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徐海東

    徐海東

    徐海東(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 徐海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杰出的軍事家。他身經百戰(zhàn),功勛卓著,具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是建國后中央軍委認定的解放軍36個軍事家之一,尤其擅長游擊戰(zhàn)。毛澤東高度贊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徐海東 - 個人概述

    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在國民革命軍第四軍三十四團任代理排長。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和黃麻起義。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黃陂縣區(qū)農民自衛(wèi)軍隊長,中共黃陂縣委軍事部部長兼區(qū)委書記、縣赤衛(wèi)軍大隊長,獨立營營長兼黨代表,黃陂縣補充第六師師長,鄂東警衛(wèi)二團團長,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十八團、三十五團、三十六團團長,紅四方面軍獨立第四師、第二十七師師長,紅二十七軍第七十九師師長,紅二十五軍第七十四師師長、軍長,紅二十八軍軍長,中共鄂豫陜省委委員、代書記,紅十五軍團軍團長,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參加了長征?谷諔(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中共中央原局委員,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大將軍銜。是第一、二、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八、九屆中央委員。1970年3月25日在河南省鄭州市逝世。

    徐海東 - 生平紀實

    1900年6月17日生于湖北省黃陂縣徐家窯(今屬大悟縣),當過11年窯工。

    1925年4月參加中國共產黨,被派入直系軍閥劉佐龍部學習軍事。1926年夏,入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2師,任代理排長,參加北伐戰(zhàn)爭,在汀泗橋戰(zhàn)役中帶全排沖垮敵四個炮兵連,獲嘉獎和晉升!

    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返回家鄉(xiāng),任河口區(qū)農民自衛(wèi)隊隊長,在窯工中建立中共支部。11月,率隊參加黃麻起義。在創(chuàng)建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中,驍勇善戰(zhàn),被群眾譽為“徐老虎”。他歷任中共區(qū)委書記,縣赤衛(wèi)軍大隊長,中國工農紅軍營長、團長和師長。

    1932年秋,第四方面軍主力離開鄂豫皖后,在國民黨軍對根據(jù)地進行殘酷“清剿”的嚴重形勢下,同鄂豫皖黨和紅軍的其他領導人一起,集中留下來的部隊,先后重建第25軍、第28軍,任副軍長、軍長!

    徐海東

    1934年11月,他任25軍副軍長,和軍長程子華、政治委員吳煥先率部作戰(zhàn)略轉移,沖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艱苦轉戰(zhàn)兩個月后進入陜南,曾任中共鄂豫陜省委代理書記。

    1935年7月,得知中共中央率紅軍到達川北松潘地區(qū),立即率部西進甘肅接應,截斷西(安)蘭(州)公路,鉗制了大量敵軍。9月,25軍到陜北永平鎮(zhèn),與第26、第27軍合編為第15軍團,他任軍團長,與程子華、劉志丹等一起指揮勞山戰(zhàn)役。所部編入第一方面軍后,他重視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率部參加了直羅鎮(zhèn)、東征、西征和山城堡等戰(zhàn)役。

    1936年12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并曾擔任紅軍南路軍總指揮。 

    抗日戰(zhàn)爭初期,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旅長,率部參加了平型關戰(zhàn)斗和晉東南反“九路圍攻”,指揮了町店等戰(zhàn)斗。

    1939年9月,隨劉少奇赴華中,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指揮兼第4支隊司令員,指揮周家崗戰(zhàn)斗,取得反“掃蕩”的勝利,對鞏固和發(fā)展皖東抗日根據(jù)地起了重要作用。他在革命戰(zhàn)爭中先后九次負傷,積勞成疾。

    1940年患重病后,仍隨軍指揮作戰(zhàn)。 

    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1958年、1964年又連任兩屆國防委員會委員)。在療養(yǎng)期間,寫了幾篇重要回憶錄。

    1955年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并授予一級“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勛章。

    1956年9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八大”后,從大連回到北京。

    1960年,主編紅二十五軍戰(zhàn)史,并向編委會提出,一定要寫黨、寫人民、寫集體,不要突出個人。

    1969年4月,帶病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大會主席團委員并當選為中央委員。10月25日,被林彪、江青反黨集團強行“疏散”到河南省鄭州市。

    1970年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鄭州。

    徐海東 - 精彩人生

    紅色窯工

    徐海東是一個從農村貧苦窯工成長起來的中國共產黨早期的高級將領。他一生的經歷,完全能繪成中國革命戰(zhàn)爭最生動的一個畫面。近代中國因階級壓迫造成的深重苦難,在徐海東身上有最鮮明的體現(xiàn)。他年輕時,有一次挑著瓦盆到外鄉(xiāng)賣不出去,凍餓交加暈倒,幸虧一位農婦給了碗熱粥才能活下來?啻蟪鹕畹乃坏┞牭焦伯a主義的宣傳,便會為改變自身和本階級的地位而拼命戰(zhàn)斗。代表反動地主豪紳利益的國民黨當局,不但殘酷鎮(zhèn)壓這些反抗者,對他們的家屬也進行株連報復。美國記者斯諾于1936年到陜甘蘇區(qū)采訪徐海東時,異常吃驚地聽到“國民黨軍一共殺了徐家66人”,他的“27個近親,39個遠親”“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甚至嬰孩都給殺了”,斯諾就此懂得了什么是中國的階級戰(zhàn)爭。

    蔣介石親兼武漢“剿總”司令,在鄂豫皖邊區(qū)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由此大別山區(qū)成為堅持革命武裝斗爭最長的地區(qū)之一,殺掉一茬又生長出一茬———紅四方面軍撤走后建立了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紅二十五軍長征后又建立紅二十八軍,抗日戰(zhàn)爭中這里又建立起新四軍的江北部隊和五師。正是由于有徐海東這樣的成長于鄂豫皖血泊與烽火中的老戰(zhàn)士,才有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并在黨的史冊上用鮮血寫下了光榮。

    徐海東參加革命只是為階級的解放,個人日后的目標仍是當個普通勞動者。他雖當了軍團長,還向新交的“洋鬼子”朋友斯諾說:我做窯坯又快又好,革命勝利后,我仍是個有用的公民。

    險遭厄運

    徐海東的綽號非常多,有“窯將軍”、“徐老虎”、“老病號”之稱。有這樣一個傳說:三十年代大別山鬧起了紅軍,有一次國民黨一個團把幾百名婦女兒童包圍在一個樹林里,架著機槍逼迫他們說出“共黨”下落。眼看敵人要開槍屠殺,婦女中有人放聲大叫:“徐老虎來了!徐老虎來了!”敵人頓時一片慌亂,爭相逃命去了。

    這個傳說似乎有些夸張。不過,敵人害怕徐海東,確實是真的。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zhàn)功卓著、令敵人聞風喪膽的英雄,在鄂豫皖根據(jù)地的肅反運動中,卻有著一段非同尋常的經歷。

    革命初起,徐海東在鄂豫皖根據(jù)地帶領一個團,成為當時根據(jù)地紅軍的主力。他的口頭禪是:“戰(zhàn)場上見英雄”。他為了打仗,有一次20多天沒合眼,累得吐了血。要是不打仗,他就會生病,只要一打仗,什么病都沒有了。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根據(jù)地,其中撤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搞了錯誤的肅反。

    30年代初,張國燾在王明的錯誤路線指導下,在紅四方面軍掀起了聲勢浩大的肅反運動。郭家河戰(zhàn)斗勝利后,省委收到中央發(fā)來的指示,提出要“消滅內部敵人”,“加緊肅反”,說如今到處都是“改組派”、“取消派”、“第三黨”、“AB團”……

    徐海東當時是紅二十五軍副軍長兼七十四師師長,但他很少參加省委和軍部的會議,整天在部隊里指揮訓練和準備打仗。他對中央要求肅反始終持懷疑態(tài)度。

    一天,師政委戴季英從省委開會回來,一面吃著飯,一面以教訓的口吻對徐海東說:“如今可不能總想著打仗,要看到我們的內部嚴重不純啊!”徐海東甩出一句話:“當兵的就是想打仗!薄按蛘,我不反對!贝骷居涯樢豢,嚴肅地說,“同志,要注意反革命!”徐海東略帶諷刺地說:“有反革命,好哇!沒有反革命,要我們這些革命者干什么?”“我不是跟你開玩笑,F(xiàn)在,內部的反革命很多,省委已決定要肅反!”戴季英接著又說:“紅軍和蘇區(qū)內,有許多從白區(qū)來的黨員,多數(shù)是不可靠的,特別是出身剝削家庭的人,只要有個風吹草動,準會動搖的!

    徐海東一聽說要“肅反”,頭皮就發(fā)麻。第四次反“圍剿”之前,紅軍中就搞肅反,不分青紅皂白,硬是把那么多干部抓的抓,殺的殺,鬧得人人自危,軍心渙散,戰(zhàn)斗力下降。如今局面剛剛好轉幾天,不趁此機會去發(fā)展蘇區(qū)擴充隊伍,卻又抓起反革命來了,這不是在自傷元氣嗎?但這是省委的決定,共產黨員應該有組織紀律性,只有服從。

    他對政委戴季英說:“不過,我覺得反革命即使有的話,也是少數(shù),有就抓嘛。要是沒有,我們可不能亂抓呀!”

    “哪個會亂抓!”戴季英反感他這句話,“好人不會抓,壞人跑不掉!”在省委會上,決定攻打七里坪。并提出:“現(xiàn)在內部反革命猖狂,我們一面圍城,一面肅反!边@就是著名的“七里坪火線肅反。”七里坪是離黃安縣30余里的大鎮(zhèn),1931年11月7日,紅四方面軍就在這里成立,現(xiàn)在,鎮(zhèn)里住著敵十三師6000多人,周圍筑滿了圍墻、壕溝、碉堡,還布上了層層鐵絲網和鹿砦。

    紅二十五軍攻打七里坪,攻了10天,部隊就斷糧了。省委不得不把徐海東的七十四師調出來去籌集糧食。在打敵人有武裝護送的運輸隊過程中,戰(zhàn)斗十分艱苦,犧牲了不少戰(zhàn)士。這里一邊打仗,那里一邊在內部大肅反,很多干部和戰(zhàn)士都被當作“改組派”、“第三黨”、“AB團”給抓起來了。

    一天晚上,徐海東聽到隔壁屋里正審訊“反革命”。他走了過去,發(fā)現(xiàn)七十九團特務連指導員小朱被吊在屋梁上,下面審訊隊的人正舉著皮鞭狠命地抽打他,師政委戴季英也在場逼他口供。

    徐海東對小朱是了解的。他17歲就參加了革命隊伍,還當過皖西少年共產主義青委宣傳部長,在革命斗爭中一直表現(xiàn)不錯。他怎么可能是反革命呢?現(xiàn)在這么動刑拷打,小朱一直不承認參加所謂第三黨,只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

    徐海東實在看不下去了,對戴季英說:“這個同志我了解,他不是反革命!你看嘛,他一點口供都沒有!贝骷居⒄f:“這你就不懂了,真正的反革命是沒有說實話的。不吐口供,更證明他是死心塌地的反革命!

    徐海東大聲地說:“我說你是反革命,你自己承認不?”師政委說:“胡說!我不承認!”徐海東說:“那你是死心塌地的反革命!”戴季英大怒:“肅反是省委的決定,我是省委委員,又是政委,這是我管的事!你不要包庇反革命!”官大一級壓死人,徐海東氣得走了。

    在戴季英眼里,徐海東是個只會打仗不懂政治的軍事干部。不久前,在一次戰(zhàn)斗中,部隊抓了130多個俘虜,徐海東讓戰(zhàn)士們把他們押到后方,不料碰上戴季英,他下了道命令,把俘虜統(tǒng)統(tǒng)槍斃了。事后,徐海東問他為什么殺俘虜,他把臉一沉,說:“不殺他們,那殺哪一個?我留著他們還給他們吃飯,放了他們會來打我們,不殺干什么!”

    徐海東革命這么多年來,對俘虜一直是經教育后釋放的,可從沒聽說過做師政委的有這樣直截了當?shù)母哒摗W炔糠锤锩,連小朱都成了反革命,他真的不懂“政治”了。后來小朱到底還是被槍斃了,他在臨槍斃時還高呼口號“共產黨萬歲!紅軍萬歲!”徐海東感到非常痛心。此時,饑餓,肅反中的恐怖,戰(zhàn)斗中的傷亡,嚴重威脅著圍攻七里坪的紅軍。省委發(fā)出通告,批評一些領導人在肅反中思想右傾,嚴令“對武裝中的肅反還要加緊”。就這樣,肅反更加擴大化了。徐海東被看作是有“嚴重右傾思想”的領導人之一。

    徐海東在省委會議上列席會議。他發(fā)言,矛頭對準省委主要負責人沈澤民說:“部隊垮了,領導上要負全部責任!”他又補充,“歷來,只有小資產階級領導,只顧自己吃飯,不管戰(zhàn)士的死活!”

    沈澤民用煙袋指點著徐海東:“哪一個是小資產階級?就你是無產階級?你這個人成問題!”突然從委員堆里傳來一聲斥喝:“你是沒有資格參加我們的會議,出去!”徐海東被攆出了會議室。這是徐海東入黨以來頭一次。他忽然想起幾天前的事,肅反委員會要他填一份表格,還交代他,把大革命失敗后他是怎樣從武昌跑來的,入黨介紹人是誰,在什么地方入黨,要寫具體些。他恍然大悟:啊,我被懷疑上了!小朱入黨介紹人是徐海東,槍斃小朱,原來都是沖他來的。當他曾向省委反映肅反肅了自己人時,省委領導拍著桌子說:“動搖肅反,動搖圍困七里坪,是政治上的罪人!”

    徐海東 - 年表

     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

    1900年06月17日,生于湖北省大悟縣(原黃陂縣)夏店區(qū)徐家窯一個六代窯工家庭。

    1909年春,在原籍喻家祠堂上私塾。

    1912年,輟學,在家隨哥哥學手藝當窯工。

    紅軍時期

    1924年夏,共產黨員吝積堂回黃陂開展革命活動。在吝積堂同志幫助下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教育。

    1925年04月08日,經吝積堂、李樹珍同志介紹,在武昌加入中國共產黨。后黨派他到直系軍閥劉佐龍部學習軍事,擔任副班長、中士班長。

    1926年04月,國共合作后,國民革命軍準備北伐,經黨組織同意,離武昌,南下廣東。

    1926年05月,在廣東韶關附近參加國民革命軍,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二師三十四團三營九連代理排長。

    1926年08月,在著名的汀泗橋戰(zhàn)役中,率領一個排,殲滅軍閥吳佩孚四個炮兵連,受到全師通令嘉獎,被正式晉升為少尉排長。后又參加進攻武昌等地的戰(zhàn)役。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在黨組織幫助下離開武漢,返回黃陂家鄉(xiāng),開展革命活動。

    1927年06月,被中共黃陂縣委任命為河區(qū)農民自衛(wèi)隊大隊長,領導農民自衛(wèi)隊打擊地主反動武裝。

    1927年07月,“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后,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河區(qū)區(qū)委決定農民自衛(wèi)隊分散活動。返回徐家窯,以窯工為掩護,繼續(xù)開展革命活動。

    1927年08月,黨的“八七”會議后,在窯工中秘密發(fā)展黨員,先后在徐家店、上屋灣和鄧俞咀建立黨支部。

    1927年10月,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鼓舞下,與田道生、丁彩光、田耕三一起,組織領導攻打夏店雨壇寺“緝私營”的武裝暴動。奪得武器后,重新整編農民自衛(wèi)隊,轉移到陂孝交界之苧麻嶺山區(qū)打游擊。

    1927年11月,奉黃陂縣委命令,率領農民自衛(wèi)隊參加支援黃麻起義。起義失敗后,黃陂重建黨的工委,擔任工委領導下的游擊大隊分隊長。

    1928年秋,任黃陂縣委常委、軍事部長兼夏區(qū)區(qū)委書記。

    1929年初,領導夏區(qū)“年關暴動”。失敗后,轉移到黃陂塔耳崗一帶,組織游擊隊,開展武裝斗爭。

    1929年底,鄂豫邊區(qū)黨委將游擊隊組成五個教導隊,任第五教導隊黨代表兼隊長。

    1930年04月,任黃陂縣赤衛(wèi)隊大隊長。

    1930年05月,任鄂東暴動委員會西南總指揮。

    1930年10月,任黃陂縣補充六師(實際上是赤衛(wèi)隊)師長。

    1931年02月,第五教導隊編入中共鄂豫皖軍委警衛(wèi)團,任警衛(wèi)二團團長。

    1931年03月,警衛(wèi)二團改編為紅四軍十三師三十八團,任團長,后任紅十二師三十六團團長。

    1932年05月,任紅四方面軍獨立四師師長。

    1932年07月,任紅九軍二十七師師長。

    1932年09月,任鄂皖工作委員會委員。

    1932年10月,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qū)后,帶領紅二十七師來到金家鋪與皖西道委書記郭述申同志領導的英山獨立團、六安、霍邱、霍山獨立營會合,組成東路游擊師,任副司令兼師長。后改編為紅二十七軍,任七十九師師長。

    1932年11月,鄂豫皖省委決定重建紅二十五軍,任七十四師師長。

    1933年02月,任紅二十五軍副軍長兼七十四師師長。

    1933年05月,對省委關于圍攻七里坪的錯誤決定,提出反對意見,未被采納,圍攻七里坪失利,部隊損失過半。

    1933年06月,七里坪撤圍后,紅二十五軍向皖西轉移,在皖西堅持斗爭。

    1933年10月,紅二十五軍由皖西向鄂東轉移,途中被敵人切斷,率七十四師一部折回皖西。皖西北道委決定組建紅二十八軍,任軍長,在皖西堅持斗爭。紅二十五軍到達鄂東后,省委召開擴大會議,增補為鄂豫皖省委委員。

    1934年04月,與吳煥先率領的紅二十五軍在河南省商城縣豹子巖會師,合編為紅二十五軍,任軍長,吳煥先任政委。

    1934年05月以后,與吳煥先率領紅二十五軍打了許多勝仗,粉碎了敵人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七月至十月的三個月“圍剿”計劃。

    1934年11月,根據(jù)中央指示,為準備長征,與吳煥先等同志率領紅二十五軍突破敵人四道封鎖線,從皖西轉移到鄂東北。

    1934年11月11日,省委遵照黨中央指示,決定紅二十五軍以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名義開始長征。改任副軍長。

    1935年初,在鄂豫陜省委(由鄂豫皖省委改組為鄂豫陜省委)領導下,紅二十五軍開展了創(chuàng)建鄂豫陜根據(jù)地的斗爭。和吳煥先、程子華等同志率領部隊開展游擊戰(zhàn)爭,粉碎了敵人的反革命“圍剿”,廣泛發(fā)動了群眾,建立了革命政權,使紅二十五軍發(fā)展到三千七百余人。

    1935年07月,紅二十五軍跨過終南山,到達西安附近,得知中央紅軍北上的消息,鄂豫陜省委在陜西子午鎮(zhèn)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紅二十五軍離開陜南西征,配合中央紅軍北上。陜南留部分同志堅持鄂豫陜游擊根據(jù)地。與其他領導同志一起率紅二十五軍西進甘肅。

    1935年08月,紅二十五軍到達甘肅隴東地區(qū)的涇川,政委吳煥先同志英勇犧牲,代理紅二十五軍政委和鄂豫陜省委書記。

    1935年09月,在陜北豹子川召開省委擴大會議,決定徐海東任紅二十五軍軍長,程子華改任政委。

    1935年09月18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陜北蘇區(qū)永平鎮(zhèn),與劉志丹同志率領的紅二十六、二十七軍勝利會師,改編為紅十五軍團,任軍團長和陜北省委委員。

    1935年10月,率領紅十五軍團,取得了勞山、榆林橋兩次戰(zhàn)役的勝利,有力地配合了中央紅軍的北上。

    1935年11月初,黨中央率領中央工農紅軍勝利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毛澤東、彭德懷等同志到陜北甘泉縣道佐鋪紅十五軍團部,接見了徐海東和程子華等同志。

    1935年11月3日,蘇維埃中央政府命令,徐海東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第十五軍團軍團長。

    1935年11月下旬,紅十五軍團與中央紅軍并肩戰(zhàn)斗,取得了直羅鎮(zhèn)戰(zhàn)役的偉大勝利,為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舉行了“奠基禮”。

    1936年02月,紅一軍團和紅十五軍團組成中國人民抗日先鋒軍,舉行東征。他率領紅十五軍團,渡過黃河,進入山西,準備開赴河北前線,對日作戰(zhàn)。在山西孝義縣兌九峪戰(zhàn)斗后,毛澤東同志決定兩軍團分路活動。紅十五軍團揮師北上,逼近太原,直取晉西北。

    1936年05月,東征軍回師河西。紅十五軍團回到陜北略事休整。中旬,奉命西征,配合左路軍,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

    1936年10月8日,中國工農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的靜寧、會寧地區(qū)勝利會師。他奉黨中央命令,對張國燾做了大量的爭取工作。

    1936年11月,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后,他率紅十五軍團一部與紅一軍團并肩戰(zhàn)斗,奪取了山城堡戰(zhàn)役的勝利。

    1936年12月7日,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任命徐海東為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爆發(fā)后,黨中央命令紅十五軍團立即由甘肅海原縣出發(fā)開赴商州,與張學良、楊虎城部隊共同防御親日派的武裝進攻。

    1937年02月,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初步實現(xiàn)了國共合作,紅十五軍團奉命由陜西商州、雒南開赴甘肅慶陽驛馬關整訓。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1937年08月,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八路軍,任一一五師三四四旅旅長。

    1937年09月,八路軍開赴華北前線后,率三四四旅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zhàn)斗。

    1937年10月,平型關戰(zhàn)斗結束后,隨朱德、彭德懷同志參加晉東南粉碎日寇九路圍攻的戰(zhàn)斗。

    1937年12月,根據(jù)黨中央指示,和王震同志率部再次深入華北敵后開展山地游擊戰(zhàn)。

    1938年06月,指揮町店戰(zhàn)斗,殲滅日軍第二十五師團一個聯(lián)隊,斃傷日軍近千人,并擊退來援之敵。

    1938年08月,病倒在華北戰(zhàn)場上,后回延安休養(yǎng)。他驍勇善戰(zhàn),不怕犧牲,在戰(zhàn)斗危急時刻,經常身先士卒,被群眾譽為“徐老虎”,先后9次負傷,積勞成疾。

    1938年10月,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列席了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會后進馬列主義學院學習。

    1939年08月,跟隨劉少奇同志到華中開展工作。

    1939年9月15日,離開延安。奔赴華中后,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副總指揮兼第四支隊司令員,艱苦轉戰(zhàn)在皖東一帶。

    1939年12月,在皖東周家崗,率領新四軍第四支隊與日寇激戰(zhàn)三晝夜,取得了皖東反掃蕩中的一次重大勝利。當時,還任中共中央中原局委員,后中原局與東南局合并組成中共中央華中局,任華中局委員。

    1940年01月,由于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勞累過度,舊病復發(fā),病倒在皖東戰(zhàn)場上。

    1940年05月,在安徽省津浦路西根據(jù)地休養(yǎng)。

    1940年08月,在江蘇省淮安一帶休養(yǎng)。

    1941年05月,任中共中央華中局委員。后長期治療、休養(yǎng)。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1946年08月,在山東諸城、萊陽等地休養(yǎng)。

    1946年09月,從山東到大連市休養(yǎng)。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1954年0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第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在療養(yǎng)期間,寫了幾篇重要回憶錄。

    1955年09月,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軍銜,并授予一級“八一”勛章、“獨立自由”勛章和“解放”勛章。

    1956年09月,當選為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八大”后,從大連回到北京。

    1958年00月,任第二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病情稍有好轉,到湖北參觀訪問,進行調查研究。

    1960年00月,主編紅二十五軍戰(zhàn)史,并向編委會提出,一定要寫黨、寫人民、寫集體,不要突出個人。

    1962年00月,紅二十五軍戰(zhàn)史編成后,又一次累得大吐血,病危九天。

    1964年00月,任第三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委員會委員

    1969年04月,帶病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擔任大會主席團委員并當選為中央委員。

    1969年10月25日,被林彪、江青反黨集團強行“疏散”到河南省鄭州市。

    1970年03月25日,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下,含恨逝世于鄭州。

    他身經百戰(zhàn),功勛卓著,具有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和高超的指揮藝術,毛澤東高度贊揚他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階級的一面旗幟”。

    徐海東 - 相關著作

    曾主持編寫《紅二十五軍戰(zhàn)史》。

    TAGS: 中國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人物 中國軍事人物 軍事學家 各國人物 各地中國人 開國元帥和大將 政治人物 湖北人
    名人推薦
    • 向警予
      向警予(1895-1928),女,原名向俊賢,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縣商會會長之家。她是中國共產黨創(chuàng)始人及早期領導人之一,女權主義領袖,無產階級革命家...
    • 夏煊澤
      夏煊澤,1979年1月5日出生于浙江溫州瑞安,前中國羽毛球運動員、世錦賽冠軍,現(xiàn)任中國羽毛球單打組主教練,中國羽協(xié)副主席。1989年11月入選浙江隊,...
    • 徐晃
      徐晃(?-227)字公明,河東楊縣(今山西洪洞縣東南)人。三國時期曹魏名將,曹操部下“五子良將”之一。 原為軍閥楊奉的部下任騎都尉。公元196年,曹操...
    • 熊倪
      熊倪,出生于1974年1月6日,籍貫湖南長沙,跳水運動員。1982年進省隊。1986年參加全國跳水冠軍賽,一舉奪得四項冠軍,隨即被選入國家隊。1987年首次...
    • 蕭萬長
      蕭萬長,臺灣嘉義人。中國臺灣政治人物,臺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中國臺灣地區(qū)原副領導人。畢業(yè)于中國臺灣政治大學外交系,中國臺灣政治...
    • 許世友
      許世友(1905~1985)河南新人,出身貧苦農家,曾在少林寺當和尚。在土地革命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yè)做出了不朽貢獻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