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1850年8月5日—1893年7月6日),19世紀后半期法國優(yōu)秀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莫泊桑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 “短篇小說之王”,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莫泊桑在近1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里,共出版27部中短篇小說集和6部長篇小說。

    居伊·德·莫泊桑 - 簡介

    居伊·德·莫泊桑是十九世紀法國最杰出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之一。他勤奮地創(chuàng)作了一生,由于過度勞累得了精神錯亂病,后來被送進巴黎的一家瘋人院。公元1893年7月6日莫泊桑逝世,年僅43歲。

    莫泊桑于公元1850年8月5日出生在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狄埃卜城附近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他的祖輩都是貴族,但到他父親這一代時沒落了,父親做了交易所的經(jīng)紀人。他的母親出身于書香門第,愛好文學,經(jīng)常對文學作品發(fā)表議論,見解獨到。莫泊桑出生不久,他的父母由于經(jīng)常鬧矛盾而分居了,他和母親住在海邊的一個別墅里。幼年時的莫泊桑喜歡在蘋果園里游玩,在草原觀看打獵,喜歡和農(nóng)民、漁夫、船夫、獵人在一起聊天、干活,這些經(jīng)歷使莫泊桑從小就熟悉了農(nóng)村生活。

    從童年時代起,母親就培養(yǎng)他寫詩,到兒子成為著名作家時,她仍然是莫泊桑的文學顧問、批評者和助手,所以他的母親是他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第一位老師。另一位為莫泊桑走上文學道路打下基礎的是他13歲在盧昂中學學習時的文學教師路易·布耶。路易·布耶是一個著名的巴那派詩人,他經(jīng)常指導莫泊桑進行多種體裁的文學創(chuàng)作。1870年,莫泊桑中學畢業(yè)后到巴黎入大學學習法律。這一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他應征入伍。在軍隊中,他親眼目睹了危難中的祖國和在血泊中呻吟的兵士,心里十分難過,他要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下來,以激發(fā)人們的愛國熱情。1871年,戰(zhàn)爭結束后,莫泊桑退役回到巴黎。

    1878年,他在教育部工作之余開始從事寫作。那時,大文學家福樓拜成為莫泊桑文學上的導師,他們兩人結下了親如父子的師徒關系。福樓拜決心把自己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傳授給莫泊桑。莫泊桑非常尊重嚴師的教誨,每篇習作都要送給福樓拜審閱。福樓拜一絲不茍地為他修改習作,對莫泊桑的不少作品表示贊賞,但勸他不要急于發(fā)表。因此,在70年代里,莫泊桑的著述很多,但發(fā)表的卻很少,這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準備階段。

    1880年,莫泊桑的成名作《羊脂球》發(fā)表了,它使莫泊桑一鳴驚人,讀者稱他是文壇上的一顆新星。從此,他一躍登上了法國文壇。莫泊桑的絕大部分作品是從這時到1890年的10年間創(chuàng)作的。此間,他寫成短篇小說約300篇,長篇小說6部,還寫了3部游記、1部詩集及其它雜文。莫泊桑光輝的文學藝術成就,對世界文學寶庫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寫作藝術技巧的成就,不僅在法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后來的歐洲及中國作家都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

    居伊·德·莫泊桑

    居伊·德·莫泊桑 - 生平

    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一八五零年八月五日誕生于諾曼底省,名為貴族后裔,實際上其祖父只是復辟時期的一個稅務官,父親則是一個游手好閑、沒有固定職業(yè)的浪蕩子。莫泊桑在諾曼底的鄉(xiāng)間與城鎮(zhèn)度過了他的童年,一八五九至一八六一,年隨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讀于拿破侖中學,后因父親無行、雙親離異,隨母又回到諾曼底。故鄉(xiāng)的生活與優(yōu)美的大自然給莫泊桑的影響很深,成為他日后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1850年出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1870年到巴黎攻讀法學,適逢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遂應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軍部和教育部任職!   

    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準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tài),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jié)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   

    莫泊桑在諾曼底的鄉(xiāng)間與城鎮(zhèn)度過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隨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讀于拿破侖中學,后因父親無行、雙親離異而隨母又回到諾曼底。故鄉(xiāng)的生活與優(yōu)美的大自然給莫泊桑的影響很深,成為了他日后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莫泊桑的母親夢爾·勒·普阿特文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學修養(yǎng)的婦女,莫泊桑從小就深受她的熏陶,而夢爾的哥哥在青年時期曾是著名作家福樓拜以及巴拉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同窗好友,深遠的世交使莫泊桑在盧昂城高乃依中學念書的時候,就結識了舅舅的這兩位好友。這時他早已是一個喜愛文學并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的青年。他從這兩個前輩那里聽到了“簡明的教誨”,獲得“對于技巧的深刻認識”與“不斷嘗試的力量”?上У氖锹芬住げ家1869年去世了。同年,莫泊桑來到巴黎大學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莫泊桑被征入伍。在軍隊里擔任過文書與通訊工作。在這場災難中,他目睹了法軍可恥的潰敗,當權者、有產(chǎn)者的卑劣,普通人民愛國主義的熱情與英勇抗敵的事例,感觸很深,日后成為了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重要源泉。   

    戰(zhàn)后退伍,由于家庭經(jīng)濟的拮據(jù),莫泊桑于1872年3月開始在海軍部任小職員,7年之后,又轉入公共教育部,直到1881年完全退職。在小職員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莫泊桑不幸染上了無形的惡習,私生活放蕩,這種下了他過早身亡的禍根。但另一方面。他又勤奮寫作,并且以福樓拜為師,在他的具體指導下刻苦磨礪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他于1876年又結識了阿萊克西,瑟阿爾、于斯曼等作家,他們都共同以左拉為崇拜對象,經(jīng)常在左拉坐落在巴黎郊區(qū)的梅塘別墅聚會,是為“梅塘集團”。1880年,“梅塘集團”六作家以普法戰(zhàn)爭為題材的合集《梅塘之夜》問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為出色,這個中篇的輝煌成功,使莫泊桑一夜之間即蜚聲巴黎文壇。   

    莫泊桑是十九世紀后期自然主義文學潮流中僅次于左拉的大作家。他繼承了法國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傳統(tǒng),又接受了左拉的影響,帶有明顯的自然主義傾向。他在相當短暫的一生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文學成就。他既是一系列著名長篇小說的作者,更是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巨匠。他數(shù)量巨大的短篇小說所達到的藝術水平,不僅在法國文學中,而且在世界文壇上,都是卓越超群的,具有某種典范的意義,所以人稱“短篇小說之王”。   

    莫泊桑的母親洛爾·勒·普阿特文具有深厚的文學修養(yǎng),莫泊桑從小就深受她的熏陶。洛爾的哥哥阿爾弗萊德頗有文名,青年時期曾是福樓拜以及帕納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同窗。莫泊桑在魯昂城高乃依中學念書時就結識了舅舅的這兩位老友,這時,他早已是一個喜愛文學并已開始習作詩歌的青年,他從這兩位前輩那里聽到了“簡明的教誨”,獲得了“對于技巧的深刻認識”與“不斷嘗試的力量”,可惜的是,路易·布耶于一八六九年就去世了。同年,莫泊桑來到巴黎大學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莫泊桑被征入伍,在軍隊里擔任過文書與通訊工作。在這場災難中,他耳聞目睹了法軍可恥的潰敗、當權者與有產(chǎn)者的卑劣以及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與英勇抗敵的事例,感觸很深,所有這些日后成為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重要源泉。   

    《羊脂球》寫于一八七九年,是莫泊桑經(jīng)過長期寫作鍛煉之后達到完全成熟的標志,緊接著這個中篇,是如噴泉一樣涌出的一大批中短篇小說。從一八八零年到一八九一年因病停筆,十年期間,他共創(chuàng)作發(fā)表了三百余篇中短篇小說,幾乎每年都有數(shù)量可觀的精彩之作問世,特別是在前三四年,佳品更是以極大的密集程度出現(xiàn),一八八一年有《一家人》、《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戴麗葉春樓》,一八八二年有《菲菲小姐》、《一個兒子》、《修軟椅的女人》、《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月光》、《遺囑》,一八八三年有《騎馬》、《在海上》、《兩個朋友》、《珠寶》、《米隆老爹》、《我的叔叔于勒》 (已被選入初中語文教材) 、《勛章到手了》、《繩子》,一八八四年有《燒傘記》、《項鏈》 (已被選入高中英文教材) 、《幸!、《遺產(chǎn)》、《衣柜》等等。一八八五年,莫泊桑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名篇的數(shù)量有所下降,但仍不乏出色之作,如《珍珠小姐》(1886)、《流浪漢》(1887)、《港口》(1889)、《橄欖園》(1890)等。   

    早在以短篇小說成名之前,莫泊桑就開始了長篇小說的創(chuàng)作,他的第一個長篇《一生》經(jīng)過幾年的耕耘,于一八八一年完成,一八八三年問世。自此,他逐漸由短篇轉向長篇,在幾年之內相繼發(fā)表與出版了幾部著名的作品,一八八五年:《漂亮朋友》;一八八六年:《溫泉》;一八八八年:《皮埃爾與讓》;一八八九年:《如死一般強》;一八九零年:《我們的心》。   

    莫泊桑早就有神經(jīng)痛的征兆,他長期與病魔斗爭,堅持寫作。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蕩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到一八九一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后,終于在一八九三年七月六日去世,享年僅四十三歲。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上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數(shù)量最大、成就最高的作家,三百余篇短篇小說的巨大創(chuàng)作量在十九世紀文學中是絕無僅有的;他的短篇所描繪的生活面極為廣泛,實際上構成了十九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風俗畫;更重要的是,他把現(xiàn)實主義短篇小說的藝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在文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主要就是由他短篇小說的成就所奠定的。   

    莫泊桑短篇小說的題材是豐富多彩的,在他的作品里,形形色色的社會生活,如戰(zhàn)爭的潰敗、上流社會的喜慶游樂、資產(chǎn)者沙龍里的聚會、官僚機構里的例行公事、小資產(chǎn)階級家庭的日常生活、外省小鎮(zhèn)上的情景、農(nóng)民的勞動與生活、宗教儀式與典禮、酒館妓院里的喧鬧,等等,都有形象的描繪;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人物,從上層的貴族、官僚、企業(yè)家到中間階層的公務員、自由職業(yè)者、小業(yè)主,到下層的工人、農(nóng)民、流浪漢以至乞丐、妓女,都得到了鮮明的勾畫;法國廣闊天地里,從巴黎鬧市到外省城鎮(zhèn)以及偏遠鄉(xiāng)村與蠻荒山野的風貌人情,也都有生動的寫照。在廣闊的藝術視野與廣闊的取材面上,莫泊桑的短篇顯然超過了過去的梅里美與同時代的都德,而在他廣泛的描寫中,又有著三個突出的重點,即普法戰(zhàn)爭、巴黎的小公務員生活與諾曼底地區(qū)鄉(xiāng)鎮(zhèn)的風光與軼事。   

    由于莫泊桑親身參加過普法戰(zhàn)爭,他在當代作家中就成為這一歷史事件最有資格的描述者。他對戰(zhàn)爭的所見所聞是那樣豐富,而他的體驗感受又是那么深切,因此,他在整個創(chuàng)作的歷程中始終執(zhí)著于普法戰(zhàn)爭的題材,寫出了一批以戰(zhàn)爭為內容的短篇。毫無疑問,他是對這場戰(zhàn)爭描繪得最多的法國作家,可以說,這一歷史事件由于有了莫泊桑才在法國文學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莫泊桑關于普法戰(zhàn)爭的著名短篇有《羊脂球》、《菲菲小姐》、《女瘋子》、《兩個朋友》、《瓦爾特·施那夫斯奇遇記》、《米隆老爹》、《一場決斗》、《索瓦熱老婆婆》、《俘虜》等。   在法國文學中,莫泊桑是公務員、小職員這一小資產(chǎn)階層最出色的表現(xiàn)者,甚至可以說他是這個階層在文學上的代表。他自己長期是這個階層的一員,熟悉這個階層的一切,他以一系列短篇對它的生活狀況、生存條件、思想感情、精神狀態(tài)作了多方面的描寫,這方面出色的短篇有《一個巴黎市民的星期天》、《一家人》、《騎馬》、《珠寶》、《我的叔叔于勒》、《勛章到手了》、《保護人》、《燒傘記》、《項鏈》、《遺產(chǎn)》、《散步》等。   在生活的描繪面上,莫泊桑對法國文學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過去某些作家主要以巴黎生活為描寫對象的傾向,而更多地把諾曼底地區(qū)城鎮(zhèn)鄉(xiāng)村五光十色的生活帶進了法國文學。由于有了莫泊桑,法國北部這個海濱地區(qū)的自然風光、人情世態(tài)、風俗習慣,都得到了十分精彩的描繪。莫泊桑關于諾曼底題材的短篇為數(shù)甚多,重要的有《一個農(nóng)莊女工的故事》、《戴麗葉春樓》、《瞎子》、《真實的故事》、《小狗皮埃羅》、《一個諾曼底佬》、《在鄉(xiāng)下》、《一次政變》、《繩子》、《老人》、《洗禮》、《窮鬼》、《小酒桶》、《歸來》、《圖瓦》等。   

    莫泊桑在自己的短篇里,總是滿足于敘述故事、呈現(xiàn)圖景、刻畫性格,而很少對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很少通過形象描繪去追求作品豐富的思想性,而且,他也并不是一個以思想見長的作家。在現(xiàn)實生活里,他是一個思想境界并不高的公務員,對現(xiàn)實生活的認識并不深刻豐富,因此,他的短篇缺乏雋永的哲理或深蘊的含義,他在其中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往往是顯露而淺明的。   

    莫泊桑在短篇小說中,幾乎很少接觸歷史的、政治的問題,但他作為普法戰(zhàn)爭的參加者,卻對這場民族災難-有嚴正的思考。他在短篇小說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愛國主義思想與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和平主義思想,可算是他作品中最嚴肅、最認真的思想,是他創(chuàng)作中所發(fā)散出來的一束最熾熱的精神火花。   

    莫泊桑短篇小說在思想性上另一值得肯定的價值,是對資產(chǎn)階級上流社會的批判與諷刺。他揭露得較多的是資產(chǎn)者的道德淪喪、生活放蕩;他還比較多地揭示了資產(chǎn)階級家庭中的冷酷,這種冷酷有時表現(xiàn)為漠然與隔閡的關系,有時則演化為深刻的仇恨與尖銳的矛盾。   

    莫泊桑短篇小說思想性的另一頗具特色的內容,是對小人物、公務員、雇員的人道主義的同情。由于莫泊桑本人就是公務員行列中的一員,他對小公務員雖不乏諷刺與嘲笑,但基本上抱憐憫的態(tài)度。在他看來,這些公務員實際上過著一種監(jiān)牢的生活。他從人的正常生活的觀念出發(fā),寫出了行政牢房在人身上造成的扭曲與異化并寄予同情,使他的短篇具有了人道主義色彩。   

    整個說來,莫泊桑短篇小說的思想內容并不深刻,意境并不深遠,在戰(zhàn)爭問題上,在社會現(xiàn)實問題上,他的思想并沒有超過一個對普法戰(zhàn)爭有正常認識的愛國者的水平,一個具有常情常理的公務員的水平。當然,他對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思想又不可能是單純的。這也反映在他的短篇中,一方面他對勞動人民有著同情,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描寫下層人物中的人性惡;一方面他對純潔忠貞的愛情作過贊頌,另一方面他又樂于描寫縱欲淫亂的故事;一方面他對資產(chǎn)階級共和派、民主黨有過辛辣的諷刺,另一方面他又不止一次在字里行間對社會主義者、巴黎公社加以丑化;一方面他在小說里表現(xiàn)了清晰的思想,另一方面他有的小說又有神秘主義情緒與精神變態(tài)的跡象。他短篇中所有這些消極因素,反映了莫泊桑本人的另一個方面,即他作為一個世俗的、染有放蕩的惡習、精神不甚健康的公務員的那個方面。此外,有些短篇,因為莫泊桑在其中只滿足于講故事,又不免有客觀主義的傾向。   

    莫泊桑在文學史上的首要貢獻,在于把短篇小說藝術提高到一個空前的水平。   

    逼真自然,是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中追求的首要目標,也是他現(xiàn)實主義小說藝術的重要標志,較之十九世紀前期巴爾扎克、斯丹達與梅里美,莫泊桑的短篇已經(jīng)完全擺脫浪漫主義色彩,更拋棄了傳奇小說的一切手法。在選材上,莫泊桑的短篇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故事或圖景為內容,平淡準確得像實際生活一樣,沒有人工的編排與臆造的戲劇性,不以驚心動魄的開端或令人拍案叫絕的收煞取勝,而是以一種真實自然的敘述藝術與描寫藝術吸引人。在描述中,莫泊桑甚至不用情節(jié)作為短篇的支架與線路,更力戒曲折離奇的效果,他總以十分纖細、十分隱蔽、幾乎看不見的線索將一些可信的小事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聰明而不著痕跡地利用最恰當?shù)慕Y構,把主要者突出出來并導向結局。以他的名篇《一家人》而言,幾乎沒有什么特別的故事可言,所寫的只是一個公務員家庭里從頭一天晚上到第二天晚上所發(fā)生的事,惟一可稱為情節(jié)的僅僅是老太太的休克,但小說卻絕妙地表現(xiàn)了公務員家庭生活的情景與他們的精神狀態(tài),讀者在這里看到的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生活現(xiàn)實,而且所有這些細節(jié)寫得生動真切,富有情趣,具有可讀性的藝術魅力。其他如《在一個春天的夜晚》、《戴麗葉春樓》、《水上》等,都屬于這一類型。莫泊桑所有這些作品實際上已形成了情節(jié)淡化與生活圖景自然化的傾向,現(xiàn)代小說藝術的一個特點在他這里已露端倪。   

    在對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不追求色彩濃重的形象、表情夸張的面目、驚天動地的生平與難以置信的遭遇,而致力于描寫“處于常態(tài)的感情、靈魂和理智的發(fā)展”(《論小說》),表現(xiàn)人物內心的真實與本性的自然,通過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狀態(tài)與在一定情勢下必然有的最合情理的行動、舉止、反應、表情,來揭示出其內在心理與性格的真實,他描寫人物性格極為出色的一系列名篇如《一個諾曼底佬》、《小狗皮埃羅》、《羊脂球》等,無不具有這種特點。在莫泊桑的短篇里,也曾出現(xiàn)過一些不平凡的、有英雄行為的人物,如米隆老爹、索瓦熱老婆婆、莫里索先生與索瓦日先生、農(nóng)婦貝蒂娜等,另外,還有一些具有高尚品格的人物,如《西蒙的爸爸》中的鐵匠菲力普、《幸!分袨榱藧矍閽仐墭s華富貴的蘇姍娜等,在這些正面人物的描繪上,莫泊桑從不給他們加上神圣的光圈,從不賦予他們格外堂皇的形貌,而力圖把他們描繪得像普通人一樣平凡自然,有時還讓他們在形貌上比一般人更不起眼,甚至更丑陋,有時又并不回避指出這些人物身上的可笑之處和缺點過錯,因此,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這些人物既像普通的人,又是并不多見、難能可貴的普通人;既像平凡的人,又是有著非凡特點的平凡人。莫泊桑短篇小說在人物描寫上的現(xiàn)實主義藝術,總的來說,就是人物形象的自然化與英雄人物的平凡化,這兩個特點使他不是與過去的小說藝術,而是與他之后的現(xiàn)代小說的寫實藝術聯(lián)系了起來。   

    莫泊桑力求逼真自然的寫實方法是與他的現(xiàn)實主義典型化的藝術思想不可分的。他嚴格地把“逼真”和“真實”區(qū)分了開來,他摒棄照相式的真實,而致力于“把比現(xiàn)實本身更完全、更動人、更確切的圖景表現(xiàn)出來”,他善于在那些粗糙、混雜、零散、瑣碎的日常生活現(xiàn)象中進行選擇,舍去所有對他的主題無用的東西,采用其中最具特征性的細節(jié),以“突出表現(xiàn)那些被遲鈍的觀察者所忽視的,然而對作品有重要意義和整體價值的一切”(《論小說》)。在這一方面,莫泊桑與自然主義的實錄性的寫作方法有所不同,從而避免了這種方法所必然帶來的繁瑣拖沓的文風。事實上,在他的短篇中,典型化的場面、圖景與細節(jié)幾乎處處可見,如在《兩個朋友》中,莫泊桑所要表現(xiàn)的是巴黎被圍并處于饑餓狀態(tài)、戰(zhàn)爭的破壞與敵人的殘暴以及普通巴黎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等一系列重大的歷史內容,如此豐富的一切,僅僅用了四個中心畫面,即兩朋友在巴黎饑餓街頭的相遇、戰(zhàn)前垂釣之樂的回顧、戰(zhàn)火下冒險的追求以及被俘后的就義,就完整而鮮明地傳達給了讀者,四個中心畫面高度集中,蘊含著豐富的含義,顯然是作者剪裁加工、進行了提煉與典型化的結果。   

    莫泊桑藝術描寫的逼真自然與他作品中形象的鮮明,首先來自他觀察的廣泛、深刻與獨具見地。他在長期的習藝過程里,從老師福樓拜那里接受了這樣的教導:“對你所要表現(xiàn)的東西,要長時間聚精會神地觀察它,以便能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見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曾被發(fā)現(xiàn)的東西,為了要描寫一堆篝火和平原上的一株樹木,我們要面對著這堆火與這株樹,一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了它們和其他的樹、其他的火不大相同的特點的時候”(《論小說》),莫泊桑把這稱之為“作家獲得獨創(chuàng)性的方法”。正因為莫泊桑所認定的獨創(chuàng)性“是思維、觀察、理解和判斷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并且他在福樓拜的指導下長期進行了這種鍛煉與實踐,培養(yǎng)了他以“一種為自己所特有而又是從他深刻慎重的觀察中綜合得出來的方式來觀察宇宙萬物、事件和人”的才能,所以,在他的短篇中,不論現(xiàn)實題材、形象圖景、生活場面還是人物性格,都莫不別開生面,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絕不雷同,更不落于俗套或陷于程式化,總之,如他自己所追求的那樣,是“充滿個性的人世假象”。   

    在表現(xiàn)形式上,莫泊桑是爐火純青的技藝的掌握者。他不拘成法,不恪守某種既定的規(guī)則,而是自由自在地運用各種方式與手法。在描述對象上,有時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有時是事件的某個片斷,有時是某個圖景,有時是一段心理活動與精神狀態(tài),既有故事性強的,也有情節(jié)淡化的甚至根本沒有情節(jié)的,既有人物眾多的,也有人物單一的,甚至還有根本沒有人物的;在描述的時序上,有順敘,有倒敘,有插敘,有目前與過去兩重時間的交叉;在描述的角度上,有客觀描述的,也有主觀描述的,有時描述者與事件保持了時空的距離,有時描述者則又是事件的參加者,有時描述者有明確的身份,有時則又身份不明。在莫泊桑的短篇里,描述方法的多樣化與富于變化,無疑是他以前的短篇小說作家所未具備的。他大大豐富了短篇小說的描述方式,提高了敘述藝術的水平,為后來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開辟了更為廣闊的道路。   

    如果說莫泊桑在技法上是不拘成法、絕對自由的話,那么,他在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的藝術規(guī)律面前,卻是一個忠實的服從者,他深知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最基本的要求,是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現(xiàn)盡可能豐富的生活內容,為此,他服從藝術規(guī)律而力求他的短篇以小見大,以一當十。要達到這個藝術境界,除了題材、圖景與人物的典型化外,最重要的就是藝術上的錘煉,這正是莫泊桑長期在福樓拜指導下刻苦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福樓拜曾向他提出過這樣嚴格的要求:“只用一句話就讓我知道馬車站有一匹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來匹是不一樣的!蹦瓷=K于掌握了這種高超的技藝,使他的短篇成為以小見大、言簡意賅、高度精練的藝術典范。在他的小說里,以短小的篇幅、少量的文字,完整地、準確地、鮮明地表現(xiàn)一種現(xiàn)實、一個事件、一種性格、一種狀態(tài)的范例,屢見不鮮,不勝枚舉。   

    莫泊桑的簡練并不等于粗略,善于以白描的筆法進行勾畫是他的特長,而以豐富鮮明的色彩進行細致的描繪,亦是他才能之所在,當他需要的時候,他往往繪制出精細入微的圖景。為了揭示那些有身份的上等人的饞嘴、自私與厚顏,他把羊脂球那一籃引起他們心動的食物描寫得似乎能聞其香、能見其色、能知其味;為了給普魯士人留下一幅諷刺性的畫像,他如此細致地描寫了軍官嘴上兩撇典型的普魯士式的胡子,甚至讓讀者看到了“胡子尖上只剩了一根金黃色的細絲”。   

    莫泊桑是法國文學史中的語言大師之一,他摒棄華麗的辭藻,使用最規(guī)范的語言,追求“一個字適得其所的力量”。他的文學語言清晰、簡潔、準確、生動,像一池透明的清水。他的語言不僅與他精練的敘述方式、簡明的白描手法相得益彰,巧合天成,而且,在寫景狀物、繪聲繪色上也具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正是以這種優(yōu)美的語言,莫泊桑對諾曼底的山川平野、小鎮(zhèn)情貌、田舍風光、漁家景象、巴黎街景以及朝暮晦明的自然景色,進行了卓越的描繪,留下了一幅幅構圖清爽、色彩鮮明的畫面,具有高度的藝術水平,如《月光》中對月色的描寫,即為膾炙人口之一例。   

    總的來說,莫泊桑的短篇小說創(chuàng)作體現(xiàn)了一整套完整的現(xiàn)實主義小說藝術,這既是對以往現(xiàn)實主義文學傳統(tǒng)的繼承,也是對它的補充與豐富。應該指出,莫泊桑雖然基本上恪守寫真實的原則,但也并不放棄對非現(xiàn)實主義的藝術效果的追求,他有時在細節(jié)上加以浪漫主義的夸張,如在《珠寶》中,主人公喪妻后竟然那么失望,以致“不到一個月的工夫頭發(fā)全都變白了”;他有時著力渲染神秘主義的氣氛,如《水上》中對人物在夜間無名恐怖心理的描寫;他有時更追求怪誕的效果,如《他是誰》中的種種不可理解的細節(jié)。當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較之傳統(tǒng)的現(xiàn)實主義,還有一種更為引人注意的新成分,即自然主義的成分。盡管莫泊桑否認自己是自然主義作家,但由于他處于自然主義文學思潮興盛的時代,出入自然主義文學的圈子,深受這種思潮的熏陶,他的寫實藝術自然就帶上了自然主義的特點,這種特點表現(xiàn)在他的短篇中,主要是他對人的生理本能、對人的“肉體”和“肉欲”的觀察與表現(xiàn)。在《一次郊游》與《保爾的女人》里,推動人物行動的實際上是對肉欲的或隱秘或露骨的追求,作者把人物的行動與故事情節(jié)都建立在這種性的生理本能的基礎上;同樣,在《一個農(nóng)莊女工的故事》中,不僅人物盲目的性本能是具體情節(jié)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委與契機,而且構成整篇小說的基本矛盾,決定人物的情緒、感情以及人物之間關系變化的,是人對生育后代的本能渴求,女雇工與農(nóng)莊主人的矛盾由此而來,矛盾的解決也系決于此。把生理的動因寫得如此明顯突出,這是自然主義給文學帶來的一個變化,也正因為莫泊桑對“肉”有了某種關注并企圖把它帶進文學,所以,在他的風景描寫中甚至出現(xiàn)了這樣的文句:“世界上有許多美麗的角落,給我們的眼睛帶來的一種肉感美,使你不由得要用肉體的愛去愛它們!保ā端魍邿崂掀牌拧罚┠瓷6唐≌f中的自然主義特點,在他的長篇小說里有更多的表現(xiàn)。

    居伊·德·莫泊桑 - 職業(yè)生涯

    莫泊桑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國西北部諾曼底省的一個沒落貴族家庭。莫泊桑在諾曼底的鄉(xiāng)間與城鎮(zhèn)度過了他的童年,只是在1859年至1860年隨父母到巴黎小住就讀于拿破侖中學,后因父親無行、雙親離異而隨母又回到諾曼底。故鄉(xiāng)的生活與優(yōu)美的大自然給莫泊桑的影響很深,成為了他日后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莫泊桑的母親夢爾·勒·普阿特文是一個具有深厚文學修養(yǎng)的婦女,莫泊桑從小就深受她的熏陶,而夢爾的哥哥在青年時期曾是著名作家福樓拜以及巴拉斯派詩人路易·布耶的同窗好友,深遠的世交使莫泊桑在盧昂城高乃依中學念書的時候,就結識了舅舅的這兩位好友。這是他早已是一個喜愛文學并已開始詩歌創(chuàng)作的青年。他從這兩個前輩那里聽到了“簡明的教誨”,獲得“對于技巧的深刻認識”與“不斷嘗試的力量”?上У氖锹芬住げ家1869年去世了。同年,莫泊桑來到巴黎大學改修法律,不久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莫泊桑被征入伍。在軍隊里擔任過文書與通訊工作。在這場災難中,他目睹了法軍可恥的潰敗,當權者、有產(chǎn)者的卑劣,普通人民愛國主義的熱情與英勇抗敵的事例,感觸很深,日后成為了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又一個重要源泉。 

    戰(zhàn)后退伍,由于家庭經(jīng)濟的拮據(jù),莫泊桑于1872年3月開始在海軍部任小職員,7年之后,又轉入公共教育部,直到1881年完全退職。在小職員空虛無聊的生活中,莫泊桑不幸染上了無行的惡習,私生活放蕩,這種下了他過早身亡的禍根。但另一方面。他又勤奮寫作,并且以福樓拜為師,在他的具體指導下刻苦磨礪達十年之久。在此期間,他于1876年又結識了阿萊克西,瑟阿爾、于斯曼等作家,他們都共同以左拉為崇拜對象,經(jīng)常在左拉坐落在巴黎郊區(qū)的梅塘別墅聚會,是為“梅塘集團”。1880年,“梅塘集團”六作家以普法戰(zhàn)爭為題材的合集《梅塘之夜》問世,其中以莫泊桑的《羊脂球》最為出色,這個中篇的輝煌成功,是莫泊桑一夜之間即蜚聲巴黎文壇。

    除了《羊脂球》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chuàng)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chuàng)作了6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莫泊桑早就有神經(jīng)痛的征兆,他長期頑強的與病魔斗爭,堅持寫作,巨大的勞動強度與未曾收斂的放蕩生活,使他逐漸病入膏肓。直到1891年,他已不能再進行寫作,在遭受疾病殘酷的折磨之后,終于在1893年7月6日逝世,享年僅43歲。

    居伊·德·莫泊桑 - 個人軼事

    “和不正經(jīng)的女人交往太多!”

    1893年7月,左拉在莫泊桑葬禮的悼詞中說:“他文思敏捷,成就卓著,不滿足于單一的寫作,充分享受人生的歡樂!边@人生的歡樂,指的是莫泊桑喜歡劃船、游泳和追逐女人。對于這個終身未娶的作家來說,女性在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他筆下的人物,都是如此。

    莫泊桑是在愛情和運動中度過他的青年時代的。他最喜愛劃船和游泳。18歲時,他在家鄉(xiāng)海灘上看到很多來自巴黎的穿泳衣的女郎。他貪婪地盯著她們,設法結識了一位名叫法妮的姑娘。法妮媚人的笑容和優(yōu)雅的風度迷住了莫泊桑,他毫不遲疑地寫了一首表達心意的詩獻給她。但是幾天后,莫泊桑去拜訪法妮時,她正和幾個男青年嘲笑著朗讀他的詩。羞慚憤怒之余,他認定女人是虛假、輕浮和令人鄙視的生靈。她們在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理由是滿足男人的情欲。從此,他對女人有了成見。

    19歲時,莫泊桑中學畢業(yè),同年在巴黎法律學院注冊入學。1870年7月,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后,他棄學從軍。戰(zhàn)后,他在海軍部謀得一個抄抄寫寫的小職員職位。繁瑣的公務和與那些唯唯諾諾的人共事,他感到厭煩和惱火。一到假日,他就到塞納河畔散步,在河里游泳。這期間,他與5個酷愛水上運動的伙伴購買一艘游艇,并取名“玫瑰之葉號”。他們成立了小社團,常常是吃喝無度、私通濫交直至精疲力竭。他們常常在游艇上帶幾個女子,一起尋歡作樂,每次劃船后總以和女人睡覺完事。他們經(jīng)常交換性伴侶,互相攀比情愛業(yè)績。莫泊桑最喜歡鄉(xiāng)間漂亮姑娘,她們打扮樸素,體態(tài)豐滿而頭腦簡單。他在一篇題為《繩子姑娘》的小說里就講到了這段荒唐經(jīng)歷,這位繩子姑娘毫不動情地與5個小伙子上床,懷了孩子也不知道是誰的。這種放蕩行為終于給莫泊桑帶來了惡果:他染上了梅毒。雖然在初期他并不在意,仍舊吃喝玩樂,嫖妓宿娼,但最后正是這種疾病送了他的命。

    沙龍貴婦和小姐的寵兒

    莫泊桑來自諾曼底農(nóng)村,習慣與平民女子和妓女交往,剛到巴黎時,甚至跟貴夫人打交道的禮節(jié)、稱呼都要請教福樓拜。莫泊桑成名后,不但在國內名聲大震,在國外也很受歡迎。財源滾滾而來,購別墅、買游艇,同時擴大社交圈子。莫泊桑體魄健壯,風流瀟灑,儀表堂堂,頗得仕女們的青睞。隨著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上流社會的女士對他也愛慕和追求了。閨閣小姐甚至寫信給他表示景仰和愛慕。莫泊桑討女人的喜歡,除了才華橫溢、相貌出眾外,在性格上也有特點。在莫泊桑身上,既有野蠻的獸性,又有對人的憐憫,既天真又狡詐,既胡鬧又真誠,既善良又愚蠢。這個多才多情又魯莽的鄉(xiāng)下人,很討女人的喜歡。

    在莫泊桑交往的貴婦人中,最親近的、被稱作“友誼守護神”的是埃爾米娜·勒孔特·杜努伊,是他的同鄉(xiāng)。在風和日麗的季節(jié),他一有空就到她家,在別的地方從沒有像在她身邊那樣感到慰藉。這是一位金發(fā)披肩、笑容可掬、性格剛毅、富有膽識、愛好文藝的女子,丈夫在羅馬尼亞工作,她獨自在家撫養(yǎng)兒子,分居的生活令她寂寞。當莫泊;佳奂矔r,她為他朗讀文藝作品。她對這位作家的愛慕是柏拉圖式的精神戀愛。

    對上流社會的貴婦,莫泊桑一方面為之傾倒,一方面認為她們都是“加了奶油的面粉團……講的都是那種話,用的都是那些詞,就像是面粉團。她們在那種社會里的俗套,那就是奶油”。

    沒有一個女人值得終身相許

    1886年1月,比莫泊桑小10歲的弟弟埃爾維結婚了,此時莫泊桑已經(jīng)36歲。聽到弟弟結婚的消息,他茫然不知所措。他自己是否也應該決定終身大事了?但對他來講,這件事是空中樓閣,他認為沒有一個女人值得終身相許。母親不愿意他與平民女子聯(lián)姻,而他追求的名門閨秀卻可望而不可即。莫泊桑是一個性欲極強的人,于是他不斷變換性伴侶。他承認:“我不愛她們,但她們逗我高興。我覺得她們把我迷住了……”他被女人弄得暈頭轉向,因為他缺不了她們。莫泊桑走到哪里,無論在巴黎、戛納還是在國外,他都少不了找女人。

    莫泊桑是否真有所愛?據(jù)說他愛著一位從未透露姓名的女人。他在給她的信中寫道:“我想馬上見到您,無論是在茫茫的大海上,無論是穿過崇山峻嶺,或是漫步在城市或鄉(xiāng)村,我希望您依偎在我身旁,聞著您頭發(fā)散發(fā)的芬芳。我特別想看到您的眼睛,您那充滿柔情蜜意的眼睛……”看來,莫泊桑是真正愛她,但始終沒有結婚。

    莫泊桑風流一輩子,“農(nóng)莊姑娘、飯館侍女、半推半就的寡婦、欲壑難填的太太、阿拉伯女人、黑人婦女、成熟的女市民,他占有過這么一大堆尤物……”結果呢?他因梅毒加上精神病,在1893年7月6日11時離開了人間,享年43歲。

    居伊·德·莫泊桑 - 個人作品

    短篇小說 《月光》《兩個朋友》《女瘋子》《菲菲小姐》《瓦爾特·施納夫斯奇遇記》《一場決斗》《羊脂球》《項鏈》《我的叔叔于勒》

    長篇小說 《漂亮朋友》《一生》《溫泉》《皮埃爾與讓》《如死一般強》《我們的心》

    居伊·德·莫泊桑 - 作品簡介

    《漂亮朋友》

    內容簡介:《漂亮朋友》是莫泊桑批判現(xiàn)實主義成熟與繁榮時期的作品,是莫泊桑的作品中描寫最廣闊、暴露最深刻、批判最有力的一部,《漂亮朋友》展示出莫泊桑藝術視野的廣闊與深邃,以及作為一個藝術家的勇氣與魄力!镀僚笥选访鑼懥朔ㄌm西第三共和國時期,青年資產(chǎn)階級騙子、冒險家杜洛瓦利用種種無恥手段發(fā)跡的經(jīng)過,通過他的發(fā)跡,作家不僅刻畫了杜洛瓦本人靈魂的卑鄙齷齪,更為主要的是深刻地反映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時期政治生活的...

    《羊脂球》

    《羊脂球》是莫泊桑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小說以羊脂球這樣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妓女形象為代表,歌頌了法國人民敢于反抗普魯土侵略者的凜然正氣,以及他們維護民族利益的愛國情操和善良熱情,樂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它以羊脂球被同車旅伴推入火坑的丑惡事件為中心,揭露了法國統(tǒng)治階級的代表——商人、貴族、廠長兼參議員、修女及民主黨人等上流社會的各種角色——在強敵壓境、國家危急的嚴重時刻,首先考慮的不是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尊嚴,而是個人的安危和金錢上的得失。當生命財產(chǎn)受到威脅的時候,他們采取的是不折不扣的保命哲學,口里還堂而皇之地說什么“遇到最強大的人是永遠不應抵抗的”。盡管他們懂得,敵人的無理要求,是對法國和法國人民的羞辱與侵害,他們表面上顯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架勢,然而實際上,在民族利益和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時,這些“愛護名譽”的權威人士沒有片刻猶豫,立即倒向敵人一邊,雙手把羊脂球奉獻給敵人去蹂躪。尤其令人憤慨的是兩個所謂代表上帝的修女也為虎作倀。至于嘴里哼著《馬賽曲》、抵抗高調唱得震天響的民主黨人高尼岱,不費吹灰之力就收到了“坐享其成,暗中獲利”的好處。這一些鮮明而生動地表現(xiàn)了那些雙手插在口袋里弄得錢幣叮當響的體面人物和社會上的各種反動勢力沆瀣一氣、狼狽為好的丑行,具有極大的概括意義。

    普法戰(zhàn)爭后期,普軍長驅直入,以20萬大軍猛敲巴黎的城門,人民群眾奮起保衛(wèi)家園,“國防政府”的首領也口口聲聲地叫嚷“永不投降”,“決不讓出法國堡壘上的一塊石頭”,但背地里卻和敵人勾勾搭搭,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停戰(zhàn)和約。小說里的人物就是法國社會各階層人物的真實寫照。作品字里行間無處不滲透作者對上層人物思想、心理的深刻的觀察,無情的解剖和批判。莫泊桑本人在給福樓拜的信中講得很清楚;“我們在門鐫上的自覺的不偏不倚,在這些問題中每一個都不自覺地帶著熱情,比起萬馬奔騰的全速度的攻擊,都要千百倍地更強烈地使資產(chǎn)階級暴躁起來!

    莫泊桑不僅辛辣地諷刺和挖苦了那批上流社會的人物,而且敢于超出種種世俗偏見,把一個妓女作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頌。拿一個妓女的高尚行為與統(tǒng)治階層人物進行對比,充分反映了他的民主思想、獨到的見解和膽識。

    這個短篇也充分體現(xiàn)了莫泊桑的藝術才能。他善于截取日常生活的一個片斷,以“一葉盡觀全樹”,用逃難旅行這樣一件小事反映了普法戰(zhàn)爭時期一群法國上層人物的可恥嘴臉。小說結構嚴謹,層次清楚,描寫簡練而集中。故事的敘述,人物的刻畫,時代的氣氛,全集中在短短的5天旅程中。莫泊桑的語言樸實、凝練、細膩而且個性化,寥寥數(shù)語就能把人物的內心世界表露無遺。小說的結尾,作者用最強音寫出羊脂球內心深處泛起的巨大而復雜的感情波瀾,尤為全篇高潮所在。

    居伊·德·莫泊桑 - 相關書籍

    作品:《莫泊桑短篇小說選》

    出版社:江蘇少兒

    作者:(法)居伊·德·莫泊桑

    改編:雷素//余遠娜

    類別: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學-各國文學

    開本:32開

    內容提要:莫泊桑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在文學史上與契訶夫齊名。對于中國的小讀者而言,莫泊桑的小說是他們了解法國歷史和社會的窗口。本書選注了莫泊桑的幾十篇短篇小說。所選篇目是作家不同時期、不同題材的作品,具有代表性,以便讀者了解莫泊桑創(chuàng)作的人物長廊中不同的文學形象。

    導語:莫泊桑的小說,多是批判現(xiàn)實主義的作品,充滿了諷刺和悲觀的色調。它們之所以受到廣泛的喜愛和贊賞,在于各個形象的真實性和作家描寫手法的精妙。莫泊桑始終堅持取材于平凡而真實的生活,對細節(jié)描寫執(zhí)著而傳神,使讀者感同身受。在寫作技巧方面也以精確為準則。他的作品重視結構的布局,行文波瀾起伏,引人入勝,故事情節(jié)巧妙真實,結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此外,莫泊桑尤其擅于用洗練的筆墨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他所塑造的藝術形象,無論是貴族、神父、軍官、還是妓女、漁民、流浪漢,都鮮明生動,栩栩如生,在文學史上閃爍著動人的光輝。

    莫泊桑只活了四十三歲。在他短暫的寫作生涯中,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精彩的短篇小說。本書從中精選了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代表作,在忠實于原著的基礎上進行了適度的改寫。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莫泊桑和他的創(chuàng)作,本書收錄了莫泊桑去世后左拉在他的葬禮上所致的悼詞,列于書尾。

    居伊·德·莫泊桑 - 作品評價

    19世紀70年代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準備階段,他的舅父和母親的好友、著名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莫泊桑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有世界短篇小說巨匠的美稱。他擅長從平凡瑣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義的片斷,以小見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實。他的短篇小說側重摹寫人情世態(tài),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jié)描寫、人物語言和故事結尾均有獨到之處。除了《羊脂球》(1880)這一短篇文庫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還創(chuàng)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兩個朋友》(1883)、《項鏈》(1884)等在內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短篇佳作。莫泊桑的長篇小說也達到比較高的成就。他共創(chuàng)作了6

    部長篇:《一生》(1883)、《俊友》(又譯《漂亮朋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和《我們的心》(1890),其中前兩部已列入世界長篇小說名著之林。

    莫泊桑一生創(chuàng)作了6部長篇小說和356多篇中短篇小說。他的文學成就以短篇小說最為突出,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對后世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他以《羊脂球》(1880)入選《梅塘晚會》短篇小說集,一躍登上法國文壇,其創(chuàng)作盛期是80年代。10年間,他創(chuàng)作了6部長篇小說:《一生》(1883)、《俊友》(1885)、《溫泉》(1886)、《皮埃爾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堅強》(1889)、《我們的心》(1890)。這些作品揭露了第三共和國的黑暗內幕:內閣要員從金融巨頭的利益出發(fā),欺騙議會和民眾,發(fā)動掠奪非洲殖民地摩洛哥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抨擊了統(tǒng)治集團的腐朽、貪婪、爾虞我詐的荒淫無恥。莫泊桑還創(chuàng)作了350多部中短篇小說,在揭露上層統(tǒng)治者及其毒化下的社會風氣的同時,對被侮辱被損害的小人物寄予深切同情。

    短篇的主題大致可歸納為三個方面:第一是諷刺虛榮心和拜金主義,如《項鏈》、《我的叔叔于勒》;第二是描寫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贊頌其正直、淳樸、寬厚的品格,如《歸來》;第三是描寫普法戰(zhàn)爭,反映法國人民愛國情緒,如《羊脂球》。

    莫泊桑短篇小說布局結構的精巧。典型細節(jié)的選用、敘事抒情的手法以及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文筆,都給后世作家提供了楷模。另外,他敏銳的觀察也是令人稱道的,自從他拜師福樓拜之后,每逢星期日就帶著新習作,從巴黎長途奔波到魯昂近郊的福樓拜的住處去,聆聽福樓拜對他前一周交上的習作的點評。福樓拜對他的要求非常嚴格,首先要求他敏銳透徹的觀察事物。莫泊桑遵從師教,逐漸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沒有發(fā)現(xiàn)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后來,當他在談到作家應該細致、敏銳的觀察事物時,說:“必須詳細的觀察你想要表達的一切東西,時間要長,而且要全神貫注,才能從其中發(fā)現(xiàn)迄今還沒有人看到與說過的那些方面。為了描寫燒的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樹,我們就需要站在這堆火或這棵樹的面前,一直到我們覺得它們不再跟別的火焰和別的樹木一樣為止!币淮,福樓拜還建議莫泊桑做這樣的鍛煉:騎馬出去跑一圈,一兩個鐘頭之后回來,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記下來。莫泊桑按照這個辦法鍛煉自己的觀察力有一年之久。

    法國作家莫泊桑一生短暫,在近10年的創(chuàng)作生涯事,共出版27部中短篇小說集和6部長篇小說。法國傳記文學家特洛亞在《風流作家莫泊桑》里,披露了莫泊桑一些鮮為人知的秘聞,重現(xiàn)了他嬉戲荒唐的一生。

    名人推薦
    • 姜良綱
      姜良綱,1963年生,山東臨沂人,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社會科學副研究員,長期從事司法工作,有很多關于刑罰理論文章在核心期刊發(fā)表。
    • 蔣子龍
      蔣子龍,河北滄縣人,中共黨員。1962年畢業(yè)于海軍制圖學校。1960年應征入伍。其歷任海軍184部隊制圖組組長,天津重型機械廠車間主任,天津市作協(xié)專...
    • 荊永鳴
      荊永鳴,男,生于1958年。內蒙古赤峰市元寶山人。著有散文集并發(fā)表中、短篇小說多篇。作品曾獲全國煤礦文學創(chuàng)作“烏金獎”,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學創(chuàng)作“...
    • 陸緘
      陸緘,原名陸興漢,云南省宣威市人,詩人,80后實力派作家。2001年考入上海大學主修經(jīng)濟法;2004年,陸緘以一部《十七歲開始蒼老》被媒體評為80后...
    • 雷抒雁
      雷抒雁(1942年8月18日-2013年2月14日),陜西涇陽人,當代詩人、作家。1967年畢業(yè)于西北大學中文系。成名作是紀念張志新而寫的長詩《小草在歌唱》...
    • 了一容
      了一容,本名張根粹,男,東鄉(xiāng)族,中國伊斯蘭教張門門宦教主后裔,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從事于小說創(chuàng)作與書畫理論研究。1976年生于寧夏西海固的西吉縣...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