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背景
1994年畢業(yè)于廣西藝術學院美術系,獲學士學位。
1997至1999年就讀于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助教研修班。
參展記錄
1999年
《天津美院油畫五人展》,地點:北京,中國美術館
“生存與表現(xiàn)”油畫展,地點:天津美院美術館
2003年
廣西油畫精品展,地點:廣西南寧
2005年
北部灣美術作品展,地點:廣西博物館
2007年
《顫變》藝術展,地點:北京,798藝術東區(qū)至上畫廊
2011年
亞洲藝術博覽會,地點:北京國貿展覽中心
中國蓉城-首屆全國青年美術家提名展 ,地點:成都
上海青年美術大展,地點:上海明園文化藝術中心
中韓藝術交流展,地點:韓國忠州
游走—劉東路繪畫作品展,地點:北京798藝術區(qū)喜神藝術空間
2012年
廣西首屆當代藝術展,地點:北京798藝術區(qū)“楊”藝術中心
入選北京上苑藝術館“2012年度國際創(chuàng)作計劃”,入館創(chuàng)作一年
金屬時代—劉東路個人作品展,地點:北京,上苑藝術館
第三屆新星星藝術節(jié)作品展,地點:南京,三川當代美術館
2013年
“成長中的城”當代藝術展,地點:廣西南寧
金屬時代(2)—劉東路油畫作品展,地點:南寧,東盟藝術館
劉東路繪畫新作展,地點:北京798藝術區(qū)喜神藝術空間
2014年
首屆中國—捷克當代藝術展,地點:北京,中捷當代美術館
“靜行”當代藝術展,地點:北京宋莊、中國抽象畫廊
2015年
“純素之始”當代藝術展,地點:北京宋莊、M70ART藝術空間
“游-欲”劉棟、劉東路雙個展,地點:北京798藝術區(qū)宋洋美術館
第三屆亞洲青年藝術家提名展,地點:北京、今日美術館
2016年
獨園-素述“藝術展,地點:北京宋莊、M70ART藝術空間
"凈行”抽象藝術展,地點:北京、798思孰畫廊
“金屬時代(3)”--劉東路個人作品展,地點:廣西,柳州
180藝術大展,地點:上海、M50藝術區(qū)ADA藝術空間
藝術評論
從僵化到虛無
當我們仰望過去,時間長度和厚度,將污垢堆砌,不停斷裂和堆砌,把一切具象現(xiàn)實的東西抹掉其本質,轉為抽象的、形而上的符號,傳統(tǒng),就這樣形成了。
南方,一個水陸交通便利的工業(yè)城市,全國鐵路大樞紐之一,工業(yè)經濟總量占這個省份總工業(yè)的1/4。而這個城市的經濟支柱,最大的一部份源自一個大型的鋼鐵集團公司。當然,冠以“工業(yè)重鎮(zhèn)”,就會有多家工業(yè)企業(yè)在這里叫囂著、繁衍著、寄生著,成全這個光榮稱號。除此之外,這個有著兩千一百多年歷史的城市,它還有一個閃閃發(fā)光的牌匾:歷史文化名城。
文化的形成由來都是機緣巧合、自然而然生長而形成的。除了陽光、空氣和水,時間擺弄的地域和氣候,動物、植物和人相互避謙、互相摩擦而混成的各種氣息,才是文化形成的活性元素。所以,我更情愿南來北往、穿梭不停,因種種原因或不是原因的原因,那些羈留于斯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混雜匯成所形成的性格,來作為這個城市的人文特點,更為真實、貼切。
鋼鐵工業(yè)特有的氣息流進這城市日夜不息的河流,也流入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肌膚和血脈中;在外人看來,他們的地方語言,雜燴了大半中國的地方方言,但聲調更為硬邦邦、直沖沖、利颼颼。因為語言混合,消除了地域界限的隔膜;因為聲調硬朗,膽大勇猛,豪爽大氣,干脆利索的脾性全在這腔調里抖出;更為有特點的,應該是他們之間相互打鬧、調侃、戲虐來調和日常的關系和情趣,這種南方的特有幽默,不分輕重,不分輩份,不分性別,抹平了當代社會中人和人之間的世俗鴻溝,坦坦蕩蕩;沒有芥蒂,沒有沉重的傳統(tǒng)承傳擔負,也就不存在桎梏的束縛,簡單輕松,這樣的急智調侃,在一個人云亦云、虛假渾濁的現(xiàn)實社會里,真是難得的朗朗乾坤!
劉東路,生在此,長在此,這個名字叫“柳州”的工業(yè)城市。“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毫不吝嗇的厚愛,成全了他的性格,一年四季都東南西北到處亂串,一會兒南一會兒北一會兒東一會兒西,沒有準確的地理定位就是他現(xiàn)實的定位;整天呵呵的“開玩笑開玩笑啊”,調侃一個詞,調侃一句話,調侃一個人,調侃一件事,調侃一切存在的、不存在的事和物;化解所有的所謂,化解所有所謂的時間,化解所有所謂時間陳列的日常生活……。
對這個充滿陳詞濫調現(xiàn)實社會進行戲虐、調侃,看似沒有立場的立場,滿世界的無有所謂、不在乎、不經意,或許是對某些存在的寬容、同情或不屑,更是準確地切中、并真實地反映了這個虛情假意的社會的真實本質。
作為一名藝術家所應特有的文化立場和語言表達,劉東路似乎無需像其他藝術家那樣,為尋找一條契合自己脾性的路子而苦思冥想,營養(yǎng)過剩,自然而然,他很早就進入了自己的語言坐標。宋人花草蟲鳥院體畫風一直是他畫面的主要程式,亦中亦西,不中亦不西,亦傳統(tǒng)亦當代的表達方式。早期作品融合了宋人細膩而簡約的細致勾畫的特點,卻了無宋人簡淡蕭疏文人畫畫風,色彩艷麗,頗為突出的是,宋人柔弱、輕盈、淡雅的畫面氣質,大多被他畫成僵硬冰冷的鋼鐵機械構件,形象生硬、突兀、清晰、明確,棱棱角角。作品題目為《逍遙游》展開,這是對傳統(tǒng)文化某些看似優(yōu)美實為僵化的調侃呢?還是對當下現(xiàn)實某些語境的戲虐?是消解了傳統(tǒng)和當下的時間,讓生硬僵化成為陳述主題?抑或只是對無聊的過去和無聊的當下進行調侃,僅此而已?清晰的圖式,模糊的多層含義構成了作品復雜的含義和專橫!新近作品漸行漸遠,工中帶意,不以意為意,自由有度,畫面模糊混沌,形象支離破碎,乃至消失,剩下茫茫緲緲的虛無……
這讓我想起了清代名宿王船山對《逍遙游》的解讀:“逍者,響于消也,過而忘也。遙者,引而遠也,不局于心知之靈也!,王船山認為《莊子》之“逍遙游”的寓意很深,只有當人把一切世事當成過眼云煙而“逍遙”,“過而忘、引而遠”。只要人們徹底脫離所有的桎梏,“無己、無功、無名”,內忘自我,外忘功名,物我俱忘,無有所謂,“逍遙”才能逍遙起來了。
看似無尊卑高下,沒心沒肺的調侃,從僵硬到虛無的歷程,竟然契某些傳統(tǒng)的理念,不知是無意偶得還是東路的用心之處。其實,這可能也是他天生具有的急智敏捷之處,他清楚的知道時間的怪異在于,讓神壇落地,讓蠱惑消亡,讓事物喪失本質,讓現(xiàn)實消除溫度,轉為冰冷僵化的、抽象的、空洞的、沒有靈魂的、形而上的符號,反之亦然。
并非描繪現(xiàn)實,然現(xiàn)實卻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