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續(xù)范亭

    續(xù)范亭

    續(xù)范亭,1893年11月27日出生于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西社村,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后即獻身于民族民主的革命事業(yè)。后在國民黨任職,曾經隱退一段時間,后與共產黨人合作創(chuàng)建山西新軍。1940年1月15日成立晉西北行政公署,續(xù)范亭任行署主任。其后,他將主要精力用在政權工作。期間由于病情不斷惡化,中共中央決定讓他到延安醫(yī)治。1941年3月離開興縣赴延安。1947年病逝后,中共中央根據他臨終前的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人物簡介

    生平

    續(xù)范亭,著名愛國將領。1893年11月27日生于山西崞縣,早年參加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時,任革命軍山西遠征隊隊長,后組織西北護國軍,討伐袁世凱。1925年前后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二混成支隊參謀長、第六混成旅旅長、國民軍軍政學校校長。大革命期間受馮玉祥聘請,在西安擔任軍事政治學校校長,與共產黨人最早有過接觸;后來一度歸隱,“九一八”后出山練兵準備抗戰(zhàn)。1935年續(xù)范亭在南京拜謁中山陵時悲憤地寫下《哭陵》一詩,并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要求抗日。詩:“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竊恐民氣摧殘盡,愿把身軀易自由。”

    1937年9月,續(xù)范亭任第二戰(zhàn)區(qū)民族革命戰(zhàn)爭戰(zhàn)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共產黨人合作創(chuàng)建山西新軍。1939年,他參與指揮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戰(zhàn)斗。1940年任晉西北軍區(qū)副司令員。1947年9月病逝于山西。

    特殊詩人

    續(xù)范亭不僅是一位軍事家、政治家,而且還是一位特殊的詩人,在戰(zhàn)爭時期,他用一個軍人特有的犀利筆鋒,以詩文做武器,大膽潑辣,力透紙背,痛擊反動勢力。在延安,續(xù)范亭與董必武、徐特立、吳玉章、謝覺哉、林伯渠這著名的“五老”情深意篤,他們互相贈詩,共勉共慰。續(xù)范亭是“懷安詩社”的成員。如他為老友杜仲慮寫的悼詩:“……我病君三顧,君亡我未臨。月圓君已逝,月缺我方聞。伯仁非我殺,我竟死伯仁。陵園劍不利!湖水一何深?萬古中天月,千秋烈士心!。續(xù)范亭對毛主席十分敬仰曾寫《贈毛主席》一詩。詩中寫道:“領袖群倫不自高,靜如處子動英豪。先生品質難為喻,萬古云霄一羽毛!

    重要事件

    青年軍官

    續(xù)范亭自少年時代讀書時,便痛恨清廷的腐敗并立志救國。他16歲考入太原陸軍小學堂,與傅作義等同學一同按日本軍校模式受訓。同年,又受反清革命影響,秘密加入了同盟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他的族兄續(xù)西峰策動太原、原平等地新軍起義,18歲的續(xù)范亭趕去參加,并被任命為鎮(zhèn)遠隊長,率一個營為先鋒在風雪中遠征500里攻入大同。接著清軍反撲,他又在大同城內堅守40天,作為青年軍官初著戰(zhàn)功并揚名山西軍界。

    民國成立后,曾投機參加過同盟會的閻錫山把持省政,續(xù)范亭看不慣其作派,辭職返鄉(xiāng)辦小學。1913年,他又投考最高軍事學府保定軍校。因對袁世凱和閻錫山表示過不滿,翌年便遭追捕而倉促離校,隨族兄續(xù)西峰避往陜西華山。在那里,聚集著一批西北的反袁義士,他們同孫中山取得了聯(lián)系。1915年底云南的蔡鍔起兵討袁時,他們便成立西北護國軍并向山西進兵。不久,袁世凱病死,續(xù)范亭繼續(xù)到保定軍校深造。后來,他又參加過孫岳、馮玉祥的國民聯(lián)軍,當過旅長、參謀長,其間一度與馮玉祥不和而稱病去職。

    續(xù)范亭

    1927年初,馮玉祥在西安接受共產黨人劉伯堅的建議,學習黃埔軍校的辦學方式而興辦國民聯(lián)軍軍事政治學校,請續(xù)范亭出任校長。辦校期間,續(xù)范亭開始接觸共產黨人,。不久,因馮玉祥一度同共產黨分手而與蔣介石合作,續(xù)范亭很不以為然,拒絕參議的職務而長期閑居北平和原籍,并曾打算終老于林泉。

    憤而剖腹

    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fā)生后,續(xù)范亭感到國難當頭應有責任,便馬上出山呼吁抗戰(zhàn)。由于得不到政府理睬,他便到老友蘭州綏靖公署主任鄧寶珊處當了參謀長,到任后以日本為假設敵積極練兵。

    參加國民黨“五大”時因抗日主張得不到理睬,憤然前往中山陵前剖腹,幸而被人發(fā)現(xiàn),經搶救脫險。

    西安事變時任楊虎城的使者,曾對中共主張釋放蔣介石不理解,經周恩來解釋心悅誠服。

    1935年12月,續(xù)范亭以老國民黨員和西北地區(qū)代表身份前往南京,參加國民黨第五次代表大會。到會后,他找到許多要人呼吁抗戰(zhàn),看到的卻只是歌舞升平和追官逐利的現(xiàn)象,大會臨近結束,他們仍對抗日救國毫不提及。續(xù)范亭悲憤之極,當朋友們建議到中山陵前去“哭陵”時,他慨然說:“大丈夫流血不流淚,只有用熱血才能把這些敗類沖到人類行列之外。”對續(xù)范亭的這句話,朋友們未領會其意。次日清晨,續(xù)范亭穿著整齊,叫出租車疾駛到中山陵園,至下午仍未歸。朋友們回想起來感到不好,忙趕往總理靈堂前,發(fā)現(xiàn)續(xù)范亭腹部已被自己剖開一個大口,人已昏迷在血泊中。大家把他抬到醫(yī)院搶救,在他身上又找到血跡斑斑的絕命詩。此事轟動南京,國民黨政府開始時禁止報道。不久,一家上海私人報館突破禁令,發(fā)表了這個消息。報紙刊登了續(xù)范亭躺臥病床的照片和剖腹前五首絕命詩手跡,立即引起舉國震驚。中央社才被迫登出“中將續(xù)范亭因憂國憂民,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殺”的消息,卻仍不提要求抗日一事。民間團體的慰問信件和電報,如同雪片飛來。主張抗日的馮玉祥、張學良等高級將領也趕到醫(yī)院看望。續(xù)范亭經搶救脫險后,在醫(yī)院住了三個月,又赴杭州療養(yǎng)。此間,他閱讀了大量馬克思主義書籍和共產黨宣傳抗日救國的材料,思想產生了重大變化,決心要以推動停止內戰(zhàn)的方式而不再用血諫來促進抗戰(zhàn)。

    堅決抗日

    1936年西安事變發(fā)生,續(xù)范亭擔任了楊虎城將軍的使者,對西北軍將領和山西軍閥閻錫山做工作。隨后,中共代表主張釋放蔣介石,他很不理解。經已是共產黨員的老友南漢宸引見,他與周恩來會面,當面聆聽了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方針政策的講解,便心悅誠服。

    1937年夏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在山西各界擁戴和共產黨的支持下,閻錫山任命續(xù)范亭為第二戰(zhàn)區(qū)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并兼保安司令,想借其威信更好為自己征兵征糧。隨著抗戰(zhàn)形勢嚴峻,閻錫山便想對日妥協(xié),在會上提出“存在高于一切”的謬論。續(xù)范亭反駁說:“不抗戰(zhàn)到底,根本談不上存在!遍愬a山在會下氣惱地對親信說:“續(xù)范亭是背上棺材抗戰(zhàn)的,我們不能背上棺材抗戰(zhàn)!遍愬a山下令襲擊八路軍時,他潛離會場飛馬跑去報信,并以自己的部隊阻攔侄兒所率的晉綏軍一個師進攻。

    抗戰(zhàn)初期閻錫山的晉綏軍潰敗時,續(xù)范亭領導的動委會收編散兵,并請八路軍派干部進行管理教育,很快組織了六個支隊,與八路軍并肩抗日,開辟了晉西北根據地。1939年春,閻錫山害怕進步力量壯大,將續(xù)范亭的部隊縮編為暫一師。同年12月,閻錫山發(fā)起襲擊八路軍的晉西事變,事前派親信趙承綬召開會議傳達命令。趙承綬與續(xù)范亭在陸軍小學時便是同學,此后三十年都是好友,因此不大提防,下達完命令便和別的將領專心看地圖進行部署。續(xù)范亭乘機離開會場,躍上戰(zhàn)馬直奔八路軍三五八旅旅部通報這一緊急情況。

    當時,八路軍在晉西北兵力不多,續(xù)范亭便把暫一師拉上去攔阻晉綏軍。恰好其先頭部隊由自己的侄兒續(xù)靖夫任師長,發(fā)現(xiàn)叔父的部隊攔在前面,一時不知所措只好扭頭后撤。接著,續(xù)范亭又與八路軍一起阻擊自己的老友趙承綬部的進攻,保衛(wèi)了晉西北根據地。事變后,續(xù)范亭任總指揮的山西新軍完全由共產黨領導,他本人又兼任了八路軍晉綏軍區(qū)副司令員。

    延安養(yǎng)病

    續(xù)范亭將軍于1935年剖腹事件后,體質一直很差。1940年夏,八路軍發(fā)動百團大戰(zhàn)后,日軍瘋狂地報復“掃蕩”,續(xù)范亭率機關奔走轉戰(zhàn),結果病倒。中共中央得知后,于1941年春將他接到延安入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經檢查發(fā)現(xiàn)肺部已大部潰爛。他在療養(yǎng)中得知閻錫山與日寇暗中勾結,憤然寫下《寄山西土皇帝閻錫山的一封五千言書》,以三國時諸葛亮的口氣,歷數蒼鬢老賊的罪行,最后又說:“我知道罵不死你。王朗能被諸葛亮罵死,是因為尚有羞恥之心,而你卻無羞恥之心。”毛澤東看過后說:“廉頑立儒振奮人心,是一篇檄文式的文章”。

    在延安六年間,續(xù)范亭同朱德、吳玉章、徐特立等經常往來,并以詩詞唱和。1946年冬延安疏散,毛澤東到醫(yī)院勸續(xù)范亭轉移。翌年,他移居山西臨縣,病勢惡化時他致信中央請求“如承追認入黨,實平生之大愿也”。9月12日,續(xù)范亭與世長辭,終年54歲。次日,中共中央復電,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的正式黨員,實現(xiàn)了他的遺愿。

    人物生平

    1911年辛亥革命時,任革命軍山西遠征隊隊長,后組織西北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1925年前后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二混成支隊參謀長、第六混成旅長、國民軍軍政學校校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續(xù)范亭反對對日妥協(xié),呼吁抗日。但國民黨蔣介石政府頑固堅持“攘外必先安內”的方針,拒不納諫。

    1935年,續(xù)范亭在南京拜謁中山陵時悲憤地寫下了《哭陵》一詩(赤膊條條任去留,丈夫于世何所求?竊恐民氣摧殘盡,愿把身軀易自由。),并在中山陵前剖腹自戕,要求抗日。他在《告民眾書》中說:“余今已絕望,故捐此軀,愿同胞精誠團結,奮起殺敵!崩m(xù)范亭的壯舉,是對蔣介石不抵抗政策的有力揭露和抗議,激勵了全國人民的抗日熱情。遇救不死的續(xù)范亭繼續(xù)為抗日奔走。他贊同共產黨停止內戰(zhàn),團結抗日的主張。

    1937年9月,續(xù)范亭任第二戰(zhàn)區(qū)民族革命戰(zhàn)爭戰(zhàn)地總動員委員會主任委員,與共產黨人合作創(chuàng)建山西新軍。

    1938年6月,由關向應、南漢宸介紹,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他參與指揮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戰(zhàn)斗。

    1940年,任晉西北軍政民聯(lián)會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晉西北行政公署行署主任。同年11月,任晉西北軍區(qū)副司令員。

    1940年冬,日軍對晉西北根據地實行殘酷的大“掃蕩”,續(xù)范亭率行署機關日夜轉戰(zhàn),積勞成疾,終于病倒。

    1945年8月,續(xù)范亭將軍詩贈彭德懷:

    辛亥革命元老、抗日英雄續(xù)范亭將軍在延安見到彭德懷,有感于彭德懷的艱苦卓越、肝膽照人,遂題詩相贈:

    爽直將軍貴姓彭,

    志如鐵石氣如鯨;

    三軍一致稱模范,

    粗布征衣半老兵。

    1947年9月12日病逝于山西臨縣,享年54歲。

    臨終前,續(xù)范亭給黨中央和毛主席寫了一封遺書,提出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的請求。黨中央接受了他的請求。

    1947年9月13日,續(xù)范亭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1946年在原平成立了以續(xù)范亭命名的范亭中學,現(xiàn)在校內有續(xù)范亭紀念堂、續(xù)范亭將軍雕像以及各類生前資料,其中包括革命前輩們與續(xù)范亭先生的信件,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江澤民等人為續(xù)范亭先生寫的題詞與牌匾等的原件與影印件。為原平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與毛澤東

    來到延安

    續(xù)范亭患有嚴重的肺病,經中山陵剖腹后,身體更加羸弱。晉西北緊張的戰(zhàn)斗生活和艱苦的物質條件,使他病疾復發(fā),病情更加沉重。黨中央獲悉這一情況后,立即打電報給中共中央晉綏分局,指示他們盡快將續(xù)范亭護送到延安醫(yī)療。

    1941年5月間,續(xù)范亭來到延安醫(yī)療休養(yǎng)。他先后在延安柳樹店國際和平醫(yī)院和棗園就醫(yī)和休養(yǎng)。數月之后,他的病情有了顯著的好轉,健康狀況趨于穩(wěn)定。為了使他得到一個安定、優(yōu)越的養(yǎng)病環(huán)境,中央辦公廳決定將他轉到延安交際處來。

    1941年秋冬之際,續(xù)范亭來到延安交際處,他對這個住處和周圍環(huán)境非常滿意。他住在東屋,警衛(wèi)員住西屋。因他愛圍著火爐烤火,并有在火上常燒一壺水的生活習慣,又在東屋給他添上一個火爐,這樣屋子里就更暖和了。

    攻讀馬列

    續(xù)范亭酷愛讀書,通曉中國歷史,尤愛研讀古代哲學。自來交際處后,他全力攻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革命領袖的傳記和延安出版的報刊、書籍。也正是在這一時期,他的世界觀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開始逐步拋棄小資產階級思想和封建意識,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武裝自己的頭腦。

    1942年2月間,毛澤東發(fā)表了《整頓黨的作風》和《反對黨八股》。4月,延安各機關投入了整風運動,掀起了學習中央規(guī)定的22個必讀文件的熱潮。續(xù)范亭積極置身于整風運動之中,努力學習和熱情贊頌22個文件。他在一首詩中寫道:

    與毛談心

    這首詩,續(xù)范亭托交際處金城處長轉呈給毛澤東。毛澤東看到他的詩后,很高興地來到交際處找他談心。續(xù)范亭興奮地對毛澤東說:“這22個文件好極了,通過整風運動,我們黨的作風一年之后一定會大變!

    毛澤東卻笑著說:我可沒你那么樂觀。黨的作風的轉變,沒有那么容易,有很多困難。我們黨從成立以來,在政治上建黨,有綱領;在組織上建黨,有黨章;可在思想上建黨呢?長期以來沒有建好,多次犯“左”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可見思想上建黨之難。處于幼年時期的我黨,就像一群小孩子趕一輛牛車,目標是清楚的,但路線怎樣走卻都不知道。剛取得點勝利就頭腦發(fā)熱,拼命地抽鞭子,結果翻了車。翻了車怎么辦?一個孩子把另一個孩子推到一邊,說還是我來趕?捎植徽J真吸取教訓,端正思想路線,結果還是拼命抽鞭子,還是翻車。這個比喻是說思想路線的重要性。我們的思想路線就是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就是要實事求是,從實際出發(fā)。我們當初開展的整風運動,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整風運動若能一年初見成效,三年大見變化,我就很滿意了。

    以詩言志

    毛澤東的一席話,使續(xù)范亭思考了很長時間。幾天以后,續(xù)范亭對金城說:“上次主席的談話,對我啟發(fā)太大了,我真猶如茅塞頓開。這兩天我老在琢磨這個問題,聯(lián)想很多。的確,人的思想感情的變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們的階級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形成的世界觀也不同!

    “就拿我來說吧。我出身于中農家庭,在舊軍隊中過了大半輩子。我對舊社會的很多東西就習以為常。比如女人小腳,你們看了一定會感到反感,當然也憐憫。而我看著就很習慣,不覺得難看。我也知道天足好,裹小腳是不對的,但就是積習難改。這就是思想感情的差別嘛。中山先生說過,我們的敵人有比帝國主義還要厲害的東西,就是社會的舊思想。列寧也說,千百萬人的習慣勢力是最難克服的!

    續(xù)范亭說著,從抽屜里拿出他新作的一首詩,題為《積習難去——認識與改造》,詩曰:

    崇敬主席

    續(xù)范亭對毛澤東的感情是真摯的、深厚的。每次和毛澤東談話,他都感到受益很深,耳目為之一新。1942年春,金城陪同他到毛澤東的住處談過話后,回到交際處,續(xù)范亭拿出了《贈毛主席》詩給金城看:

    領袖群倫不自高,靜如處子動英豪。

    先生品質難為喻,萬古云霄一羽毛。

    續(xù)范亭解釋說:“毛主席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最好領袖,他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創(chuàng)造一整套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理論和方針政策。他不愧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偉人。但是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無論是對干部、戰(zhàn)士、勤務員,還是對普通老百姓,他都平等待人,推心置腹,虛心聽取群眾意見。所以我說他u2018領袖群倫不自高u2019。毛主席是知識分子,博大精深,滿腹經綸。從外表看,他文質彬彬,完全是學者風度,但他實際上不但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而且是偉大的軍事家、戰(zhàn)略家,只有毛主席那樣的政治、軍事謀略家,才能在西安事變時力主釋放蔣介石;才能在國民黨頑固派發(fā)動的反共高潮中,堅持針鋒相對的斗爭。所以第二句是u2018靜如處子動英豪u2019。第三句u2018先生品質難為喻u2019,的確,拿毛主席比喻歷史上哪個人好呢?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同歷史上一切偉人都有著本質的不同。關于這一點,斯大林有句名言,當一名記者問斯大林,列寧同彼得大帝相比,誰更偉大時,斯大林回答說,如果說列寧是大海的話,彼得大帝就是滄海之一粟。所以我說u2018先生品質難為喻u2019。我曾想把毛主席比作劉邦的三杰(張良、韓信、蕭何),但還覺得不夠全面。所以這首詩的前面三句我早就想好了,可最后一句想了幾天,最后才想起了杜甫的一句詩u2018萬古云霄一羽毛u2019。這句詩是杜甫贊頌諸葛亮的,是《詠懷古跡》中的一句,這里面,u2018萬古u2019一句,是空前;u2018云霄u2019是甚高。u2018一羽毛u2019是羽上的一毛,品清質虛而體積小,惟其清虛而不自大,所以空前而又甚高。用諸葛亮比喻毛主席,還是不夠的,但想不出更恰當的比喻,只好這樣了。”

    歷史評價

    續(xù)范亭的一生,是由愛國主義走向追求共產主義,從舊式軍人成為跟隨時代潮流勇進的革命斗士,是由舊式軍人不斷進取,跟隨時代潮流轉變?yōu)閳詮姷母锩肥康牡湫汀@m(xù)范亭生長于號稱“兩山(太行、呂梁)夾一溝(汾河)”,在近代相對比較封閉的山西,卻從學生時代起便追求新思想。目睹國家衰敗,出于圖強愿望,他少年起便投考軍校,幾十年躋身行伍。

    續(xù)范亭出于傳統(tǒng)的忠節(jié)之氣影響,在抗日問題上曾想對政府采取“尸諫”,雖在中國產生過積極影響,卻不是一種先進的形式。他最可貴之處,便是能隨著時代的進步,不斷更新觀念,從而能跳出晉綏和西北舊軍人的圈子,在歷史重要關頭不惜與堅持反動立場的老友交火開戰(zhàn)。他在延安養(yǎng)病的六年間,像小學生一樣努力學習革命理論,曾在詩中寫道:“大文如大餐,豐富復精美,使我饑腸人,欲罷不能止。”臨終前,他又提出入黨申請,這正是他一生追求進步的最后體現(xiàn)。

    毛澤東為續(xù)范亭所寫的挽聯(lián),也對其做出了最好的評價──“為民族解放,為階級翻身,事業(yè)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懷,有松柏氣節(jié),典型頓失,人盡含悲!

    名人推薦
    • 吳高群
      吳高群(1910—1933),江西省上猶縣人,革命烈士。1910年生,1926年參加工農運動。1927年參加北伐軍。同年8月參加南昌起義。192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 徐傅霖
      徐傅霖 (1878~1958)字夢巖,名半梅· 莊周。廣東和平下車石含人。清未邑廩生,后就讀于惠州豐湖書院,嗣入京師政法學堂,日本早稻田大學,...
    • 楊賡笙
      楊賡笙(1869-1955),號咽冰,江西省湖口縣三里鄉(xiāng)上楊村人。十二歲時讀完《十三經》,十八歲考中秀才,又入白鹿洞書院就讀,被選送入京師國子監(jiān)深...
    • 嚴寅亮
      嚴寅亮(1854-1933) 貴州印江人,土家族,字碧岑,號弼丞,別號剩廣、剩庵、陽坡山民、陽坡居士。著名的書法家、教育家。清朝皇家園林頤和園牌匾...
    • 楊伯愷
      楊伯愷,原名楊洵,字道融,一八九二年出生于四川省營山縣駱市鄉(xiāng)。少年在本鄉(xiāng)和順慶(今南充)聯(lián)中讀書。繼又去北京考入法文專修班。重慶“三&middo...
    • 袁美云
      袁美云,浙江杭州人,原名侯桂鳳,中國著名電影女演員。1917年出生,1999年2月19日逝世。1932年出演處女作《小女伶》,素有“小女伶”之稱。代表作...
    名人推薦