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高為杰,男,漢族,1938年5月出生于上海。在四川音樂學院讀書期間,先后受教于鄧爾敬、章純、俞抒、丁善德、鄒魯?shù)冉淌凇?983年,高為杰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現(xiàn)代音樂團體“作曲家創(chuàng)作探索會”并任會長。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高為杰現(xiàn)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特聘研究項目主持,延邊大學客座教授,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學》編委。
生平經(jīng)歷
作為作曲家,他的音樂作品曾在國內外演出,出版并獲得國內外多種獎項。主要作品有:交響敘事曲 《草地往事》(合作,獲全國第一屆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評獎二等獎),民族管弦樂 《蜀宮夜宴》(合作,獲全國第三屆音樂創(chuàng)作評獎一等獎),鋼琴曲 《秋野》(入選1988年ISCM國際現(xiàn)代音樂節(jié)演出,并獲1987年全國中國鋼琴作品比賽新作第一名),雙二胡與管弦樂隊《白馬印象》(1991年香港首演),民族室內樂《春夜洛城聞笛》(獲1994年第31屆亞太廣播聯(lián)盟年會獎),竹笛與長笛 《緣夢》(入選1993年法國SACEM/第38屆洛吉桑藝術節(jié)演出),民樂室內樂 《韶Ⅰ》(1991年北京首演,1998年美國世界首演),民樂室內樂 《韶Ⅱ》(1996年法國電臺巴黎國際現(xiàn)代音樂節(jié)委約創(chuàng)作并首演),小提琴與鋼琴《路》(1996年韓國第六屆嶺南國際現(xiàn)代音樂節(jié)委約創(chuàng)作并首演,2001年獲第一屆《金鐘獎》),舞劇音樂 《原野》(入選1987年第一屆中國藝術節(jié)演出并獲文化部文藝創(chuàng)作獎),舞蹈詩音樂 《日之思》(1987年全國第二屆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討會展示作品),琵琶與管弦樂隊 《月兒高》(1992年全國第三屆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討會展示作品),鋼琴協(xié)奏曲 《歸》(1997年深圳交響樂團征集委約入選作品),笛子與管弦樂隊 《別夢》(1991年),中提琴與管弦樂隊 《玄夢》(1994年),第一交響曲 (1989年),打擊樂與管弦樂隊 《遠夢》(1994年北京首演,1998年倫敦世界首演),舞劇音樂《木屐歌》(2000年深圳歌舞劇院委約創(chuàng)作),薩克管四重奏 《暮春》(2000年荷蘭LOOS室內樂團委約創(chuàng)作并首演), 室內樂《雨思》(2001年法國里昂 Grame 委約,2003年首演于法國里昂與美國辛辛那提及哥倫巴斯),鋼琴小協(xié)奏曲(2002年日本國際音樂公司委約創(chuàng)作并錄制CD出版),無伴奏合唱組曲《羌山掠影》(1980年),鋼琴小組曲《孩提時代》(1958年),《F 調長笛奏鳴曲》(1962年),室內樂《金色》(1986年),弦樂四重奏《英雄的傳說》(1966年)等。此外還作有舞臺音樂,影視音樂及歌曲等。 理論方面有《和聲力學研究》,《曲式分析基礎教程》,《論音階的構成與分類編目》,《世紀末的告別》,《音樂名作賞析》,《20世紀音樂名著導讀》及《音級集合的配套》等專著與論文百余種。
一生的功績
1983年,高為杰創(chuàng)建了中國第一個現(xiàn)代音樂團體“作曲家創(chuàng)作探索會”并任會長。高為杰現(xiàn)任中國音樂學院教授,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研究所特聘研究項目主持,延邊大學客座教授,美國辛辛那提大學音樂學院客座教授,《中國音樂》、《中國音樂學》編委。
作為教師,高為杰在四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培養(yǎng)了一大批音樂人材,許多曾受教于他的學生在國內外作曲比賽中獲獎,其中一些佼佼者,如瞿小松、何訓田、賈達群、朱世銳、唐清石、等都已成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作曲家、理論家或教師。高為杰曾應邀出訪新西蘭、韓國、法國、英國、美國、荷蘭、墨西哥、及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qū),參加學術會議、音樂節(jié)、講學、并擔任比賽評委及演出作品,他曾應聘擔任中國第四、六、八屆音樂創(chuàng)作評獎評委,文化部首屆文化藝術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評委及第二屆“金鐘獎”評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傳略載入英國劍橋《國際音樂與音樂家名人詞典》等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