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鄭律成

    鄭律成

    鄭律成 (1918~1976),原名鄭富恩,1918年8月13日生于朝鮮全羅南道光州楊林町的一個貧農(nóng)家庭。1937年10月到延安后,先后進陜北公學(xué)和延安魯迅藝術(shù)學(xué)院音樂系學(xué)習。創(chuàng)作 《八路軍進行曲》(后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和《八路軍軍歌》,成為廣為傳唱的人民軍隊戰(zhàn)歌。1945~1950年,鄭律成回朝鮮工作。1950年鄭律成定居北京,并加入中國籍。1976年12月7日突發(fā)腦溢血逝世。

    鄭律成 - 個人簡介

    鄭律成1918年8月13日-1976年12月7日。中國作曲家。朝鮮族 ,原名鄭富恩。1918年8月13日生于韓國全羅南道光州楊林町,1950年加入中國國籍。1976年12月7日逝世于北京。鄭律成自幼學(xué)習音樂,933年來中國,在南京、上海等地從事抗日活動,同時從師學(xué)習聲樂和鋼琴、小提琴。937年到延安,入魯迅藝術(shù)學(xué)院音樂系?箲(zhàn)勝利后回朝鮮任人民軍協(xié)奏團團長,朝鮮音樂大學(xué)作曲部部長。945至1950年,鄭律成回朝鮮工作。在此期間,他譜寫了歌頌朝鮮人民斗爭和中朝友誼的作品。1950年在北京定居,并加入中國籍,先后在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中央歌舞團、中央樂團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有歌曲《延安頌》、《延水謠》、《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后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興安嶺組歌》、《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曲》,為毛澤東詩詞譜曲合唱《十六字令三首》、《婁山關(guān)》,歌劇《望夫云》以及少兒歌曲《我們多幸!返取

    鄭律成 - 大事記

    1933年到中國南京參加朝鮮人的抗日革命組織“義烈團”,上朝鮮革命干部學(xué)校學(xué)習。一邊從事革命活動,一邊學(xué)習鋼琴、小提琴、聲樂。
    1936年,譜寫了處女作《五月之歌》。
    1937年去延安,在魯迅藝術(shù)學(xué)院,中國人民抗日紅軍大學(xué)學(xué)習、工作。
    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45年回朝鮮,任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朝鮮人民軍協(xié)奏團團長、朝鮮音樂大學(xué)作曲部部長,譜寫《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解放進行曲》、《豆?jié)M江》、《東海漁夫》等。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周恩來親自寫信給金日成要調(diào)鄭律成回中國,金日成同意鄭律成去中國繼續(xù)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后加入中國國籍。
    1976年12月7日在北京去世,安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鄭律成 - 職業(yè)生涯

    “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這就是鄭律成21歲時為八路軍譜寫的進行曲,從抗日戰(zhàn)爭一直到解放戰(zhàn)爭,成千上萬的戰(zhàn)士唱著這支歌沖鋒陷陣一往無前,迎來了新中國的黎明。

    鄭律成是中國杰出的作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1918年他出生在朝鮮半島南部(現(xiàn)屬韓國)全羅南道一個貧苦的革命家庭。他父親是個愛國者,三個哥哥先后為朝鮮和中國的革命事業(yè)獻出了生命。1933年,年僅15歲的鄭律成隨著一批進步的朝鮮青年來到中國。他一邊在滬寧道上從事革命活動,一邊利用業(yè)余時間學(xué)習音樂。1937年10月,19歲的鄭律成懷著滿腔熱情奔赴延安,并于1939年1月在那里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天傍晚,鄭律成參加完一個群眾大會,站在半山坡上,看到戰(zhàn)友們沐浴著夕陽的余輝,成群結(jié)隊地奔向各自的崗位;正在操練的抗日戰(zhàn)士喊著響亮的口號,威武雄壯,全城內(nèi)外歌聲四起……。這幅雄偉壯觀的圖畫,深深地印在鄭律成的心中。著名的《延安頌》就這樣在他胸中醞釀成熟。他請莫耶寫好歌詞,很快就譜出了樂曲。后來在毛澤東參加的一個晚會上,鄭律成親自演唱了這首歌!鞍。⊙影,你這莊嚴雄偉的古城,熱血在你胸中奔騰……”。《延安頌》表達了千百萬革命人民向往延安,熱愛延安的真摯感情。這支歌像長了翅膀一樣,很快從延安飛到前方,從解放區(qū)飛到國統(tǒng)區(qū),直至海外。當時,很多革命者正是唱著這支歌,寄托著對毛澤東領(lǐng)導(dǎo)的抗日根據(jù)地的思念;許多國統(tǒng)區(qū)的青年正是唱著這支歌,披荊斬棘,沖破艱險,奔向延安,投入革命洪流。在延安,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延安頌》的歌聲。很多人知道鄭律成的名字,都是從聽他的歌《延安頌》開始的。

    鄭律成從1937年到1942年,一直生活、戰(zhàn)斗在延安,很多曾經(jīng)跟他在一起工作的人都說:“如果說群眾的歌聲象烈火,那么鄭律成就是一顆火種,他走到哪里,哪里就爆發(fā)出烈火般的歌聲!痹谘影财陂g,他耳聞目睹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秋收起義、井岡山業(yè)績、遵義會議、二萬五千里長征、爬雪山、過草地、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開辟根據(jù)地……,這些都激勵著年輕的鄭律成,成為他音樂創(chuàng)作的食糧。在音樂家冼星海寫成的《黃河大合唱》的影響下,他同公木合作,寫了《八路軍大合唱》,把自己對人民軍隊的熱愛譜進了樂曲。大合唱中的《八路軍進行曲》后來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在隆重的開國大典上,這支名曲回響在天安門廣場上空。以后它又被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歌。

    新中國成立以后,鄭律成的足跡踏遍了中國大地,到處尋找新的創(chuàng)作原料,到1976年12月7日他病逝的時候,為人們留下300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世界上兩個國家的軍歌都出自中國著名作曲家鄭律成一人之手,《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和《朝鮮人民軍進行曲》都是他譜寫成的。

    鄭律成是朝鮮人,1914年出生在全羅南道光州楊林町。受父兄的影響,他自小就仇恨日本帝國主義。鄭律成1933年到中國參加朝鮮人革命組織"義烈團",后加入"朝鮮民族解放同盟"從事抗日活動,同時學(xué)習鋼琴、小提琴和聲樂。1937年,他來到了延安,先后在陜北公學(xué)、魯藝,抗大等校學(xué)習、工作。在這個時期內(nèi),他的音樂才華在革命群眾和廣大指戰(zhàn)員中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演出的時候,他的節(jié)目很特別,用鐵絲把口琴纏掛在嘴前吹奏出悠揚的曲調(diào),懷里抱著曼陀鈴彈出動人的旋律,腳下踩著打擊樂器打出有力的節(jié)奏,一身三職卻悠然自得;有時他還會引吭高歌,洪亮抒情的男高音流露出一種感人的魅力;有時開會前,他會走上前臺指揮幾百人甚至幾千人的大合唱;有時他會靜坐在夕陽中,眉宇顯得英俊而剛強,落日把他的面龐襯托得棱角分明。"這就是鄭律成在延安時留給他夫人、日后中國第一任女大使丁雪松女士的最初的印象。1938年和1939年間,鄭律成在延安的生活中,感受到了共產(chǎn)黨和八路軍對革命的一片赤誠,感受到了革命圣地延安的莊嚴和崇高。對共產(chǎn)黨和八路軍的無比熱愛,對延安的由衷的贊頌,使他的音樂創(chuàng)作進入了高潮時期,《延安頌》、《延水謠》、《保衛(wèi)大武漢》、《生產(chǎn)謠》、《寄語阿郎》、《十月革命進行曲》、《八路軍大合唱》等等,一首又一首激昂澎湃的樂曲從他筆底下迸發(fā)出來,在古老的延安城里回蕩。

    建軍初期,軍歌主要以古曲、民歌、舊軍歌、外國歌曲填新詞居多,新創(chuàng)作的歌曲比較少。如果說,誕生于1935年的《義勇軍進行曲》可作創(chuàng)作軍歌的標志,那么,以公木作詞、鄭律成作曲的《八路軍大合唱》中的《八路軍軍歌》、《八路軍進行曲》,則是中國軍歌創(chuàng)作的第一個高潮的形成,或者說標志著軍歌創(chuàng)作已經(jīng)成熟,并在中國音樂史上聳立起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栋寺奋娺M行曲》自1939年問世以后很快廣泛流傳于八路軍各部隊和抗日根據(jù)地,1945年后在華北等地區(qū)傳唱中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nèi)務(wù)條令》中,這首軍歌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之后

    鄭律成

    的30多年間,這首歷經(jīng)戰(zhàn)火洗禮的軍歌的歌名幾經(jīng)變換,最后于1988年7月25日,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它集中表現(xiàn)了人民軍隊豪邁雄壯的軍威,具有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風格和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半個多世紀以來,這首軍歌既是人民軍隊的形象的寫照,又是中國軍隊的音樂標識,廣泛傳唱于軍隊之中。它伴隨著我人們?nèi)嗣褴婈牭某砷L壯大,迎來了一次次的勝利和榮譽。 抗戰(zhàn)勝利之后,鄭律成帶夫人一道回到了朝鮮。他奉命出任朝鮮保安隊(朝鮮人民軍前身)俱樂部部長(相當于軍文化部部長),全力以赴地投入朝鮮人民軍協(xié)奏團的籌建工作。他以旺盛的創(chuàng)作激情,為朝鮮軍民譜寫了《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解放進行曲》、《圖們江》大合唱、《東海漁夫》大合唱等十余部作品。在談到《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時,中國音樂評論家和作曲家唐訶同志曾評價道:兩個國家的兩首軍隊進行曲,均出自一位作曲家之手,這在世界音樂史上恐怕也是極為罕見的!"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正是這首激昂的《朝鮮人民軍進行曲》鼓舞著在抗擊美軍侵略的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的朝鮮人民軍戰(zhàn)士,使他們終將能夠和中國人民志愿軍一起打敗不可一世的美帝國主義。

    1950年9月,鄭律成的夫人丁雪松女士回國。不久,周恩來總理親自寫信給金日成主席要調(diào)鄭律成回中國。鄭律成手拿周總理的信件和金日成主席的批文遲遲不肯離開他正遭戰(zhàn)火蹂躪的家鄉(xiāng)。鄭律成說,"我的同胞現(xiàn)在正在受難,在這個時候離開朝鮮,心里非常不安。"朝鮮的同志就勸他:"既然周總理親自來信要你回去,你切莫放過這個機會。說到心里不安,你回中國去還有機會彌補。你還可以以一個中國音樂工作者的身份,再到朝鮮來,做援助朝鮮的抗戰(zhàn)工作,不也很好么?"

    1950年12月,志愿軍已勝利完成了第二次戰(zhàn)役,收復(fù)了平壤和三八線以北的廣大地區(qū)。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創(chuàng)作組的成員,鄭律成和劉白羽、歐陽山尊、凌子風、李瑛等同志一道去了朝鮮。據(jù)凌子風同志回憶:"那是在一座斷墻下邊約二三層樓深的地下室內(nèi)。我們作為從中國來的客人,受到勞動黨中央的熱情接待。盡管外邊炮火連天,平壤已被敵人的炮火夷為廢墟,但地下室內(nèi)卻寧靜溫馨,……,朝鮮東道主很熟悉劉白羽和鄭律成,餐桌上賓主交談甚為融洽,金日成和鄭律成還不時用朝語攀談,彼此開開玩笑。

    有感于兩國軍隊的大無畏氣概,鄭律成要求作家劉白羽:"作一首歌給奮勇作戰(zhàn)的同志們唱罷!"就在震耳欲聾的炮聲中,他和劉白羽合作寫了《歌唱白云山》,他和魏巍同志合作譜寫了具有濃郁朝鮮風情的《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他和歐陽山尊同志合作譜寫了《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曲》和《志愿軍十贊》,這些歌曲,唱出了志愿軍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的凜然正氣。鄭律成的作品之所以有強大的藝術(shù)生命力,在于他寄予作品中的情感與祖國人民的心聲,與革命軍隊的意志共鳴于一體。

    鄭律成 - 妻子丁雪松

    丁雪松,女。四川巴縣人。中國第一位駐外女大使。著名作曲家鄭律成之妻。1918年5月27日出生于重慶木洞鎮(zhèn)上的丁雪松,聽著川江號子,送走了苦澀的童年。逆水行舟,到重慶求學(xué)。18歲的丁雪松在《商務(wù)日報》上吶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1936年在重慶參加救國會。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8年起,先后入延安抗大、中國女子大學(xué)學(xué)習。后任陜甘寧邊區(qū)政府秘書、中共中央西北局研究室研究員。1946年后在朝鮮任華僑聯(lián)合總會委員長、中國東北行政委員會駐朝鮮商業(yè)代表,后兼任新華社平壤分社社長。1950年回國。歷任中共中央國際活動指導(dǎo)委員會辦室主任,國務(wù)院外事辦公室組長、秘書長,對外友協(xié)秘書長、副會長,駐荷蘭、丹麥大使,中國拉丁美洲友好協(xié)會副會長。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
    丁雪松是新中國第一位女大使,先后出使荷蘭和丹麥王國。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為外交工作適應(yīng)祖國四化建設(shè)的需要,作了可貴的探索。她曾長期從事民間外交,先后接待過許多重要的外國客人,其中有不少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周總理曾叮嚀她,要給外國朋友看好的一面,也看差的一面,以使客人對中國有個全面的了解。她承辦過美國朋友埃德加·斯諾的骨灰安葬儀式,也曾陪同鄧穎超、康克清兩位大姐會見過美國副教授維特克…… 她曾率團和隨團出訪,足跡遍及亞洲、歐洲、美洲,為祖國贏得了鮮花、掌聲和榮譽。她在口述著作《中國第一位女大使丁雪松回憶錄》一書中還深情地回憶了她的革命伴侶、著名作曲家鄭律成,為人們了解音樂家不尋常的生平和成長軌跡,了解他們夫婦在中國和朝鮮生活、工作的傳奇經(jīng)歷和特殊貢獻,提供了彌足珍貴的第一手資料。


    鄭律成 - 紀念活動

    2007-11-06 為紀念中國著名作曲家鄭律成,第三屆光州鄭律成國際音樂節(jié)10月19日至21日在韓國光州市舉行。音樂節(jié)包括開幕式、主題音樂會、學(xué)術(shù)研討會、攝影展等多種形式的紀念活動。除了當?shù)氐膰鴺饭芟覙穲F、少男少女合唱團等光州市立團體,還特別邀請到了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尤鴻斐、男高音歌唱家張?zhí)旄椭袊本┮艉:铣獔F、牧人合唱團民樂團等同臺演出。此次音樂節(jié)被韓國朋友稱作中韓音樂家“共同演奏鄭律成先生藝術(shù)靈魂的舞臺”。感受到了光州人對中國音樂家鄭律成的深厚情感。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guān)峽說:“鄭律成是我們團的作曲家,他創(chuàng)作了中朝兩個國家的軍歌,反映了中、朝、韓3個國家人民的共同心聲,被3個國家的人民所紀念,這在作曲家中是舉世無雙的!

    鄭律成的生年之謎
    光州,是韓國西南部的中心城市,是韓國六大城市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物古跡,被韓國人稱為“光之城,藝之鄉(xiāng)”。這個美麗的城市也是鄭律成的故鄉(xiāng)。在黃土院墻的外邊,有一口碧波蕩漾的水井,吸引了許多人的目光。據(jù)說鄭律成童年時曾在此打過水,如今已被命名為“律成井”,并刻碑紀念。光州市市長樸光泰將鄭律成稱為“在抗日戰(zhàn)爭中給予人民無限希望與勇氣的偉大音樂家和實踐家”。韓國朋友們對鄭律成的遺跡精心保護,對研究鄭律成也投入了很大的熱情,且頗有成就。記者在光州獲悉,過去一些資料提及鄭律成的生年,都說是1918年,其實是不準確的。經(jīng)過韓國朋友們的詳細考證,包括查閱當年的戶籍資料等各種文件,證實他的準確生年是1914年。這一成果已得到鄭律成親屬的認同。原來,鄭律成為參加抗日活動時便于以未成年人的身份進行掩護,就將自己的年齡改小了4歲。因而在中國的很多資料中,他的生年就被說成是1918年。

    一堂音樂課
    為了更廣泛地宣傳鄭律成先生的事跡,光州市近年來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紀念活動,同時還將鄭律成的音樂推廣到 光州范圍內(nèi)的初中、高中的音樂課中。熱情的主人帶記者專程訪問該市的楓巖中學(xué),其中一個重要活動就是參加該校的鄭律成作品的音樂課。楓巖中學(xué)坐落在一個青翠的半山坡,該校初中三年級的同學(xué)們端坐在寬敞的教室里,以熱烈的掌聲和優(yōu)美的《阿里郎》民謠歡迎人們的到來。在老師輔導(dǎo)下,學(xué)生們把鄭律成的作品按自己的理解,制成一個個MTV在課堂上播放!吨袊嗣窠夥跑娷姼琛、《啊,延安》……一首首在中國耳熟能詳?shù)那,在韓國小朋友們的電腦里變成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畫面。這些誕生在中國黃土高坡上的作品在異國他鄉(xiāng)聽來格外地親切。韓國孩子們自己配制的畫面有的并不貼切,制作也不甚精美,但從中仍然可以很具體地感受到他們對鄭律成音樂作品的喜愛和推崇。講課期間,老師還穿插一些諸如“鄭律成的家鄉(xiāng)在哪里”“鄭律成寫過什么作品”等小問題。如果學(xué)生回答對了,老師還會贈送他們一些畫片、蛋糕、棒棒糖等小禮品。生動活潑的課堂上,不時蕩起一陣陣快樂的笑聲。

    激情洋溢的大合唱
    音樂節(jié)的尾聲是一場激情洋溢的大合唱。此起彼伏的歌聲、抒發(fā)情懷的演唱、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構(gòu)成了音樂節(jié)獨特的風景線。參演的中韓合唱團體各有特色,來自中國北京的音海合唱團和牧人合唱團的節(jié)目非常引人注目。牧人合唱團成員中,有40多位當年的內(nèi)蒙古知青。他們把對草原的深厚感情,融入到《藍色的蒙古高原》等草原風格歌曲中,歌聲仿佛飄著奶香,沁人心脾。音海合唱團主要是由一些中老年的業(yè)余藝術(shù)愛好者組成,他們來自北京的各行各業(yè),大多是群眾文化活動的熱心參與者,每個人都有著較好的聲樂基礎(chǔ)和較高的藝術(shù)水準。韓國律成小學(xué)合唱團的小朋友們詼諧活潑的演唱,非常讓人喜愛。尤其是鄭律成作曲的《池塘》等作品,經(jīng)過他們幽默風趣的演繹,別有風味。

    名人推薦
    • 詹姆斯·拉斯特
      詹姆斯·拉斯特 (James Last;原名:漢斯·拉斯特;1929年4月17日—?),德國輕音樂大師,創(chuàng)立了詹姆斯·拉斯特樂團。詹姆斯&midd...
    • 趙胤胤
      趙胤胤,1972年出生于遼寧省營口市,畢業(yè)于紐約茱麗亞德音樂學(xué)院,鋼琴演奏者,世界殿堂級鋼琴家,施坦威全球代言鋼琴家,中國70年代鋼琴家領(lǐng)軍人物...
    • 鄭京和
      鄭京和是當今世界一流的女小提琴家,1948年出生于韓國一個富裕的家庭。姐姐鄭明和是大提琴家,弟弟鄭明勛是指揮家、鋼琴家。鄭家姐弟還以三重奏團的...
    • 鄭明勛
      鄭明勛(韓語: ???/Chung Myung-whun),男,韓國人,1953年1月22日出生,著名音樂指揮家。曾榮獲“韓國形象傳播奠基獎”,當選韓國名譽文化大使...
    • 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畫家。他出身于金融資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個畫家,因此他從小就生長在一個非常關(guān)心藝...
    • 安德魯·奈維爾·維斯
      安德魯·奈維爾·維斯(Andrew Wyeth ,1917年7月12日-2009年1月16日)美利堅合眾國當代重要的新寫實主義畫家,以水彩畫和蛋彩畫為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