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經(jīng)歷
自幼學習嗩吶、雙管演奏,師從民族管樂大師胡海泉先生、民間音樂家刁登科先生。作品論文
先后出版發(fā)行了胡春波嗩吶獨奏曲專輯《拜花堂1》、《拜花堂2》、《嗩吶搖滾鳳凰來》、《東北大嗩吶曲牌》、《吉祥曲》等盒帶及CD。錄制了大量的電視晚會錄音、錄像,電視劇音樂及各種音樂制品。發(fā)表論文《淺談一枝花的演奏》、《嗩吶演奏初探》(《遼寧藝術廣角》出版)等。演出教學
1999年應遼寧省委宣傳部、文化廳、廣播電視廳聯(lián)合舉辦的慶祝澳門回歸大型音樂會之邀,與遼寧交響樂團合作嗩吶協(xié)奏曲《歡慶》。2001年參加遼寧文化廳主辦的“新世紀新春民族音樂會”擔任嗩吶獨奏。2001年10月,應遼寧民族樂團特邀于北京音樂廳專場民族音樂會演奏嗩吶協(xié)奏曲《歡慶勝利》,于2007年7月成功舉辦了“胡春波嗩吶獨奏音樂會”。2006年11月和2008年3月隨市長夏德仁出訪日本東京和韓國首爾參加“大連文化周”演出。并先后以音樂家的身份出訪日本、韓國、朝鮮、泰國、法國、瑞士、德國、比利時、荷蘭等。
除專業(yè)演奏之外,兼職音樂院校的嗩吶教學工作,先后培養(yǎng)了專業(yè)、業(yè)余嗩吶學生數(shù)百人。
成績榮譽
1986年獲文化部舉辦的全國曲藝調研單出頭《胖嫂招親》獲單項音樂伴奏獎。
1986年12月獲東三省民間藝術節(jié)音樂伴奏一等獎。
1993年獲大連市專業(yè)藝術表演嗩吶獨奏一等獎。
1994年9月在遼寧省第四屆音樂作品演奏比賽中獲嗩吶獨奏一等獎、集體合奏一等獎。
2000年10月與遼寧民族樂團合作嗩吶協(xié)奏曲,在第四屆沈陽音樂周榮獲一等獎。
2001年在第五屆遼寧藝術節(jié)上與遼寧民族樂團合作榮獲嗩吶獨奏一等獎。
2002年榮獲全國下一代金星獎章。
2006年帶學生30余人同臺參加了在秦皇島舉辦的“二十一世紀國際華樂節(jié)”,以一曲《龍舞豐年》榮獲了吹打樂演奏金獎和作曲金獎。
大學教授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的研究工作包括:1)復雜裝藥結構下發(fā)動機內燃燒流動研究;2)復雜條件下發(fā)動機內兩相流動研究;3)發(fā)動機內絕熱層燒蝕機理研究;4)發(fā)動機羽流特征信號和噪聲研究;5)發(fā)動機結構強度研究;6)激光推進技術研究;7)高溫高壓環(huán)境中兩相流動理論模型研究;8)非牛頓流體研究;9)葉輪機械研究。先后主持研究了973子專題、航空科學基金、武器裝備預研基金、航天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等13項國家及部級基金,主持橫向科研項目多項。發(fā)表科技論文80余篇,其中SCI檢索6篇,EI收錄40篇,ISTP索引1篇。獲得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三等獎1項。參與編寫了“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氣體動力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