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銘旌 - 成長經歷
1928年11月15日出生于四川巴縣,1944-1947年期間在同濟大學附中學習,1947-1951年從同濟大學機械系畢業(yè)。1953-1955年從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鋼鐵學院金屬材料系研究生畢業(yè)。自1951年以來,歷任同濟大學助教,上海交通大學助教、講師,西安交通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材料系主任和金屬材料及強度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83年赴德國卡爾斯魯厄材料科學研究所訪問研究一年。1988年8月調至成都科技大學,任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現(xiàn)任四川大學教授,稀土及納米材料研究所所長。1984年被評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90年由國家教委和國家科委授予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被收入《二十世紀中國名人辭典》,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1995年被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編著出版了《鋼的熱處理》、《機械零件失效分析與預防》、《材料創(chuàng)造發(fā)明學》等專著。
涂銘旌 - 擔任職位
涂銘旌,1934年4月出生、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
涂銘旌院士曾任第一屆全國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第五屆常務理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材料學科評審組成員,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治金與材料”學科評議組成員,
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及強度》及上海交通大學《金屬基復合材料》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擔任四川省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四川省納米技術協(xié)會名譽理事長,
《材料熱處理學報》,《中國有色金屬學報》, 《建筑材料學報》 ,《金屬熱處理》,《功能材料》 ,《中國表面工程》,《機械工程材料》等雜志編委或顧問。
兼任山東省工業(yè)大學,太原理工大學,華僑大學名譽教授,以及同濟大學,吉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科技大學,合肥工業(yè)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兼職教授。
四川省稀土材料及應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專家、
四川大學天科納米材料研究所所長,
兼任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特邀理事、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四川省稀土行業(yè)協(xié)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
涂銘旌 - 教學科研
涂銘旌教授多年來從事金屬材料、稀土材料、納米材料和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教學科研工作。
涂銘旌院士在20世紀70、80年代便參與了稀土滲碳鋼和稀土耐磨鋼的研制。他領導下的研究集體于1989-1993年,在“粘結稀土永磁材料”方面,先后承擔并完成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塑料復合效應及其優(yōu)化研究”和省重點科技項目“微特電機用復合塑料永磁體的研究與應用”,獲得兩項發(fā)明專利,并成功實現(xiàn)了產業(yè)化;在“納米晶NdFeB稀土永磁材料”方面,開發(fā)出低成本低釹納米晶NdFeB交換耦合永磁材料,通過鑒定并獲四川省2000年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性能快淬NdFeB永磁粉已納入國家“863”、“十五”規(guī)劃;在“無釹貯氫合金及其鎳氫動力電池”研究方面,開發(fā)出低成本低廉、常溫及低溫性能優(yōu)異的無釹貯氫合金及鎳氫動力電池,均已通過鑒定,2001年獲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三項發(fā)明專利及一項實用新型專利已授權,一項發(fā)明專利進入實審;在“室溫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樣機”研究中,自主開發(fā)的Gd系四元室溫磁致冷材料通過省級鑒定,并申報了發(fā)明專利。該項研究開發(fā)納入國家“863”、“十五”規(guī)劃。其“鑭鐠鈰新型混合稀土金屬在冶金機械中應用研究”,成功地開發(fā)出了LPC有色金屬中間合金系列,可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處理鋼鐵和鋁、鋅、銅等有色合金,已通過鑒定并實現(xiàn)了成果轉化,取得發(fā)明專利一項;在其他稀土新材料方面,開發(fā)出固態(tài)力化學反應法制備高純稀土氧化物(氧化鑭、鐠、鈰及釹等氧化物);無機稀土復合抗菌劑;稀土摻雜及納米改性ZnO壓敏電阻陶瓷,并申報了兩項國家發(fā)明專利。
涂銘旌 - 重要成果
(1)1989年至1993年,先后承擔并完成了四川省科技廳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塑料復合效應及其優(yōu)化研究”和省重點科技項目“微特電機用復合塑料永磁體的研究與應用”,獲得兩項發(fā)明專利。研究成果成功地在成都銀河復合材料廠實現(xiàn)了產業(yè)化,2002年產值超過3億元。開發(fā)出低成本低釹納米晶NdFeB交換耦合永磁材料,通過省級鑒定,并獲四川省2000年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2)率先在國內外提出利用四川提鈰提釹后無釹的LPC新型混合稀土金屬,開發(fā)出了低成本低廉、常溫及低溫性能優(yōu)異的貯氫合金及鎳氫動力電池,研制出了無釹貯氫合金及鎳氫動力電池并通過省級鑒定,其中部分成果獲2001年度總裝備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3)積極組織室溫磁致冷材料及磁制冷樣機研究,自主開發(fā)的Gd系四元室溫磁致冷材料通過省級鑒定,并申報了發(fā)明專利,取得了從跟蹤到跨越性的研究進展,在采用國產原材料制備高性能低成本室溫磁致冷材料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室溫磁致冷材料研究新進展被評為2002年中國稀土十大科技新聞之一。
(4)成功地開發(fā)出了LPC有色金屬中間合金系列,和傳統(tǒng)富鈰稀土中間合金相比價格低廉,性能相當,在除氫和細化組織以及還原能力方面更優(yōu),可廣泛應用于冶金機械處理鋼鐵和鋁、鋅、銅等有色合金,已通過鑒定并實現(xiàn)了成果轉化。
(5)發(fā)明了固態(tài)力化學反應制備高純稀土氧化物(氧化鑭、鐠、鈰及釹等氧化物)新方法;研究出了高效的無機稀土復合抗菌劑和稀土摻雜及納米改性ZnO壓敏電阻陶瓷,多元復合納米ZnO壓敏電阻陶瓷獲得了新疆自治區(qū)政府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自1998年以來,涂銘旌院士主要從事納米、礬、鈦功能材料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先后獲國家及部、省級獎14項,發(fā)明專利30余項,發(fā)表論文300余篇,專著4部。已培養(yǎng)研究生90余名,其中博士生35名,博士后8名。
在涂銘旌的指導下,造就了一大批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優(yōu)秀人才前承擔有稀土功能材料、納米材料和復合材料及其應用等方面863課題二項,以及國家十五核能技術開發(f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點基金、省部級重點科技項目和企業(yè)橫向課題8項,申報了國家發(fā)明專利13項,其中獲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5項。
涂銘旌 - 獲得榮譽
“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1984年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
1995年被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
國家科學進步獎、
國家教委、煤炭工業(yè)部、冶金工業(yè)部及四川省科技進步獎等十余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