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笠貞之助 - 人物簡介
衣笠貞之助(1896年1月1日 — 1982年2月26日)本名小龜貞之助,日本昭和時期的電影導演,出生在三重縣亀山市本町。一生導演了118部電影(多為時代劇),其中很多是和演員長谷川一夫合作。
衣笠貞之助 - 人物介紹
生于日本三重縣龜山市的煙草商家庭,從小喜歡戲劇,后離家出走進入劇團,早年擔任歌舞伎"女形"(男扮女裝的旦角)演員。后進入日活向島嶼攝影所,成為其專屬演員。
1918年憑《七顏色戒指》初次登場,之后5年是參加過130場次的演出。后來由于影壇起用女演員,旦角不再被需要,于是衣笠貞之助朝導演方向發(fā)展。后來結識長谷川一夫,便一直起用他作為自己電影的主演。
1920年導演第一部電影。1929年游歷歐洲和蘇聯(lián),學習西方電影技術。
從1920年《妹妹的死》到1932年的有聲電影電影《忠臣藏》,再到戰(zhàn)后《地獄門》,使長谷川一夫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后來又幫助其在東寶歌舞伎的演出。
衣笠貞之助 - 人物生平
從小時候起就喜歡戲劇,后離家出走進入劇團,擔當?shù)┙且唤。后進入日活向島嶼攝影所,成為其專屬演員。1918年憑《七顏色戒指》初次登場,之后 5 年是參加過130場次的演出。后來由于影壇起用女演員,旦角不在被需要,于是衣笠貞之助朝導演方向發(fā)展。后來結識長谷川一夫,便一直起用他作為自己電影的主演。從1920年《妹妹的死》到1932年的有聲電影電影《忠臣藏》,再到戰(zhàn)后《地獄門》,是長谷川一夫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后來又幫助其在東寶歌舞伎的演出。導演衣笠貞之助平生執(zhí)導過118部電影(多為時代。堑谝粋在影片中由人物自己敘述自我的故事從而在電影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個人的感受世界。他在運用倒敘手法和創(chuàng)造視覺氣氛方面也是一個先驅者。日本第一部伊斯曼彩色片,倒敘表現(xiàn)手法先驅 《地獄門》是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根據菊池寬名著改編的影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拍攝的第一部伊斯曼彩色片,在色彩和表現(xiàn)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榮獲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第20屆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最佳外語片、第27屆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
衣笠貞之助 - 相關評價
衣笠貞之助是第一個在影片中由人物自己敘述自我的故事從而在電影中創(chuàng)造了一種個人的感受世界。他在運用倒敘手法和創(chuàng)造視覺氣氛方面也是一個先驅者。日本第一部伊斯曼彩色片,倒敘表現(xiàn)手法先驅。《地獄門》是日本導演衣笠貞之助根據菊池寬名著改編的影片日本大映電影公司拍攝的第一部伊斯曼彩色片,在色彩和表現(xiàn)手法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榮獲第7屆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金棕櫚大獎、第20屆紐約影評人協(xié)會獎最佳外語片、第27屆奧斯卡獎最佳服裝設計。
衣笠貞之助 - 作品年表
1922年 導演第一部影片:《兩只小鳥》。
1924年:《戀愛》,《桐雨》。
1925年:《日輪》。
1926年:《瘋狂的一頁》。
1927年:《轎子》。
1928年:《十字路》。
1929—1930年到蘇聯(lián)和歐洲旅行。
1931年:《黎明之前》。
1932年:《忠臣譜》。
1933年:《兩個燈籠》。
1934年:《一口寶刀打天下》。
1935年:《雪之丞的變化》。
1937年:《大阪夏季比賽》。
1938年:《蛇公主》。
1941年:《川中島會戰(zhàn)》。
1946年:《夜喚的武士》。
1947年:《女演員》。
1952年:《大佛開眼》。
1954年:《地獄之門》。
1955—1957年:《義仲周圍的三個女人》,《火花》。
1959年:《白鷺》(主要演員:山本,川崎),《欲火》。
1960年:《燈籠》。
1961年:《阿琴與佐助》。
1963年:《妖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