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殊,新80后,畢業(yè)于廣院播音系,任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節(jié)目最新主持人。性格耿直開朗,善良有愛心,積極參加公益活動,上進樂觀。06年從中國傳媒大學畢業(yè),喜歡新聞,熱愛體育,擅長唱歌,認可通過自己的一步步踏實的積累來獲取成功,曾參加2007年第5屆CCTV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大賽并獲得銅獎。
在2008年6月24日中國氣象局華風集團傳出消息,馮殊同王藍一一起,在 2008年6月25日加入《天氣預報》主持行列。
馮殊是一位極其有社會責任感以及公益心的新一代80后,2008年5月24日,他主動請纓擔任互動在線主辦的援助震區(qū)學子的公益活動:“心手相牽 挺起脊梁 汶川大地震尋親暨愛心牽手會”主持人!出色的主持功底與突出的現(xiàn)場組織能力得到與會人士的一致認可!詳細情況可查看:心手相牽 挺起脊梁。
馮殊 - 個人介紹
姓名:馮殊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3年11月6日
身高:176厘米
體重:132斤
外號:馮德貴 馮2書 馮大殊
星座:天蝎座
血型:o型
祖籍:山東
職業(yè):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
工作單位:中央電視臺
主持類型:新聞,體育,社教類,生活類。
畢業(yè)學校:北廣播音系02
愛好:唱歌 足球
婚否:尚未結婚
主持經(jīng)歷:北京電視臺足球世界波 你好世界杯 體育彩票 主持人
北京電臺 大寶體育世界主持 你早北京主持 上海電臺新聞主播 CCTV4天氣節(jié)目主持 CCTV1新聞三十分天氣主持 《天氣預報》
馮殊 - 榮譽獎項
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大賽優(yōu)秀獎
體育節(jié)目主持殿軍
2007年:第五屆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大賽 銅獎
馮殊 - 愛好特長
身最喜歡的主持人(國際):“美國偶像
最喜歡的主持人(國內(nèi)):汪涵
最喜歡的主持人(中央臺):白巖松
最喜歡的欄目(中央臺):足球之夜
最喜歡的頻道(國內(nèi)):本人所在的頻道——中國氣象頻道(中央數(shù)字)
最向往主持的節(jié)目或欄目:天下足球
最擅長主持的節(jié)目類型:體育,新聞
最想同哪位主持人搭檔:汪涵
你希望把主持當作職業(yè)還是事業(yè):事業(yè)
最喜歡的影片: 《羅馬假日》
最喜歡的演員:梁朝偉
最喜歡的書: 《紅與黑》
最喜歡的作品中的人物:于連·索雷爾
馮殊 - 享受比賽
1、第五屆主持人大賽初賽第五場選手馮殊自我介紹:
馮殊:其實在去年的這個時候剛剛走出校門的我,是在福建福鼎的海邊報道了強臺風桑美。在狂風暴雨的洗禮下,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作為一名氣象節(jié)目主持人身上巨大的責任,作為64名選手當中唯一的一名氣象節(jié)目主持人,我的夢想是不管風雨有多大,我希望能夠為你們撐起一把擋風遮雨的傘,謝謝!
2、享受比賽 重在過程:
謝謝各位,真的,重慶的親人同學,山東的父老鄉(xiāng)
3、不求盡善盡美,只求問心無愧
“強手如云,重在心態(tài)”這是看了前三場比賽我最想說的8個字。的確如此,能走到64強就已經(jīng)證明了每一個人的實力。這是一個主持人的比賽,央視的主持人比賽,全國最為權威的主持人比賽,在這樣的一個大賽中,誰要說心里一點漣漪沒有,一點想法沒有那肯定是假話。但是這個行當就是這樣,越是巔峰對決越需要心態(tài)平和,越需要真實。
我想順其自然的把自己4年廣院學習生涯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順其自然的把自己工作一年的感悟表達出來,這樣我就無愧自己了。最后還想說,謝謝大家,現(xiàn)在還有這么多親人、朋友仍然堅持著在為我投票,支持著我,關注著大賽,真的很感動。我還是遵從一點,不求盡善盡美,只求問心無愧!
馮殊 - 踏足天氣預報主持行列
《天氣預報》收視率不俗 新面孔王藍一馮殊加入,據(jù)《京華時報》 作為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一檔電視節(jié)目,在《新聞聯(lián)播》后播出的《天氣預報》收視率不俗,由
宋英杰、趙紅艷、裴新華、楊丹組成的主持人陣容維持了11年之久。昨天,從負責《天氣預報》節(jié)目制作的中國氣象局華風集團獲悉,《天氣預報》將在本月25日作出調(diào)整,王藍一和馮殊將加入主持行列。《天氣預報》自1981年7月1日開播以來已有27年的歷史,節(jié)目一直都在氣象圖形、預報方式上進行改版。但主持人方面,自1993年3月1日正式推出宋英杰、趙紅艷、裴新華和楊丹的主持人組合后,維持了11年不變的風格。昨天,華風集團正式確認,經(jīng)過幾個月的打造和磨煉,主持人王藍一將率先亮相25日的《天氣預報》,王藍一曾在《朝聞天下》欄目中播報過天氣。另一位主持人馮殊也將在近期的節(jié)目中亮相,他曾在CCTV4播報天氣預報,并兼顧中國氣象局的其他氣象節(jié)目。
馮殊 - 啟用新人
作為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一檔電視節(jié)目,在《新聞聯(lián)播》后播出的《天氣預報》收視率不俗,由宋英杰、趙紅艷、裴新華、楊丹組成的主持人陣容維持了11年之久。昨天,本
報從負責《天氣預報》節(jié)目制作的中國氣象局華風集團獲悉,《天氣預報》將在本月25日做出調(diào)整,王藍一和馮殊將加入主持行列!短鞖忸A報》自1981年7月1日開播以來已有27年的歷史,節(jié)目一直都在氣象圖形、預報方式上進行改版。但主持人方面,自1997年4月以來,就固定了宋英杰、趙紅艷、裴新華和楊丹的四人組合,維持了11年不變的風格。昨天,華風集團正式確認,經(jīng)過幾個月的打造和磨練,主持人王藍一將率先亮相25日的《天氣預報》,王藍一曾在《朝聞天下》欄目中播報過天氣。另一位主持人馮殊也將在近期的節(jié)目中亮相,他曾在CCTV4播報天氣預報,并兼顧中國氣象局的其他氣象節(jié)目。宋英杰昨天透露,在眾多電視節(jié)目推出新主持人的背景下,各級領導對《天氣預報》下達了“新老并進”的要求。宋英杰說:“主持人的表達是否清晰,觀眾對主持人的欣賞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對信息接收的意愿和收看節(jié)目的習慣。及時推出新主持人不僅對節(jié)目收視有幫助,也能促進老主持人煥發(fā)青春,更加熱情洋溢地投入工作中。”宋英杰說,在為《天氣預報》服務了近20年后,他仍然對它有著充分的激情,“這種激情來源于我對這個節(jié)目和這個行業(yè)的熱愛,希望它在我們的主持下發(fā)展得更好”
馮殊 - 引人條件
《天氣預報》引進新人 必須具備三證,從負責《天氣預
報》節(jié)目制作的中國氣象局華風集團獲悉,《天氣預報》將在本月25日做出調(diào)整,王藍一和馮殊將加入主持行列。據(jù)《天氣預報》資深主持人宋英杰介紹,成為《天氣預報》主持人必須符合氣象局內(nèi)部的審核標準,同時達到央視出鏡委員會的出鏡標準,“主持人必須具備三證,就是普通話一級甲等證書,出鏡委員會資格證,全國廣電系統(tǒng)播音員主持人的上崗證書!庇钟 日前,中國廣播電視協(xié)會、中國傳媒大學和中央民族大學三家權威機構推出了《中國電視網(wǎng)絡影響力報告(2008)》。在這份報告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當屬收視率高居第一的《新聞聯(lián)播》未能進入央視十大欄目,而在最具網(wǎng)絡影響力的十大省級衛(wèi)視頻道中,湖南衛(wèi)視居然排在了北京衛(wèi)視之后,位居次席。馮殊 - 職業(yè)經(jīng)歷
參加2007年第5屆CCTV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大賽,表示:“強手 如云,重在心態(tài)”這是看了前三場比賽我最想說的8個字。的確如此,能走到64強就已經(jīng)證明了每一個人的實力。這是一個主持人的比賽,央視的主持人比賽,全國最為權威的主持人比賽,在這樣的一個大賽中,誰要說心里一點漣漪沒有,一點想法沒有那肯定是假話。但是這個行當就是這樣,越是巔峰對決越需要心態(tài)平和,越需要真實。
比賽視頻:http://zhuchiren.cctv.com/20070810/100081.shtml
2008年5月24日,主動請纓擔任互動在線主辦的援助震區(qū)學子的公益活動:“心手相牽 挺起脊梁 汶川大地震尋親暨愛心牽手會”主持人!出色的主持功底與突出的現(xiàn)場組織能力得到與會人士的一致認可!
相關報道:心手相牽 挺起脊梁: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6%89%8B%E7%9B%B8%E7%89%B5%20%E6%8C%BA%E8%B5%B7%E8%84%8A%E6%A2%81
馮殊的博客:
http://user.qzone.qq.com/611994218
馮殊的新聞:
“重慶男孩”馮殊:從小就與天氣預報結緣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8-07/01/content_8468701.htm
內(nèi)容節(jié)選:汶川大地震讓每個中國人心懷悲傷,馮殊一直認為川渝是一家,作為重慶人的他更是急迫的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什么。好在災后救援,天氣預報成為最關鍵的因素,隨著氣象局進入二級響應,馮殊開始了在中央四每天5點的早班錄制。在給宋英杰老師發(fā)的一條短信中,馮殊寫道:“我頓感生命的渺小和寶貴,親情和友情的珍貴,名和利的卑微,此刻我為我們的職業(yè)而驕傲!”之后馮殊欣然接受了互動傳媒的邀請,義務主持了“心手相牽挺起脊梁汶川大地震尋親暨愛心牽手會”,在這次活動中,不少北京的企業(yè)接受倡議為四川災區(qū)大學生捐款,并給他們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這次活動讓馮殊再次明白了一個主持人身上巨大的社會責任和強大的社會號召力!
馮殊 - 參考資料
1、《京華時報》
2、央視國際 www.cctv.com
3、http://ent.sina.com.cn/v/m/2008-06-24/11362072807.shtml
4、四川新聞網(wǎng)-成都商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