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白淑湘

    白淑湘

    白淑湘,遼寧新賓人。1939年11月18日生于湖南省耒陽。1952年參加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兒童劇團,1954年選送入北京舞蹈學校學習芭蕾。在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中,她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瓊花的形象。曾任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等。現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協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白淑湘 - 簡要概述

    白淑湘,女,中國芭蕾舞演員。1939年11月18日生于湖南省耒陽。1952年參加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兒童劇團,1954年選送入北京舞蹈學校學習芭蕾。白淑湘身體條件不算好,但她勤學苦練,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掌握了高難度的芭蕾技巧和特有的韻律,僅以4年的學歷,就成功地扮演了《天鵝湖》中的白天鵝和黑天鵝,受到舞蹈界和觀眾的歡迎。在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中,她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瓊花的形象。在《海俠》、《吉賽爾》、《巴黎圣母院》、《巴赫奇薩拉依淚泉》和《希爾薇婭》等10多部古典芭蕾劇目中,她都曾擔任過主要角色。她的表演感情真摯、動作準確規(guī)范,風格明快。1980年在菲律賓國際芭蕾舞節(jié)上,她與其他中國演員合作,共同獲得集體表演一等獎;同年,被特邀參加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表演《天鵝之死》,獲優(yōu)秀表演獎:1981年在文化部直屬藝術單位觀摩比賽中獲表演一等獎。她還曾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出席過全國群英會。白淑湘還曾赴朝鮮、緬甸、美國、法國、日本等許多國家訪問演出。白淑湘曾任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等,F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協主席、全國政協委員。 

    白淑湘 - 人物生平

    白淑湘從小熱愛藝術,10歲習舞。她的普通話講得很好,多次和她的三姐參加朗誦會,獲得前一、二名的好成績。在沈陽讀書時,她經常到東北人民藝術劇院觀看演出,希望自己也考上文藝團體。1952年,她終于實現了自己的愿望,進了東北文工團,從此她發(fā)奮學習和工作,邊上課邊演出,學習各種舞蹈基本功和文化課。團里還安排團員們編排歌舞劇、小合唱、舞蹈,也演出話劇,這些經歷使白淑湘汲取到各種藝術門類的營養(yǎng)。 

    1954年,中國舞蹈學校成立了,白淑湘幸運地考取了這個中國舞蹈界的第一所學府。雖然當時的條件很差,但老師教課非常認真,她如饑似渴地學習了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外國芭蕾舞、宮廷舞、歷史生活舞和文化課,各方面水平不斷提高。1958年,前蘇聯芭蕾舞專家古雷夫來中國幫助排練《天鵝湖》,白淑湘擔任了主角,她成功的表演得到蘇聯專家的肯定。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和文化部的領導同志前去觀看了首場演出。演出結束后,周總理到臺上祝賀大家演出成功并親切地說:“從事芭蕾藝術要不斷地提高技藝,精益求精,要成為這個領域里的行家。”翌年,中央芭蕾舞團成立了,白淑湘隨團赴東南亞國家演出,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又一次觀看了演出,英國的《泰晤士報》報道了演出情況。 

    從50年代末到1964年,白淑湘經歷了芭蕾舞事業(yè)的黃金階段。她的表演動情傳神,塑造人物惟妙惟肖,在近10部古典芭蕾劇目中擔任主要角色。當時,中國的第一代領導人都看過她的演出,她也受到觀眾的廣泛關注。 

    在排演了外國五大舞劇之后,周總理指示要排出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中國芭蕾舞劇。經過專家們反復研究和磋商,最后選定排演《紅色娘子軍》。這個舞劇的排演成功成為中國芭蕾事業(yè)上的一個轉折點,在該劇中,白淑湘成功塑造了吳瓊花的形象,由此她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民族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主角。 

    1965年,她被污蔑為走白專道路的典型,受到江青一伙的迫害,被迫離開舞臺,被強制勞動。在那段灰暗的時期里,她拉糞、插秧、掃廁所、挖地洞、打井,什么活都干過,晚上還要交待問題,受批判,寫認罪書。由于周總理的過問,1974年白淑湘被從鄉(xiāng)下召回,恢復練功,重返舞臺,那時她離開舞臺已近10年,因此特別珍惜這個機會,刻苦練功,以加倍的努力來彌撲逝去的時間給她在藝術上造成的損失和缺憾。 

    1978年,中國藝術團赴美國演出,中央芭蕾舞團帶去了《紅色娘子軍》,產生了轟動效應,從此中國的現代芭蕾舞在世界上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世界著名舞蹈藝術家瑪沙格雷姆觀看演出后非常驚訝,她認為中國的芭蕾舞很有張力,紅色經典現象值得深思。這引起了國外同行研究和探索中國現代芭蕾藝術的興趣。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白淑湘的藝術生命也在不斷地延伸。1980年,她在國際藝術節(jié)上與中國演員合作,獲得了集體表演一等獎。同年被特邀參加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表演《天鵝之死》,獲得優(yōu)秀表演獎;在文化部直屬藝術單位觀摩比賽中,獲得表演一等獎。在她擔任中央芭蕾舞團副團長期間曾帶團赴美、英等許多國家訪問演出,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努力。

    白淑湘 - 傳奇人生

    說起芭蕾藝術在中國老百姓心中的印象,幾乎所有人的都會回答,芭蕾就是《天鵝湖》;說到《天鵝湖》,永遠也繞不過的一位主角,就是白淑湘。是她,放飛了中國第一只“白天鵝”。也是她,在《天鵝湖》之后,又使中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的“瓊花”形象深入人心。如今的她雖已年屆七旬,但優(yōu)雅的一舉一動和親切的談吐,無不顯示出一位芭蕾藝術家的高貴氣質。

    【襁褓中的新中國芭蕾舞藝術】

    芭蕾藝術誕生于西歐,但大部分中國人對它的印象卻來自蘇聯。以曾在英國專修芭蕾舞藝術的中國芭蕾舞先驅戴愛蓮為代表的中國芭蕾舞藝術家們,提出在繼承民族傳統(tǒng)的同時,要借鑒其它國家和民族的訓練方法,尤其是蘇聯芭蕾舞的訓練經驗。

     1952年,為慶祝中蘇友好條約簽訂一周年,蘇聯藝術代表團來華演出。限于舞臺條件,作為代表團成員之一的蘇聯芭蕾女皇烏蘭諾娃在中國只表演了以肖邦、舒曼的音樂編排的小品《仙女們》中的圓舞曲和《夜曲》,但已令人嘆為觀止了。1954年,莫斯科音樂劇院訪問北京,帶來了芭蕾舞劇《天鵝湖》、歌劇《沖向暴風雨》,還有《葉甫根尼·奧涅金》等六臺節(jié)目,在北京天橋劇場等場地演出。在那場轟動一時的演出中,柴科夫斯基的經典音樂和“天鵝”們近乎完美的舞姿,使《天鵝湖》這一劇目給觀眾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芭蕾藝術由此更加廣泛地進入了普通百姓的視野。也正是從那一年開始,中國在蘇聯芭蕾專家的幫助下開始了屬于自己的芭蕾教育之路。

    那次演出后不久,中國很快成立了一個芭蕾舞蹈教員訓練班,蘇聯芭蕾專家奧·阿·伊莉娜到此執(zhí)教。在此基礎上,1954年年底,新中國的第一個專業(yè)舞蹈家的搖籃——北京舞蹈學校成立了。這一年,東北人民藝術劇院兒童劇團的小演員白淑湘幸運地進入了這個中國舞蹈界的第一學府。當時的條件雖差,老師教課卻一如既往的認真,她如饑似渴地學習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外國芭蕾舞、宮廷舞、歷史生活舞和文化課,渴望有一天能出演心目中的芭蕾主角。今天的年輕人恐怕不會想到,舞蹈學校的第一批教師竟是從北京的一所四合院里培養(yǎng)出來的。在香餌胡同,從各個舞蹈團體抽調來的學員們在半年內奇跡般地完成了蘇聯舞蹈學校1至6年級的教學大綱,全部合格通過嚴格的考試。很多學員除了睡覺吃飯以外整天泡在教室里,那種強烈的求知欲和忘我的學習勁頭十分可貴。伊莉娜也不愧為一位嚴厲和經驗豐富的教師,她言傳身教,使學員們自始至終保持著旺盛的學習和工作熱情。

    除了伊莉娜,維·伊·查普林、彼·安·古謝夫等多位蘇聯芭蕾舞蹈專家先后來到中國,應邀在此執(zhí)教,他們的藝術修養(yǎng)很高,掌握著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有很豐富的實踐經驗,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都從他們身上獲益頗深。他們發(fā)現一些同學在實習創(chuàng)作中存在舞蹈動作貧乏的情況,就千方百計地為學生增加多種舞蹈課。

    在蘇聯老師的指導下,舞校和一些表演團體創(chuàng)作了幾十個中、小型舞蹈作品。兩屆編導班的班主任肖慎同志和擔任翻譯工作的朱立人、王祖余等同志,在長達四年多的時間里,為辦好教學工作作出了出色的貢獻。生活是緊張而又愉快的,大家親密無間,互幫互學,那種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那種刻苦勤奮的鉆研勁頭,至今回憶起來,仍使人激動不已,受到鼓舞。

    【中國第一只“白天鵝”的騰飛】

    到北京舞蹈學校后不久,古謝夫就開始指導中國首批芭蕾舞演員們排練大型舞劇,排練的劇目正是《天鵝湖》;垩圩R珠的古謝夫,從六七個主角人選中選擇了白淑湘。其實,論身體條件,白淑湘的腰腿軟度不夠,身材也比較高大,這給她在完成芭蕾舞動作時帶來了不少難度。但是,她憑借頑強的毅力克服了這些缺陷。每天上完課,她還要加練一段時間,總是最后一個走出練功房。節(jié)假日,她放棄休息,在練功房整天單調地重復著同一個動作,陪伴她的只有那面練功的大鏡子。

    《天鵝湖》中有個高難動作,要求演員用一條“主力腿”在原地用腳尖腳掌起落,另一條“動力腿”甩動,身體作360度的旋轉,而且要連續(xù)旋轉32圈,白淑湘為了達到在原地旋轉不移動位置,用四把椅子把自己圍起來,在圈內不停的旋轉,多少次摔倒了爬起來再練,腿不知被椅子碰傷多少處,青一塊、紫一塊,傷痕累累。為了舞臺上的32圈,白淑湘在臺下就必須練習一口氣轉70多圈。腳指甲不知道磨掉了多少次,練完脫下舞鞋,里面常常沾滿了血。白淑湘用這股超常人的韌勁,終于練到能穩(wěn)穩(wěn)當當地連續(xù)轉出32圈。

    1958年6月30日,北京舞蹈學院的《天鵝湖》在天橋劇場首次公演。帷幕拉開,舞臺上白淑湘飾演的“白天鵝”奧杰塔完美、準確的動作,嫻熟、優(yōu)雅的舞姿,明快的節(jié)奏,矯健的身段,贏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8歲的白淑湘成功了!中國從此有了自己的“白天鵝”!激動的觀眾潮水般涌向臺前,將大把大把的鮮花獻給演員們。觀看演出的中央領導周恩來、陳毅同志走上舞臺,對她表示熱情地祝賀和勉勵。周總理親切地說:“從事芭蕾藝術要不斷地提高技藝,精益求精,要成為這個領域里的行家!边@句話一生都在不斷地激勵著白淑湘。

    這次演出的版本頗為復雜。第二、四幕屬于1895年俄羅斯編導伊萬諾夫和彼季帕的版本和風格,序、一、三幕和尾聲是布爾梅斯捷爾的版本,有些部分古謝夫作了新的處理。為了有別于其他國家的風格,同時也為了培養(yǎng)中國的編導和教師,古謝夫特意組織了李承祥、王世琦、栗承廉、張旭和鄔?档葏⒓釉搫∥璧钙瑪嗟木帉Ш团啪。無論從藝術水平和芭蕾技巧的難度,以及演出的規(guī)模來看,這部作品的上演都堪稱新中國芭蕾舞藝術的一次“起飛”。而且,中國“白天鵝”的騰飛,如果從開辦舞蹈教員訓練班算起,僅僅經歷了四個春天。繼《天鵝湖》之后,中蘇兩國芭蕾舞藝術家趁熱打鐵,又連續(xù)排演了《海俠》、《吉賽爾》兩部傳統(tǒng)芭蕾舞劇,這兩部舞劇都很快完成,白淑湘順理成章地再次擔當角色。

    1959年年底,經文化部批準正式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專業(yè)性芭蕾舞團——北京舞蹈學校實驗芭蕾舞團,承擔繁榮中國芭蕾舞藝術,并配合舞校教學實習演出和培養(yǎng)演員的任務。它就是中央芭蕾舞團的前身。

    由于舞團的絕大部分演員是舞蹈學校的教員和在校學生,因此一到演出幾乎全校動員,連鋼琴組的老師們都要在劇中充當角色,文化課教員、行政人員也要兼做舞臺工作,樂隊伴奏也是請新影樂團幫忙,真是上下一股勁,演出也生氣勃勃。而且,建團的頭幾年,正趕上國家的“三年困難時期”,大家的伙食很差,學生們的營養(yǎng)品也很少,但全體師生不講條件,在排練中一絲不茍,在演出中兢兢業(yè)業(yè),那種為藝術獻身的精神,在今天看來十分可貴。不久,白淑湘隨團赴東南亞國家演出,周恩來總理和陳毅副總理又一次觀看了演出。這次嘗試性的出國演出,居然震動了歐洲,連英國的《泰晤士報》都報道了演出情況。

    【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的出現】

    從上世紀50年代末到1964年,白淑湘經歷了芭蕾舞事業(yè)的黃金階段。從《天鵝湖》后,中國開始大量排演經典芭蕾劇目。白淑湘在近10部古典芭蕾劇目中擔任了主要角色。早在1950年,中央戲劇學院舞蹈團就上演了大型芭蕾舞劇《和平鴿》。這是新中國第一代芭蕾舞藝術家想用芭蕾的形式反映中國社會生活的嘗試,雖然還不夠成熟,但有著積極的意義。后來,在蘇聯專家的幫助下,中國芭蕾在沿用蘇聯戲劇芭蕾以文學為本的創(chuàng)作方法的基礎上,開始了傳統(tǒng)舞劇的實踐。比如,李承祥等編導的《魚美人》就是“想通過《魚美人》的創(chuàng)作為中國的舞劇發(fā)展做一些試驗,探索建立一種新的舞劇體系——中國古典舞與西方芭蕾舞相互補充的體系”。不過,中國芭蕾舞中最成功、影響最大的還得說《紅色娘子軍》,它堪稱芭蕾“中國化”的標志。

    1962年,為了刻畫出《紅色娘子軍》中的形象,中央歌劇舞劇院芭蕾舞團編導6人,主演5人組成《紅色娘子軍》創(chuàng)作組,前往海南屯昌的解放軍某部當兵一個半月,體驗生活。不料,《紅色娘子軍》完成后,請有關領導審查時,一位領導看后說:“氣質不夠。滿臺‘娘子’不見‘軍’,手中拿著‘燒火棍’!”全體演員、演奏員100多人又到部隊當兵一個半月;貋砗笤傺荩瑲赓|果然有了明顯變化。

    在1962年10月舉辦的廣州秋季出口商品交易會上,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亮相演出。當時正在廣州演出的古巴芭蕾舞團的演員看完后,都激動地跑上臺,與中國演員擁抱在一起。在后來的座談會上,古巴著名芭蕾舞蹈家阿麗西婭·阿隆索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連連稱贊:“在芭蕾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拿著刀槍的足尖舞,很精彩,你們太了不起了!”這位阿隆索,與白淑湘早已有過交集,她曾于1961、1964年兩次率古巴國家芭蕾舞團訪華。那時,她的雙目就幾近失明,堅持上臺,由女兒在側臺小聲指示方向才能演出。阿隆索后來說,她最念念不忘的就是中國同行白淑湘,“我們曾經多年失去聯系,特別希望能夠與老朋友見面。”

    《紅色娘子軍》的出現,使中國芭蕾從此被習慣性地稱為“紅天鵝”。在《紅色娘子軍》上演之前,芭蕾舞在中國觀眾心目中只是“舶來品”藝術,而《紅色娘子軍》則以芭蕾舞劇的形式展示了中國革命的盛大場景。它一上演,就在當時社會上引起了轟動。由貴族化的“白芭蕾”進入革命化的“紅芭蕾”,不僅是因為一種現實的需要,而且也是一種信仰的追求。而由白淑湘塑造的中國勞動婦女、女紅軍指揮員“吳瓊花”感人的藝術形象,是那樣的光彩照人、深入人心。直到今天,《紅色娘子軍》那種融西方芭蕾舞與中國民族舞技巧于一體、別具一格的藝術表現手法,仍然可以引起很多人的共鳴。

    《紅色娘子軍》的成功,讓白淑湘的芭蕾事業(yè)發(fā)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后來的歲月里,白淑湘繼續(xù)獻身于芭蕾,以獨特的藝術風格,敏捷的技巧,非凡的表現力,成功地塑造了眾多不同性格的藝術形象……如今的她,身為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舞蹈家協會會長,依然對芭蕾歲月念念不忘。 

    白淑湘 - 藝術成就

     白淑湘, 芭蕾舞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祖籍遼寧新賓,生于湖南耒陽。10歲習舞。1959年畢業(yè)于北京舞蹈學校,為該校第一屆畢業(yè)生。1952年-1954年任東北人藝兒童劇團學員、演員。1959年  -1980任中央芭蕾舞團演員。1980年后任中國芭蕾舞學會副會長,北京芭蕾舞團副團長,全國文聯委員。1992年1月當選為第六屆中國舞蹈家協會主席。1996年12當選為中國文藝界聯合會第六屆全委會副主席。是第五至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文藝)、祖國統(tǒng)一聯誼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擅長世界古典芭蕾舞表演藝術,1958年擔任芭蕾舞劇《天鵝湖》主角。1964年擔任新中國第一個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女主角。1980年8月,她與加拿   大舞蹈家馬丁先生同臺演出《堂吉訶德》雙人舞,同年還主演了法國芭蕾舞劇《希爾維婭》。曾獲1980年第一屆全國舞蹈比賽優(yōu)秀表演獎,1981年文化部表演一等獎。1981年參加菲律賓國際芭蕾舞表演節(jié),獲集體一等獎。 

    白淑湘 - 主要作品

    白淑湘在《天鵝湖》中的白天鵝和黑天鵝,受到舞蹈界和觀眾的歡迎。在中國芭蕾《紅色娘子軍》中,她成功地塑造了女主角瓊花的形象。在《海俠》、《吉賽爾》、《巴黎圣母院》、《巴赫奇薩拉依淚泉》和《希爾薇婭》等10多部古典芭蕾劇目中,她都曾擔任過主要角色。

    白淑湘 - 相關評價

    白淑湘 這位將一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貢獻給中國芭蕾事業(yè),并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芭蕾藝術家,依然保持著平和、謙遜的心態(tài)。她很少談及自己在事業(yè)上取得的成就,而是站在宏觀的高度來看待中國芭蕾事業(yè)的歷程和前景。她說:“文革以前,中國的芭蕾事業(yè)是第一個高潮,文革后是第二個高潮,現在是第三個高潮。當前活躍在中國芭蕾舞臺上的新人很出色,他們在業(yè)務上獨當一面。幾十年過去了,許多劇目久演不衰,依然深受觀眾的歡迎!彼龑δ贻p演員們寄予厚望,并相信中國的芭蕾事業(yè)會不斷走向新的輝煌。

    白淑湘 - 精彩視頻

    【白淑湘、李承祥:六十年芭蕾人生夢】

    白淑湘

    TAGS: 中國 文化人物 演員 舞蹈家 藝術家 芭蕾舞
    名人推薦
    • 葉封
      字井叔,號慕廬,又號退翁,先世浙江嘉善人,后遷居湖北黃陂。家貧,刻苦自學,中清順治十六年進士,官登封知縣,有善政。遷西城兵馬司指揮。
    • 葉恒
      葉恒(生卒年未詳),字敬常,鄞縣人。元至元元年(1335)任余姚州判官。
    • 阿依吐拉
      維吾爾族。舞蹈女演員。新疆庫車人。
    • 崔夢花
      祖籍山東牟平。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史論專業(yè),碩士學位研究生結業(yè),F任文化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大校軍銜。中國舞蹈家協會會員。
    • 蔡珊
      蔡珊,女,1991年4月出生,湖北武漢人,2012年畢業(yè)于武漢職業(yè)技術學院。09屆校團委美工部部長。資深設計師,自由策劃人。經過自己不斷努力和經歷,...
    • 陳明玉
      陳明玉,1933年1月生,女,福建三明人,幼兒園教師,1988年底退休,小學高級教師。系福建省社會科學聯合會會員、三明市詩詞協會會員、三明市重機廠...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