智齋主,1963年生于河北保定。幼有至性,志向清遠,且淳厚曠達而散淡中。喜文學,工書畫,尤精山水、花鳥。山水取境高古,或平淡天真,或蒼潤明秀,或渾厚華滋,或 寬博奇?zhèn)。屢變屢奇,每每出筆,妙得天然。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邱壑林泉,曲徑幽亭,煙云明滅,池榭樓臺,沙渚帆影,咸有生意,氣質(zhì)形韻俱盛。搜妙創(chuàng)真,心手相應(yīng),境于興會。忘我忘形。信古先賢直說:「澄懷觀道」,「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乃蹬泰岱,恒宗、嵩岳、華峰、橫宇、九華、黃山松云、雁蕩千尋、太行絕頂。游蹤遍及大江南北,常觀云霞出沒,峰岫幽崖,煙林森渺,棲邱飲壑,披圖幽對,坐究四荒。輒生出塵之想。倡導以歷史宏觀正統(tǒng)藝術(shù)主張為原則,繼承源學,借古開今。
山水畫初師五代,逐學宋元,以董源、巨然、荊浩、關(guān)仝、李成、范寬、倪瓚、黃公望、王叔明為宗。繼習明清,醉心董其昌、清四僧、四王、龔柴丈,試圖以宋人為體用,以元人為筋骨,以明清為氣血,風骨獨標。書法得意于魏晉鐘、王及元季云林子,隸取漢碑,行草師顏魯公、懷素、蘇東坡、王覺斯、吳昌碩、黃賓虹等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