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自幼喜愛曲藝,1951年拜前輩著名曲藝藝人姜藍田為師學唱八角鼓、時調小曲,藝名趙文波。解放初期在北京市公共汽車公司工作,1956年9月參加北京市曲劇團,1993年退休。
個人作品
40年來曾參加演出北京曲劇數十部,代表劇目有《楊乃武與小白菜》(飾劉錫彤)、《 王老虎搶親》(飾祝枝山)、《 羅漢錢》(飾張木匠)等。1962年參加拍攝北京曲劇電影《楊乃武與小白菜》(飾邊寶賢)。文革后,趙俊良積極參加北京各大曲藝票房活動,如錢亞東主辦的“ 集賢承韻”票房,蔡芳、侯世全創(chuàng)辦的北太平莊街道辦事處活動站“老年之家”票房,劉淑貞、彭子富恢復創(chuàng)辦的薊門橋明光北里“老年之家”(后易為“霓裳續(xù)詠”)曲藝活動,與眾多八角鼓票友、藝人結為藝友。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曾出演反映清代舊京題材的電視劇多部,如《 那五》(飾大把兒頭)、《宰相劉羅鍋》(飾汪忠直)、《大清藥王》(飾老道)等,戲份雖不多,而以深厚功力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藝術成就
他擅長的曲種很多,八角鼓、時調小曲、拉大片、京東大鼓都達到了很高的成就。他博聞強記,技藝全面,在八角鼓中,岔曲、琴腔、棗核、牌子曲、連珠快書、拆唱牌子戲無一不精,所掌握的岔曲曲目、牌子極多,尤其是一些比較生僻的小牌子,如[斗蛐蛐]、[夾竹桃]、[憶江南]、[跑竹馬]、[普天樂]等,他都能演唱并談其源流發(fā)展。他也是現今在世的為數不多的能演唱時調小曲的演員,《中國曲藝音樂集成·北京卷》收錄了他演唱的《十二重樓》、《二十四糊涂》、《放風箏》等大量北京時調小曲的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