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致蘭 - 簡介
評書藝人。又作張智蘭或張志蘭,北京人。清末曾考取秀才,因仕途多舛,便改說評書,以說《聊齋志異》享名。他精通古文,學識淵博,擅長將《聊齋志異》原文譯成白話,逐字逐句講解,使說書亦成講學。許多文化人專愛聽他說《聊齋志異》。
他說書態(tài)度非常認真,有一次在北京東安市場說書,引用“狃而不得”一句古語,一聽眾指出他將“得”字說錯了,他說:“沒錯”,第二天他抱來捆古書、字典,當場查對,果然不錯。他說:“由我嘴里說出來的,敢說沒有錯別字,保證對卷必真!薄皶^成學館,說書兼對書”,一時成為美談。
后來《北京新報》副刊編發(fā)《白話聊齋》,由他撰稿。近代說書人棄舌用筆,以給報館寫稿為副業(yè)者,實自張致蘭始。他因身體單薄,影響說演,未能大紅,終致潦倒。但藝有傳人,他的弟子陳士和后來成為說評書《聊志志異》的大家,在京津一帶很有影響。
張致蘭之子張少蘭,藝名張豫蘭,拜潘誠立為師,得師《精忠傳》真?zhèn),說表細膩生動,刻畫人物逼真,講述人情世態(tài)、描繪兩軍對陣很見功夫,開書經常座無虛席,三十多歲棄藝行醫(yī),精通眼科。少蘭之子張世年也學說《精忠傳》,張少蘭晚年曾為他在石頭胡同三和源書館示范說演,說了兩個月晚場,一些老書座兒和京劇名角聞訊每場必到,一時成為書壇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